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我”的大小

编辑推荐 “我”的大小


作者:纪岩 秀才,1117.2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880发表时间:2017-01-20 06:37:49

人生于世,贵在贡献。各个行业的人民对社会“两个文明”建设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只要能够实事求是地进行剖析,一般说来,是不会造成自我夸大的。
   然而,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不能正确地认识自我,对待事物,恰因“我”的放大,导致于不知不觉中步入歧途,追悔莫及,这样子的例子也不少。我想,我们一定要正确认识自我。
   长篇小说《林海雪原》不知看了多少遍,书中的故事情节感人至深,催人泪下。但我更愿反复一读的,则是作者曲波所写的《后记》。侦察英雄杨子荣,不用说他的战斗功绩永存不灭,就是他那朴素的思想光辉也时刻萦绕在读者的心头。当在威虎山大胜会师时,战友们都伸着大拇指数说杨子荣的本领,可是他却不以为然地说:“你们别瞎嚷嚷,别算错了帐。没有党领导的大革命,我老杨还当不了是个雇工;不是党教育、培养了侦察本领,我老杨根本没有本事对付座山雕;没有你们大家的英勇战斗,我老杨再在匪穴里干一年,再当几次司宴官,也不能把匪徒消灭得一干二净。”杨子荣就是这样看待自己在歼灭座山雕战斗中所起的巨大作用,实实在在的首先归功于党领导的革命斗争和党对自己的培养,其次则归功于战友,而没有丝毫的居功自傲。这是多么可钦可佩的共产主义思想境界啊!
   《林海雪原》中的杨子荣是有生活原型的。如果说有人在对待功劳上喜欢自我放大的话,那么,杨子荣就纯属自我“缩小”了。
   就是现实生活中,“我”的自觉缩小者也的确不少。中央电视台《军事天地》节目,日前曾播出生动的一例。第四军医大学学员殷小平,冒着生命危险抢救了四名落水儿童,自己被淹得昏迷不醒,送到医院后经过四天的时间才苏醒过来。两个月后,当被救儿童的家属们给第四军医大学去信,要求给殷小平请功时,学校这才知道其感人事迹。可见,殷小平对自己的事迹在这之前与校方只字未提。冒死抢救了四个人的生命,贡献实在不小,但他自己并没有把其看得很大,而是看得很小,甚至忽略不计。
   这就说明一个问题,有的人对社会贡献很大,却将自己的作用看得很小,而有些人对社会贡献不大,却偏偏将自己看得很高,甚至自我膨胀到了一旦没有了他,在某些地方、某些方面简直就不行了似的。前者自然会成为人民的公仆,而后者,只能将百姓视为奴仆,把自己当成“老爷”、“祖宗”。
   把自己看得太大,势必将其他都看得过小,一旦到了拿党纪国法也不当一回事的程度,难免惹事生非,咎由自取。
   我觉得在认识自己方面,也坚持“实事求是”才好。否则,祸从此起。在看守所中的那凤歧,对自己的恶行进行了反思。他说,我就栽在太“牛”上了,我愿意在电视上说一说,让那些和我过去一样有点权力的人,一定不要像我这样,弄那么多钱有啥用?带坏了班子,带坏了队伍,害了不少人,也使自己的亲人跟着经受精神折磨。撞了南墙才回头,但已晚矣。他的反思,对于别人尚属有用,可对于他自身而言,恐怕无济于事了。因为犯罪事实已经摆在那里,受到法律的制裁,怎么也逃脱不掉的。
   正确认识自我,扎扎实实造福人民,造福社会,造福国家,才是正道。

共 124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的杂文有的放矢,有感而发,针对社会中有些人没有正确认识自我,导致自我膨胀的不良习惯,最终走上违法犯罪之歧路的例子,提出正确认识自我的重要性,作者以杨子荣对自己正确自我认识的境界和第四军医大学学员殷小平救人不留姓名的例子,提出正确认识自我,扎扎实实造福人民,造福社会,造福国家才是正道的观点,颇有警示意义和教益。欣赏!【编辑 上善若水的心灵花园】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上善若水的心灵花园        2017-01-20 06:51:26
  苏格拉底告诫人们说,人贵在正确认识自己,人生在世,最重要的事情是正确认识自我,保持淳朴本色,堂堂正正做人,扎扎实实做贡献。
师范大学文学院毕业,中学时代开始发表作品并获得中外文学大奖多次,语文老师,共和国先锋人物,全国多家图书馆特聘文化讲师,长期致力于古典诗词底蕴的探讨赏析和中华人文精神的传播。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