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雨.回忆
傍晚时分,秋雨骤降,许久之后,雨势稍减。楼道里隐隐约约地传来几声小孩的啼哭,也不知道为什么,心再也不能平静:黄昏、雨水、啼哭,一切是那么的熟悉,仿佛……我的思绪飞转着,望着窗外零星的雨滴,记忆超越了光速,瞬间穿梭了时空。
大约十几年前的一个夏天,也是在一场大雨过后的黄昏,我和妹妹躲在屋角里焦急的等待着妈妈回家。那时妹妹还小,只知道在一旁擦眼泪,我装着大人的样子对妹妹说:“要不,咱别等了,我们去找她。”可是,当我要打开大门时,发现门被反锁了,可能是妈妈不想让我们乱跑,故意把我们锁在家里的。这下没法出去找妈妈了,妹妹顿时就“哇”的一声哭了起来。我也慌了,带着哭腔对妹妹颤微微的说:“没事,我们翻墙出去……”当我费了很大力气爬上墙头时,我更为难了:妹妹太小,她没法和我一样能爬上来,哭的更凶了;那是我第一次感到了选择的为难——究竟是自己去找妈妈,还是留下来陪她?妹妹的哭声也加剧了我的恐慌,我也害怕了,骑在墙头上哭了起来。
有些事,也许在别人眼里看起来是个巧合;但这也许在每一个当母亲的人的眼里,这是一种和合理的本能。我和妹妹的哭声竟然能传到离我家很远的奶奶家,妈妈后来告诉我,或许别人听不见,她却听到了,所以能赶紧往家走。最终,妈妈总算把门打开,习惯的安慰好我那哭成泪人的妹妹,当然还有脸上挂着泪痕,写满了委屈和埋怨的我。
最让我难忘的是当时妈妈用保温瓶给我们带来的晚餐——西红柿鸡蛋汤。她把汤倒在了一个洁白的小碗里,在白色的衬托下,那汤更加的好看:嫩绿的黄瓜、鲜红的柿子、浅黄的蛋花。那汤仿佛就是用这三种颜色勾勒出一副和谐的水墨风景画,自然、清淡、淳朴而又富有田园风情。细细的喝上一小口,感觉汤的温度适宜,微咸,很鲜,再加上汤里的佐料:黄瓜微甜,柿子微酸,蛋花香而不腻,面筋爽滑柔韧,可真是一份鲜美的汤啊!在我的记忆中,我再也没喝过如此鲜美的汤了,即便是以后我刻意让妈妈再给我做,可味道怎么就是达不到当年的那个标准了呢?后来,做饭的换成了爸爸、妹妹,味道差的更远了。可是,那汤,被牢牢的封存在了我的心里,我的梦里,成为了永恒的美味。也许,妈妈做的汤,需要雷雨的大背景来烘托气氛?或者,这种汤需要我和妹妹在流着眼泪找妈妈之后品尝起来才有滋味……
雨还在零零星星的下着,阳台前方不远的空地上,有一个步履蹒跚的老大娘在她开辟的小菜地上忙碌着,她的身影可真像为了我们兄妹几人而操劳一生的母亲啊。在这个黄昏里,又下雨了,又有孩子在流泪,场景竟然是如此的熟悉,仿佛又要重演!为什么,我,怎么也剪不断对那汤的思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