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随便进”与“有意领”

编辑推荐 “随便进”与“有意领”


作者:纪岩 秀才,1117.2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827发表时间:2017-01-27 13:13:23
摘要:一“进”一“领” 见风尚。

“随便进”与“有意领” 有检查、督查、考察的存在,就会有“迎检”行为的发生。除非毫不通知,“直来直去”。然而,现在“直来直去”的少,因此,便出现了迎检方面的“随便进”与“有意领”。
   “随便进”,就是在本级所辖的各单位、各部门以至千家万户,检查者可以随便进,随便访,素质如何,业绩如何,公论如何,愿意使检查者得到一个真实的镜头,品尝到“原汁原味”,而毫无“整景”粉饰之为。
   黑龙江省大庆市肇州县杏山乡杏茂村原党支部书记李跃中,就是一个请人“随便进”的人。对低级别的检查,他请“随便进”,对高级别的检查,他也请“随便进”。当年,国家农业部部部长陈耀邦前来检查春耕生产时,有些人心里不托底,可李跃中心里有数,请“随便进”,“随便看”。县里前来检查村务公开情况时,他觉得这项工作做得怎样,群众最有发言权,因此,检查者在他的提议下,也是深入农户,“随便进”,“随便看”。
   事情也“怪”,越是“随便进”,“随便看”,“破绽”却越少,检查结果不仅令人满意,而且还了解到了广大群众对村支部班子,尤其是支部书记本人的一致拥护和啧啧赞叹。
   说句“随便进”容易得很,而要得到满意的检查结果恐怕就难,因为,必须有扎实的工作,辛勤的汗水和清廉的品格作“底蕴”才行。否则,百姓们就不会买你的帐,就会“进”砸了,“看”遭了。
   “随便进”,是真心为民的体现。因为,只有通过“随便进”,才能真正听到群众的意见与呼声,才有利于把群众的所盼所求,作为自己开展工作的“晴雨表”。
   “随便进”,是公论要“公”的内在要求。否则,听到的“意见”就会具有倾向性,造成“公论”失真,甚至产生偏听偏信。
   由“随便进”,使我们自然联想到某些人的“有意领”。就是当上级前来检查工作时,所持的态度,不是为“随便进”创造条件,而是这理由那原因的,想方设法搞些“有意领”,让你见不到、听不到真实情况。往哪领?这要看是“检测”哪方面的。若是检查发家致富奔小康方面的,就是“专业户”“万元户”上前,让贫困户靠边。若是检测班子公论方面的,就往三亲六故,七大姑八大姨那儿领,是亲三分向,家丑不外扬么。若是检测村务公开或减轻农民负担方面的,就往事先已“安排”好的几家领……反正,检查者一般都“听话”,你往哪里领,他就往哪里去,执意不肯,非要自己“随便进”的不多。
   “有意领”是什么?是典型的欺上瞒下,是公开的弄虚作假。
   造成“有意领”的责任,不尽在“领”者,说不定是摸准了你的脾气,才有意这样搞的哩。对“跟”者而言,“领”者是“看人下菜碟”,但你若不吃这一套,“领”者无论怎样费心计,也是枉然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作为检查者,应该有一番怎样的思考,不是十分明了的么?

共 110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随便看”和“有意领”,是行政工作常常见到的两种倾向。相对于“有意领”而言,“随便看”便显得义气充足一些。说句“随便看”容易得很,而要得到满意的检查结果恐怕就难,因为,必须有扎实的工作,辛勤的汗水和清廉的品格作“底蕴”才行。否则,百姓们就不会买你的帐,就会“进”砸了,“看”遭了。而被人“有意领”着去检查,其真实性便打了很大折扣,因为,“有意领”是典型的欺上瞒下,是公开的弄虚作假。文章直面现实,切中时弊,入木三分,推荐共赏。【编辑:湖北武戈】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17-01-27 13:15:58
  “随便看”凸显出工作底气,而“有意领”则只能看到光鲜的一面,看不到真实情况,听不到真实的声音。
与江山作者共同成长!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