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海蓝云天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海蓝】与孔子一起话饮食(杂文)

精品 【海蓝】与孔子一起话饮食(杂文)


作者:红叶秋 探花,16792.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8088发表时间:2017-01-22 08:15:20


  
   人生之大事,莫过于衣、食、住、行。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穿衣服“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时代早已过去,人们穿衣要求的不仅是暖和舒适,还要时尚漂亮。住房条件也是不断提高,虽然工资的涨幅永远赶不上房价的攀升,人们还是想方设法住上宽敞明亮的楼房。出行远则飞机、高铁,近有公交、地铁,条件好的有私家车,一日千里早已不是梦想。只有在饮食方面,人们好像迷茫在丰富的物质中,甚至越来越偏离科学的饮食观。
   春节临近,人们办的大包小包的年货中,大概吃的东西居多,“民以食为天”嘛,这无可非议。丰富多彩的饮食,最好地证明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过年过节,家人团聚,大块吃肉,大碗喝酒,这就是幸福,还管什么科学饮食。结果口福满足了,肠胃吃坏了,久而久之,肥胖病,酒精肝慢慢出现,真是得不偿失。怎么的饮食更科学,更合理,更有利于身体健康呢,这是非常重要的大问题。
   关于科学饮食、饮食礼仪等问题,中国古代就十分重视,并有著名的言论流传至今。两千五百年前的孔子不仅是一位思想家,教育家,还是一位美食家,或者说是营养专家。在记录孔子言行的作品《论语》中,记录了许多关于饮食卫生、烹饪法度的内容,对后世影响很大。现在就让我们与孔子一起探讨饮食的学问。
   孔子生活的年代,没有高级酒店、食品超市之类的场所,人们吃的东西还要靠自己加工。孔子认为加工食品决不可以敷衍了事,而是要“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什么意思呢,那就是说,我们在加工五谷杂粮的时候,不仅要把糠和皮去干净,还要尽可能地磨细一些。在切牛肉、羊肉时,切片切得越薄越好,切丝切得越细越好。加工鱼肉时,要尽可能清洗干净,减少腥味。在选择食料的时候,孔子更是小心谨慎,精益求精。他认为“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试问,在实际生活中,就是对饮食很挑剔的人们,能否做到这些呢。但从营养学的角度来说,孔子又是十分正确的。食物变质了,颜色都发黑了,决不可再吃。再贵的东西也要扔掉,只有小商贩们才会昧着良心涂上色再卖出去,坑害消费者。食物发馊了,变味了不可以吃,吃了你必然会闹肚子。食物加工不当,烧糊了或者加生,不可以吃,吃了可能致癌。不是吃饭的时候,也不可以随便吃东西,一日三餐是有科学依据的,你不断地吃东西,发胖是必然的。一旦发胖了,各种病症往往会趁机而入。现在过年过节的时候,有人零食不离口,该吃饭的时候,你还有食欲吗?至于孔子说的“割不正,不食。”,这样的饮食标准,有点属于封建礼仪的范畴,现在的人完全可以扬弃之。而“不得其酱,不食”,咋一看好像可笑,其实却蕴藏着大学问。什么食物要什么样的调味品和佐料,从健康的角度来说,十分重要。人们常说的“男离不开生姜,女离不开红糖”、“冬吃萝卜夏吃姜”等,都包含着饮食的科学和智慧。同样是吃肉,春天佐以葱酱不仅好吃,还可以促使身心阳气上升,与万物生长协调一致。而秋天最好佐以芥酱,不仅可以增加人们的食欲,还可以去除身上的湿气与寒气。所以,“不得其酱,不食。”并非在饮食上挑剔。
   孔子还提出一个更重要的饮食观点,那就是“肉虽多,不使胜食气。”这与现在营养学家提出的“膳食宝塔”观点不谋而合。营养学家认为,我们每天吃的食物不过五类,从健康的因素分析,每一类的比重应各不相同,直观地看正好形成五层的宝塔。其最下层也就是摄入量最多的应该是谷类物质,也就是孔子说的“食气”,即馒头、大米饭之类的主食。再向上一层是蔬菜和水果,而肉、鱼、蛋等荤菜属于宝塔的倒数第三层,摄入量应该比主食、蔬菜要少,才有利于健康。现在呢,当人们面对一桌丰盛的大餐时,谁能控制住自己,光吃肉食就饱了,谁还吃馒头、大米饭。
   吃饭的时候,孔子认为应该“食不语”,才显得文明,有利于健康。现在人们的交谈往往都在餐桌上,一个饭局能解决好多问题,更有甚者吃饭喝酒时大喊大叫,猜拳行令,热闹非凡,更是有悖于饮食文明与健康。
   俗话说,无酒不成席,酒文化是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酒文化孔子也有不少精彩的论述。孔子不是贪酒之人,什么酒都喝。他说“沽酒市脯,不食”,也就是说,如果酒不是自己酿造的,或者是来路不明的酒,不可以喝。孔子生活的时代还没有工业酒精勾兑的假酒,喝了可以要人命。孔子说买来的酒不可以喝,大概是从卫生的角度考虑的。买来的干肉也不可以随便吃,因为不法商人会把坏肉加工成好肉卖,就如同现在有的厂家用变绿的猪肉罐香肠、做火腿一样。至于把老鼠肉做成羊肉串来卖,行为更可怕、更可卑。可见,古今的奸商,如出一辙。喝酒时要注意的礼仪更多,孔子说“有酒食,先生馔”,有好酒好肉时,应该请父兄先吃,以示敬重。“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喝过酒了,更不能失礼,要等长辈都出去了,自己才能出去。现在有些人倒好,三杯酒下肚,就不知天高地厚了。什么长幼尊卑,礼仪廉耻,全抛在了脑后。说他以酒遮面为非作歹也好,说他借着酒劲装疯卖傻也好,都不为过。
   孔子只所以被后世称为圣人,大概就是他干什么都力求做得最好。他钻研学问欣赏音乐时,竟然“三月不知肉味”。他吃起东西来又讲究色、香、味俱全,讲究有营养,有品味,有礼仪,怎能不让人佩服。
   至于饮食的方式,古今差异很大,但万变不离其宗,不过是为了吃东西时更好的享受美食。但也有追求另类者为所欲为,古有荒淫腐化的殷纣王追求的酒池肉林,现在有什么美女人体宴,他们都是背离了饮食的宗旨,让人耻笑罢了。
   中国儒家学者认为,“文明始于饮食”,其实,健康更是直接源于饮食。所以,无论是从崇尚文明的角度考虑,还是为了切身利益,我们都要注意饮食的问题,养成好的饮食习惯。如果一日三餐变得更科学,更文明了,我们的生活一定也会变得更美好,更精彩。
  

