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短文】隐忧“遁词”
摘要:“遁词”具有恶劣性。
一个人工作中倘若出现纰漏,甚或由于一些歪办法,造成群众不满,本应从思想行为和工作作风上认真反思,查找原因,汲取教训才对。然而,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对此却大大咧咧,很不在意,表现出一种非凡的大度。
硬性摊派干这干那不行么,那好,他就说:“人民的事业人民办嘛。”
大吃大喝不合理么,那好,他就说:“这是为了搞活经济。”
群众对某一做法意见很大么,那好,他就说:“借鉴外地的经验哩。”
某一举动是变相违纪么,那好,他就说:“这是‘保廉措施’。”
总之,一句话:有理!
不只如此,现今的某些“有理”,在不少人嘴里似乎又有新升级。
决策失误,不是有人不满么?那好,就说——“吃一堑,长一智。”
事情办“馊”了,不是造成经济损失了么?那好,就说——“学费总该付的吧?”
在几个岗位上“屡战屡败”,不是号称“常败将军”么?那好,就说——“失败是成功之母。”
考虑不周酿成局部受损,不是不承受不行么?那好,就说——“丢卒保车。”
不少富有哲理的格言,如今在某些人那里却得不到“正用”,而成了推卸责任、自我安慰的遁词。“遁词”硬度的升级,很堪忧!
苏轼在《上皇帝书》中说过这样一句话:“改过不吝,从善如流。”这里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愿望。然而,遁词不离口者,是难以达到这一境界的吧?
【编者按】这篇杂文随笔运用讽刺的语气、正面的词语反用的方法,列举出现实生活里某些肉食者在一系列失误、错误面前大言不惭的遁词,讽刺了这肉食者的丑陋面目,揭示了他们大言不惭的遁词后面表现出来的灵魂的肮脏和工作上的无能。文章观点明确,很有警示作用、教育作用。问好作者,祝您佳作不断!【编辑:平淡如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