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短文】不谋超能之位
铫期,东汉大将。字次况,汉族,河南郏县人。是刘秀落难洛阳时少数心腹之一,后随刘秀平定河北,消灭了王郎及铜马、青犊等流民军,并长期镇守魏郡。銚期率军纪律严明,作战时首当其冲,为建立东汉立下赫赫功劳。东汉光武帝刘秀封为食邑五千户的安成侯。銚期有两个儿子,也比较优秀。
銚期为公超劳,积劳成疾。临死前,銚期的老妈妈守着奄奄一息的儿子,呜咽着要銚期在皇上刘秀来探望他时,向皇上提出由儿子承继安成侯爵。銚期知道,如果提出,这样的事也是有前例的,按他自己的功劳如果提出来,皇上是会答应的。但是,銚期说:“孩子的前途让他们自己争取吧。妈妈,你要知道,官大责亦大。我为候几十年,我就是知道自己的能力不及候位,所以我作战要不顾生命地冲在前面,为官要不顾健康地殚精竭虑,故而不得安康而积劳成疾,将不久于人世。让孩子们生活在自己能力所及的职位吧,不要在自己能力而不达的职务上做事,过力而为,生活和身体才不得安康啊。人生荣禄为虚福,安康才是实福啊”。没几天,銚期去世了,也没有给儿子谋化候爵之位。
“安康是实福 荣禄为虚福”,“不谋过力之位”的道理是一般人所不懂的。多数人都觉得官越大越好,荣禄越多越好,真不如銚期把人生看得透彻啊!
【编者按】知人者智,自知者明。革命烈士瞿秋白曾用过一个笔名“犬耕”,意思是使犬耕田,力不能胜。文章中的人物铫期作战勇猛、战功赫赫,临终时不顾母亲的劝说,坚决不为两个比较优秀的儿子谋取更高的职位,原因就是因为知道儿子力不能胜,耽误了国家大事,而且会给自身带来意想不到的祸害。铫期就是一位明智的自知者。文章短小,结构完整,说理充分。问好作者,祝您佳作不断!【编辑:平淡如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