共 234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孔子不仅是我国最杰出的思想政治家也是美食家,或者说是营养专家。他对饮食的理解,在快速发展的今天也有着不可取代的积极意义。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带来的是疾病的烦忧,而许多疾病都是与营养过剩有关。现在我国糖尿病病人位居世界第一,和饮食不健康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作者用孔子的理念教育今天的人们,一定要科学合理地搭配饮食,不仅追求口感,也一定要以健康为第一位。有理有节的描述,穿越古今,读来受益匪浅。问好作者,推荐阅读。编辑:锦妤【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701232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锦妤        2017-01-22 08:16:42
  非常好的现实文章,食不言是孔子的名言,如今很少有人能做到了。
我的江山,我的梦想。
回复1 楼        文友:红叶秋        2017-01-24 20:37:54
  感谢社长的精彩编辑,辛苦了。祝您新年快乐!
2 楼        文友:锦妤        2017-01-24 09:26:47
  恭喜朋友荣获精品。
我的江山,我的梦想。
回复2 楼        文友:红叶秋        2017-01-24 20:42:00
  谢谢!这几天我回老家上网不便,还请社长多辛苦。祝您新春快乐,万事如意。
3 楼        文友:清泉之韵        2017-01-26 16:03:40
  拜读老师美文。值此祝您过年吉祥,如意安康!
回复3 楼        文友:红叶秋        2017-01-27 19:23:15
  感谢!感谢老师的关注。祝您新年快乐,心想事成,万事如意!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