【杨柳】故乡(散文)
1.故乡
偶然看到四首描绘乡愁的名家现代诗节选,关于故乡的诗歌,触动藏在心中深深的思念,禁不住珊然泪下,故乡是什么,故乡在哪里,对于长期漂泊在外的人仿佛已忘却,每每回家一切已不是儿时的影像,故乡仿佛只有在梦中才能识别。我的故乡宁夏回族自治区,地处西北,较沿海地区欠发达,也不富裕,但这丝毫不影响对她的感情,对她的思念......
想念故乡的圆月,想念暗夜中每一颗寒星,想念万籁俱寂的乡村之夜,想念夜空中灿烂的银河。
想念春天屋后的果园,想念果园里盛开的杏花、桃花、梨花......(果园现已不存在),想念果树下的马兰花与苦苦菜。想念初夏沙枣花儿放幽香,想念长在渠畔的薄荷草,想念村头的芦苇湖(面积在锐减),也想念绿色苇叶包裹的、清香扑面的端阳节粽子。想念盛夏的沙瓤西瓜,想念田间地头的嫩蚕豆,想念啃一口便唇齿留香的老玉米,想念不用空调的凉爽的夜。想念秋天的稻穗,在秋风中翻滚着金色浪花犹如金色海洋,想念果园中红彤彤的苹果,想念在葡萄架下品尝果实的快乐。想念冬天厚厚的冰面,也想念儿时在冰面上骑车如飞翔的感觉。
想念在窗前狂吠的大黑狗,也想念屋后那匹辛勤劳作的老马,想念故乡芬芳的泥土,想念故乡清新的空气,想念吹过原野的微风,想念儿时的玩伴,想念年迈的父母......
故乡啊故乡,你经常在我的梦中,若隐若现情依依。为你,我的思念随山移水转,亘古不变。
2.秋天到
“秋天到,秋天到,地里庄稼长得好,棉花朵朵白,大豆粒粒饱,高梁涨红了脸,稻子笑弯了腰。秋天到,秋天到,园里果子长得好,枝头结柿子,架上挂葡萄,黄澄澄的是梨,红通通的是枣。秋天到,秋天到,地里蔬菜长得好,冬瓜披白纱,茄子穿紫袍,白菜一片绿油油,又青又红是辣椒……”
这是小时候学得一首儿歌,那时候还住在老家陕北,没有图书、报纸,更没见过电视机。所以当老师带我们读的时候,便在想棉花什么样、大豆是什么、枝头的柿子又是怎么结的呢?可以说儿歌里的植物,除了白菜以外我都没见过。我的老家那时候种得最多的是土豆、糜子、青稞、大麦。由于黄土高原干旱少雨,这些都是耐旱易活的植物。
待我家搬到宁夏后,屋后有一个很大的果园。春天繁花似锦,秋天硕果累累,才知道了葡萄、梨、枣。家家菜地种得最多的蔬菜就是茄子、辣椒了。
而我要说得最多的就是水稻了,因为水稻是我们这个农民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它就是我们姊妹几个的新衣裳、是我们上学的学费、是父母走亲访友的路费、是参加婚礼的礼金、是来年地里的种子化肥......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种植水稻是极其辛苦的。秋天地里要放冬水,要撒化肥,这叫作保墒。春天犁田,拾稻根,再次放水。要插秧苗,必须平整土地。于是人站在一根很粗的木头上,前面牲口拉着,由一个人赶着,就像电视中看到的冲浪一样,前行。但这绝没有冲浪潇洒,泥泞中几乎寸步难行,大声吆喝着牲口,泥水四溅,很快,人与牲口便面目全非了。
每年的5月份是插秧的时候,那时候天还不算很热。站在冰凉的水中很不舒服,如果突降风雨,就看到稻田里人们四处奔逃,个个瑟瑟发抖。
秧苗插入田里,便要不时的放水,天气越来越热,蚊子也就越来越多。在稻田里去除杂草,头顶烈日。还要时不时抵挡蚊子的侵扰,苦不堪言。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到了收获的秋天,家家户户的劳力都要到田里收割,割倒的稻子当时是不能捆的,要在地里翻晒好几次,才能捆扎。捆好的稻子要一个一个背到路边待牲口来拉。每年收稻子的时候正是中秋节,记得那时的月亮是那么亮、那么圆,在如水的月光下母亲带着我们将一捆捆稻子背到路边。
最后就是打场了,时间很长,一连就是十多天,父母每天天不亮到场上,天黑透了才回家,每天都是尘土满面,累得直不起腰来。好在现在有了收割机,大家再也不用收割、打场了。
“稻花香里说丰年”,又是一个丰收的季节,看着田里沉甸甸的稻穗令人欣喜,我的父母会笑的,愿天下所有的农民在这个季节都会露出灿烂的笑容。
杨柳春风文学社团编辑部欢迎您继续赐稿!祝您创作如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