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赏”与“民赏”
摘要:让“官赏”与“民赏”对接起来。
“官赏”与“民赏”,二者应是高度统一的。因为如今的干部,都自称是人民的公仆,所以,“官赏”的东西应从“民赏”的愿望出发,而“民赏”的内容应成为“官赏”的具体实践。
然而现在看,在某些地方、某些单位,“官赏”与“民赏”不但吻合得不好,有些甚至大相径庭,相去甚远。
比如在深入基层上,广大群众很盼望官们能做到“心入”。但不少人始终是“坐着小车转,隔着玻璃看,机关吃顿钣,群众难见面。”
比如在抓落实上,群众大都希望一件事抓出头,一本经念到底,说“要做的事”,做“说过事”。可有些人说过就拉倒,说了就等于落实了。
比如在对待政绩上,老百姓并不欣赏某些干部总搞“花样翻新”,只要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带领大家脚踏实地,稳步发展,就心满意足了。可官们为显其能,有的大搞“贴金工程”、“政绩工程”,结果,“工程”不少,债务一堆,麻烦一片,使发展经济匮无后劲。而后呢,自己扑拉扑拉屁股就走人。
“官赏”与“民赏”的不统一,其因就在“赏”的核心不同。“民赏”的着眼点,在于怎样才能加快小康进程,而“官赏”的着眼点,在于怎样才能走捷径,快升官。于是,做表面文章,求轰动效应,寅吃卯粮,杀鸡取卵等丑剧,频频而出。
事物的发展都有其质的规定性。对某些事物,不遵循正确的规律,就难以形成共识,产生共鸣,达到共振。就政绩产出而言,平民百姓所遵循的是市场规律,而某些“公仆”所遵循的却是“官场法则”,既然这样,恐怕很难“赏”到一块的吧?
实现“官赏”与“民赏”的高度统一,其根本手段就在于选人用人时要加大群众的认可度,进而使只要能“维护”住几个有权的主要领导,就可捞到政治资本的现象彻底崩溃。
【编者按】当“官赏”与“民赏”保持高度统一,世间官民一体,当是一种无比美好的景象。只可惜,在现实生活中,事与愿违。“官赏”与“民赏”难统一,官在上,民为下,可见其裂痕。文字针对现实表述感想,言简意深,有一定的意味,欣赏!【编辑:冰煌雪舞】
1 楼 文友:冰煌雪舞 2017-01-28 16:22:47
问候朋友,欣赏您的文字,感谢支持江山散文,祝福新年快乐,万事大吉!
作品见于《新民晚报》、《羊城晚报》《小小说选刊》《短篇小说》《青年教师》《椰城》《青少年与法》《深圳警察》《燕赵都市报》《北方作家》《做人与处世》《考试与招生》等全国各级报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