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武之道
文无第一
古今中外,没有哪个文人,敢自称是天下第一文人;也没有哪个文人,敢称自己写的文章是天下第一文章。女词人李清照,自视甚高,她之前所有的词人都不入她的法眼,但她也没有说自己就是天下第一词人。
那么,状元呢?不是天下第一,怎么会有“状元”的名头?实际上,状元也不是天下第一。主考官从几百名录入甲榜的进士中选出前三名,参加殿试,由皇帝钦点。这前三名有主考官的思想、文风、好恶等认同的因素;而钦定的状元,也有皇帝个人的想法、好恶,诸如姓名、籍贯、相貌、出身、年龄等,有时候甚至会起决定性的作用。所以,状元只是天下第一幸运者,而非天下第一文士。
李白、杜甫、白居易,是唐朝最伟大的诗人,但不能说他们中的任何一位就是天下第一诗人。山外有山,天外有天。群星灿烂,亮度不一,方位不同,但不能说哪一颗是魁星;他们都是恒星,都是太阳。
所以,文无第一,永远是真理。
武无第二
武士决斗,第二者非死即败;战场厮杀,第二者非死即伤。除非是打成平手,并列第一,如同张飞战马超,大战三百回合不分胜负;也如同关羽战黄忠,互有敬佩,却无法擒获对方。那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才,属于特例。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文人之间比的是软实力,是天赋、智慧、磨炼等;武士之间比的是硬功夫,是体质、力量、敏捷等,当然也有智慧和勇气。文人但求杰出,有造诣,有建树,有实力,事关名利;武士干的却是与性命攸关的事,在你死我活的搏击中,只有巅峰,不得屈居于略下。华雄是董卓麾下大将,颜良、文丑是河北名将,蔡阳是曹操手下大将,只因武功略微次于关羽,四人都死于关羽的偃月刀下。而吕布武功高于关羽,刘关张三人才能应对。
军队与军队、国家与国家之间交锋,也是如此。鸦片战争、甲午海战,只因大清国屈居“第二”,便割地赔款,俯首称臣。
所以,武无第二,也永远是真理。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是对文武之道的深刻总结。既然文无第一,就谁也别去想争得第一,争也枉然。既然武无第二,就必须加强武备,一旦在战争中成为“第二”,就很可能亡国灭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