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压岁钱的前世今生

编辑推荐 压岁钱的前世今生


作者:文远 举人,3446.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192发表时间:2017-01-26 09:54:15

压岁钱的前世今生 春节就要到了,大概每个孩童都喜欢过年,因为,不仅能穿新衣服,还可以把作业暂时抛在一边,随心玩,更重要的是,能收到压岁钱。
   所谓压岁钱,是长辈对孩子们的祝福,因为岁与祟同音,因此,老人们认为用压岁钱能压祟驱邪,帮助小孩平安过年,祝愿小孩在新的一年健康吉利、平平安安。
   据专家考证,压岁钱最早出现在汉代,那时的压岁钱也叫厌胜钱,或叫大压胜钱,这种钱不是市面上流通的货币,是为了佩带玩赏,而专铸成钱币形状的避邪品。这种钱币形式的佩带物品,最早是在汉代出现的,有的正面铸有钱币上的文字和各种吉祥语,如“千秋万岁”“天下太平”“去殃除凶”等;背面铸有各种图案,如龙凤、龟蛇、双鱼、斗剑、星斗等,可见,给孩子压岁钱的习俗历史悠久。
   我已到而立之年,已收不到压岁钱。不禁怀念起儿时,跟父母走亲戚,进了门先给老人磕个头,说些家长教的吉祥辞,对方就会高高兴兴地掏出少则十块多则五十的压岁钱递来,就在我兴奋地谋划着用它们买吃的,还是心仪已久的玩具时,母亲怕我将钱弄丢或者胡花而要了过去。我以为那只是个人遭遇,后来才发现,这是整个八零后的吐槽点。多年后的今天,回想起来,别有一番感慨,与其没收孩子的压岁钱,倒不如可以用其帮助孩子树立理财意识,培养孩子正确管理和使用这些钱的能力。
   生活水平提高,压岁钱也跟着水涨船高,如今动辄几百、上千,且用精美的红包包上。而压岁钱的含义,也慢慢地悄然发生变化,变成了争相攀比的工具,有的家长凭借亲朋给孩子红包多少来分人情厚薄。一些下属有时求领导,给其孩子的红包中装有不少压岁钱。
   随着科技的发展,红包也与网络紧密结合,出现了微信红包,平日没事,朋友之间发个红包,抢个红包没什么,算是互动游戏。然而,也出现过一些问题,新闻里有报道:一对年轻夫妻忙着抢红包,大意将老人和孩子锁车里四十分钟,竟没发现,多亏了邻居报警,才将二人救出;一司机开车,抢红包,撞到树上;一对多年好闺蜜,为了微信红包多少,大打出手,伤了感情;有人只抢不发,而挨揍,一些坏人利用微信红包,套取他人信息,实施犯罪等等。最悲哀的是除夕夜,原本是阖家团聚,围坐在一起共享亲情的时候,可现在,许多低头族都忙着盯手机、抢红包,而忘记了与亲人的交流。一屋子听不到说话声,只闻手机响,抢到了兴高采烈、抢不到唉声叹气,还要求重新发。一下子将流传千年的习俗变得庸俗不堪,也少了温暖。都说是微信红包把人情变淡了,可想想,错不在此,而在于人。就如同钞票,它本没有对错,只是发行出来方便我们交易而已,而如何得到和使用,就全在人的一念间,普通人手里,它是正常的交换工具,罪犯手中,它就成了赃款。压岁钱本是给晚辈的美好祝福,可却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变了味。微信红包本来是为了方便大家,在业余时间有点乐子,沟通下感情。可不少人却不分时间、场合地玩,结果出了危险、淡了感情,完全违背了它们发明的初衷。过年了,还是让压岁钱回到它最初的美好意义,放下手机让亲情归来,使除夕能够依旧充满温暖,充满那熟悉的味道吧。

共 123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压岁钱从前世走到今生,已由最初的纯洁纯情变得庸俗不堪了,这可能是最初发明压岁钱的古人所始料不及的事情。古时候的压岁钱能压祟驱邪,帮助小孩平安过年,祝愿小孩在新的一年健康吉利、平平安安。现在的压岁钱变成了某些人争相攀比的工具,有的家长凭借亲朋给孩子红包多少来分人情厚薄。一些下属有事求领导时,给其孩子的红包中,装有不少“压岁钱”。更有甚者,现在微信红包,成了低头一族的时尚玩偶,当一家人坐在一起团聚时,原本应该热热闹闹的气氛却变得冷冷清清,看着是一屋子人,却听不到说话声,只闻手机响,少了温暖不说,还把人情变淡了。还是让压岁钱回到它最初的美好意义,放下手机让亲情归来,使除夕能够依旧充满温暖,充满那熟悉的味道吧。推荐共赏。【编辑:湖北武戈】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17-01-26 10:36:09
  让压岁钱回到最初的美好意义吧!
与江山作者共同成长!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