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帝陵祭祀礼典
祭祀轩辕黄帝是中华民族的祭祀大典,在每年清明节和重阳节举行。一般按照庙祭、谒祭、扫墓程序进行,旨在促进民族团结、兴邦富国、息战和平、天下为公。祭祖仪式始自民间,官方成制。历代历朝都有以官方名义组织的有严格规模、等级和仪式的大型祭祀活动。
公祭黄帝陵起于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776年),秦时恢复祠庙,隆重公祭。汉明帝永平二年(公元59年),各地纷纷兴建黄帝陵进行遥祭。唐时将祭陵列为国家祭典,历经五代十国,宋、元、明、清、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世代相传,绵延不绝。
2004年4月4日,史无前例的清明公祭黄帝陵拉开新的一幕。首次遵循古代以青铜器皿作祭器的传统,用天子礼制公祭民族始祖。复制了65件组青铜曾侯乙编钟。按照周礼,“九鼎八簋”作为祭品。仿制的造型独特,纹饰精绝的牛鼎高约2米,共18件,分列祭祀广场两边。广场排置天子等级的旗帜,有太常旗、仪仗旗,以及鉞、斧、刀、矛等兵器。
在新建的祭祀广场上,先天进行了祭陵预演。从省城西安拉了一大批演职人员。演练活动含全体肃立、击鼓鸣钟、敬献花篮、恭读祭文、乐舞告祭等仪式全部的过程。独特的仿汉服饰和礼仪,吸引了四面八方的人前来观看。山坡高处的人群,似浅水区的蝌蚪群体,黑压压地挤成一簇一簇的。“走后门”入场的人也很拥挤。毕竟人们有生以来看到如此浩荡的仿古祭祀场面并不多,心情可想而知。人们肩挤肩,胸靠背,小孩子只能看见大人的屁股,冒汗的脑袋在胯下乱钻。祭仪预演,影响深远,可以预见祭陵当天车山人海、水泄不通的隆重场面。现在祭祀黄陵已成定制,年年必将盛况继续下去。
2013年的祭典就空前热闹至极。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首次由中国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和陕西省政府联合承办。这成为海内外中华儿女缅怀始祖、慎终追远、弘扬民族文化、期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又一盛典。同时进一步加深和巩固了海峡两岸同胞同根同祖同源的民族认同。
拜陵祭祖的雅曲礼乐,浅唱低吟,不怨不争,汩汩而出。和谐之音,永不消失地萦绕脑际心海。黄钟大吕,需要我们用心灵默默地体验,无论是演员,还是观众。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其实只有无所事事的人,才不会出错。有人懂得了人生的戏情戏理,找回失去的自己,和昨日说了再见。有人会被音律亲情引力所左右,延伸自己,修正提升未来岁月。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期待2017年的盛典。在老祖宗面前,可以正本清源,不论是秦关汉月,唐风宋时,让心灵还原本色,寻回生命的真实与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