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话说性格
从狭义上讲,性格是与生俱来的。也就是说,是由父母的遗传基因决定的。我不敢妄言他人,就我而言,就是继承了父母内向,不善言辞的性格和秉性。母亲没有多少文化,只是在1958年扫盲时认识了一些字。父亲充其量也就是高小毕业,后来在抚顺矿务局煤矿学校进修了几年,主要是学习业务知识,这才使他的文化水平有所提高。说这些好像和性格风马牛不相及,其实多少还是有一些关联性的。要不然怎么说知识改变命运呢!
我从小到大很少听到父母吵架的时候,究其原因,我琢磨可能是谁也说服不了谁,或者是谁也没想说服谁,抑或是谁也不想得罪谁,致使双方遇到矛盾互不述说,只能埋在各自的心里。应了那句老话“沉默是金。”但事实上,真的是“沉默是金”吗?也不尽然。父母之间的沉默,不是以小时或者是以天为单位来计算的,而是以月为单位。这在一般的家庭,简直是不可理喻。也不知过了多久,他们之间竟然可以和好如初,真是咄咄怪事。这期间,他们之间有没有什么感情交流,或者是采取了其他的什么方式方法,我就不得而知了。很难相信,生活在这样家庭的孩子,他们说起话来会滔滔不绝。反正,我们兄妹几个,没有一个善于辞令,说起话来夸夸其谈的。我想,可能是父母没有遗传给我们那种基因。
但,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客观条件会影响你的性格和人生,这倒是不争的事实。从儿时记事起,直到上小学、中学、下乡、当兵、当工人,我都不是那种很善于用语言和人沟通的人。然而,自从在某一个时间节点上,历史把我推上了一个干部的岗位,使我这个不爱讲话,不爱表现自己的人,有了一种机会。这种机会不是你想不想讲话,爱不爱讲话的问题。而是你的职责所在,你必须得讲,而且还要把事情或者是问题讲明白,讲透彻。否则,听你讲话的人会认为你不会讲话。甚至认为你不称职。
在这种情况下,就逼着你去讲话,而且还要讲好。其实,能讲好话,真的是一门学问,或者说是一门艺术。你只能在讲话中学讲话,在讲话中提高讲话的质量。
有了这种职位,你的朋友也会随之多起来。这样,在领导面前,同学之间,同事之间,朋友之间,也就多了讲话的机会。天长日久,日积月累,视野开阔了,知识丰富了,思维清晰了,讲起话来也显得头头是道,有了一定的逻辑性。到后来,几乎养成了到哪儿不说几句话就不得劲儿的习惯。再后来,甚至有人说我这个人挺能白话。其实,从骨子里讲这不是我的本性。只是在一些场合,你如果总是三缄其口,有些人会认为你土鳖,有一种让人看不起的感觉。事实上,在我们这个很讲究实际的时间和空间里,也确实存在这样的问题,让人很无奈。
所以,人的性格应该随着环境的改变而改变,这就叫随机应变。你应该不断地适应环境,而不是让环境去适应你。唯有如此,你才能适应客观环境,使你的性格基因,在人生的某个时段发生突变。
我还是希望,在安静的环境中安静着自己,让突变的基因回归本位。就像我的父母那样,经常有一点沉默。在那一点的沉默中,思我所思,想我所想。在所思,所想中,闪现出些智慧的火花。让这智慧的火花照亮人生,照亮前行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