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断想两则
一
毛主席教导我们: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老人家的话是至理名言,在下不敢随意篡改,但时代不同了,谦虚和骄傲的结果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却是老人家始料不及的。
现如今,谦虚使人痛苦,骄傲使人痛快。
譬如求职,当老板问你会干什么时,你一定要骄傲地回答:我什么都会干;即便他问你会不会造原子弹,你也得斩钉截铁地说:会!倘若你谦虚,保准砸锅,你会为你的谦虚付出痛苦的代价。你若是骄傲了,哪怕他不录用你,你也会感到很痛快。
又譬如批评与自我批评,谦虚的人总是只选择自我批评,把自己说得一无是处,而骄傲的人却总是只选择批评,把别人批评得体无完肤。临了,谦虚的人内心痛苦不已,骄傲的人却感到痛快淋漓。
再譬如做广告,无论电视、广播、传单,无一例外都是自吹自擂,唾沫星子乱飞,甚至极尽贬低别人之能事,以抬高自己,绝对不会说出半句谦虚之词……
类似的例子很多,恕在下不一一列举。
我们正生活在一个极需要展示自己的时代。现如今,谦虚会使人对你冷眼鄙视,误以为你没有本事;而骄傲却会使人对你刮目相看,以为你是了不起的成功者。谦虚,成了窝囊、低贱、胆小、惭愧、失意的代名词;骄傲却成了成功、牛气、胆壮、自信、得意的代名词。谦虚与骄傲的结果,整个地被倒置了。是市场经济改变了人们的价值取向吗?又好象不是。
不知道毛主席他老人家的在天之灵作何感想?
二
在上世纪70、80年代,许多林场都有拉大锯解板材的民工,由于当时电力比较紧张,在深山老林用电锯加工木材还不多见。拉大锯解板材是非常苦的活,这是一种强体力劳动,一般人受不了;而且工段上常年吃不到蔬菜,也见不到油水。许多拉大锯解板材的民工一日三餐都是玉米面糊糊,没油没菜,甚至连盐都吃不上。
或三五月,或半载一年,这些拉大锯解板材的民工拿到了工钱,便发疯似地冲出山林,来到集镇或县城,海吃猛喝,狂赌滥嫖,直到把全部的劳动所得散光花尽,就又回到深山老林,再去苦做苦食,如此反复循环,直到林场关闭,拉大锯解板材这一职业消失。
极端的苦做苦食,导致了极端的消费方式。这种畸形的变态的复仇式的消费,扭曲了人的精神,完全成了兽性的发泄。那时间我还年轻,很不理解这种消费行为。如今回想起来,却有了别样的想法。如果苦苦的劳作,换得的不是享受,那就无异于囚徒和奴隶了,就失去了苦苦的劳作的意义。他们是生活在社会最下层的苦力,他们用他们认为最对等、最合算、最实惠的方式,以求得心理上的平衡,的确无可非议。如果用“君子谋道”去衡量要求“小人谋食”,那就是十足的书生想法。——当然,我没有歧视这些苦力的意思,只是说他们是“谋食者”,而非“谋道者”。
由此我想,任何事情都要放在具体的环境、特定的环境里去认识,一切离开具体条件、特定条件的认识,都是靠不住的,也就是说,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人生的许许多多的情况是,走到哪山唱哪山的歌,“步行人”与“车行者”不会有同一的行驶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