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短文】有趣的成语“病入膏肓”
病入膏肓的来历很有意思:
春秋时,晋景公得了重病,向秦国求医。医生还没赶到,晋景公做了一个梦,梦见两个小孩对话。
一个说:“请的是名医,不要伤害了咱们俩个。”
另一个说:“咱们就藏在他的‘肓’的下面,‘膏’的上面,看名医有什么办法,能把咱们怎么样。”
医生赶到诊断后,说:“已经没法治了,病已经入了膏肓了。”两个小孩就是“病”毒。
隋文帝杨坚的儿子秦孝王杨俊生病,梦见已经死去的妃子崔氏对他说:“本来我要迎接你的,但是,你请了许智藏来看病,这个人必定要杀死我,不知怎么办?”
第二天,崔氏又托梦,说:“我找到办法了,藏到你的心脏里面,他就没办法了。”
果然,许智藏号了脉象后说:“病入膏肓,没法治了。”
后来,病入膏肓就作为成语了。
【编者按】原先只知道“病入膏肓”一词是形容病情严重,也比喻事态严重到无可救药、不可挽救的地步。却没想到还有这么两个典故。书上的解释是:古人把心尖脂肪叫“膏”,心脏与膈膜之间叫“肓”,是药力不容易到达的地方。形容病情十分严重,无法医治,也比喻事情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今天读了老师这篇文章,这才真正知道“病入膏肓”一词的来历,推荐共赏。【编辑:湖北武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