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短文】也说提倡孝
这一两年,各地约束官员的措施很多,但是,有的没有弄明白,就把古训拿来作为规范,比如:孝。
说到孝道,大概还得引用孔孟的话,因为,所要求做到的孝道,窃以为不会有什么新的解释和发明。孔孟时期就出现了《孝经》,在《孟子离娄篇》中,赵岐注:“于礼有不孝者三事: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穷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
说白了,就是一不孝,是见了父母的不对之处阿谀逢迎,不进行规劝;二不孝,是当了官或有了钱不敬养双亲;三不孝,是不能生育,绝了祖宗的血脉。就这三点,就不知道如何去落实。可能会认为阿谀逢迎,长辈错了不进行规劝就是对的。更为好笑的是无后为大,是否还要管管检验不孕症的原因啊? 孝道,应该有一个现代的解释吧?
因此,孝道的养成,必须同时养成厚道、恕道的品质,这是一个人从孩提时代到离开这个人世,随时随地进行的必修课。而且随着时空交替,被不孝道、不厚道、不恕道所异化的可能性大量存在。
实际上,《孝经》是一个双刃剑。当初的卫道士们写出这样一篇巨著,真正的意图是:孝道一行,天下无争,年轻人被束缚得不敢张嘴,配合的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当然,人类是高智商的动物,在父母前尽孝是应该提倡的。但是,应严格区分同封建社会解读的区别。
【编者按】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读了老师的佳作,不禁想起这两句话。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词语、文章的意思已经发生了变化,而且当今的社会也绝非过去所能比。因此,对于传统文化,我们要有辨别地学习、借鉴。文中所列举的“孝”就是典型的事例。古人对于“孝”的解释,我们一定就要批判地理解,切不可照搬照抄。文章结构严谨,阐述的道理很有说服力,很有启发教育意义。问好老师,祝老师佳作不断!【编辑:平淡如水】【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7012602】
3 楼 文友:执手今生 2017-01-26 08:57:18
时代发展,孝的内涵和形式也应适应时代潮流,不断深化和变革。学习!
4 楼 文友:执手今生 2017-01-26 08:57:20
时代发展,孝的内涵和形式也应适应时代潮流,不断深化和变革。学习!
6 楼 文友:月光下的凤尾竹 2017-01-26 16:44:02
感谢老师的精品,受益匪浅!期待老师精彩继续。祝贺新年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