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荷塘月色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荷塘“冬之恋曲”征文】怀恋儿时的年味儿(散文)

精品 【荷塘“冬之恋曲”征文】怀恋儿时的年味儿(散文)


作者:素墨清香 秀才,1034.54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243发表时间:2017-01-28 22:51:05
摘要:在这个冬日的暖阳里,在充满喜气的年边,面对着琳琅满目的食品,我依然忆念着那个快乐的童年,面前飘散着父母做的零食,嘴边还粘着那浓浓的年香……

【荷塘“冬之恋曲”征文】怀恋儿时的年味儿(散文)
   流水时光,星移斗转,一眨眼,就又到了年边,过年的喜悦情不自禁地爬上了眉梢,所有的年事就放手做开了。
   如今物质丰富,商店里的年货琳琅满目、应有尽有,很多年事再也不用自己劳累了,只要口袋里揣上钱高高兴兴地买回家,一家人就可以欢天喜地过年了。
   童年时过年虽然没有现在的丰盛,但大人小孩并没有因此而缺少过年的那份热情,幸福和快乐时刻洋溢在脸上。
   那是一个物质匮乏的年代,过年除了红纸和爆竹要花钱买外,其它过年的食品就都靠父母亲自动手来做。因此,每逢过年前夕,我就看到父母白天黑夜忙碌而疲惫的身影,至今还忘不了对过年那份渴盼的憨态神情,更忘不了父母起早摸黑为办年事而操劳的身影……
   那个贫穷的岁月里,父母要为一家人过年操碎了心,想着不能让自己的孩子过年缺衣少食。
   “七长上,八长下,九月重阳挖到家。”过了重阳节,生产队就开始挖红薯分,这时候父母就开始想到了过年的事情。
   红薯在过年时的用处可多了,既可以熬糖,又可以做零食“薯角”,还可以用红薯粉做丸子粑、蒸粉丝作为年桌上的菜。
   离年越近了,父母就越忙碌了,人也就越累了,因为所有的年事都要靠父母起早摸黑去做,白天不能耽误队上的生产。早先没有粉碎机,家家都是用内壁带齿的瓦缸将红薯磨成渣再洗粉。吃过夜饭,父亲就点亮了手提灯挂在院子里的树叉上,然后一下一下用力蹬着磨着红薯。一会功夫父亲脸上就淌着一行行汗水,在边上等候的母亲就赶忙接着继续磨。幼小的我就这样一直在旁边傻傻地看着,仿佛那晶莹的粉丝立即就要从父母的手心里做出来似的,仿佛一碗香甜顺口的粉丝马上就摆在了饭桌上,尽管夜深了很困了,但我心甘情愿地守候着、陪伴着。
   做薯角要乘晴天来做,母亲总是白天抽空洗好红薯,在睡觉前放在大铁锅里,然后上炕睡一阵,半夜就要起来烧火煮熟,撒些芝麻,然后捣成溶,再用酒瓶一块块地擀薄,晒干后用剪刀剪成一个个的小菱形,而后再用沙炒熟,就是香脆可口的零食了。到过年,我可以一个荷包里装薯角,一个荷包里装蚕豆,再用一个装爆米花糖,那才真叫开心咧!
   吃着母亲亲手做的薯角,嘴里最脆最香,心里最甜最美。
   挖完了红薯,庄稼人的日子也闲了些,生产队就组织劳力车干水塘的水,然后挑泥巴下田地做基肥,我就眼巴巴地盼着有一天能吃上水塘里的小鱼小虾,母亲答应一定会让我吃上的。生产队收工后,母亲就回家带着竹篮子和小铲子到水塘去,不一会功夫就提了半篮子的小鱼虾回来,父母把鱼虾洗得干干净净的,用盐水给腌了起来,挂在院子里晒衣的绳子上晾晒干,然后拿烟熏透好,留着过年再拿出来食用。
   我的母亲很细心,她会把小虾子选出来单独晒干,到时过年用干辣椒炒,红红的虾米,鲜美的味道,特别开胃,百吃不厌。每逢这时,我都表现得特起劲,跟前跟后地帮母亲提着一串串小虾,生怕以后少了自己一份似的,虽然有时越帮越乱。
   年边,里里外外都有我欢乐的笑声,但更多的是父母忙碌的身影。
   “年粑好吃磨难推”,这话一点都不假。父母常常在深夜里推磨碾粉做年粑,后来稍大了,我和妹妹就主动帮父母一把,记得那年妹妹下米我就推磨,只那一次就让我害怕推磨了,狠不能一下子就磨完粉做成粑。
   一箩米,我推了两圈才下了十几二十粒米,我用了吃奶的劲推了一圈又一圈,看了箩筐一遍又一遍,可不见米箩里的米少,真烦死了,一个下午也没磨一半,累了个半死。母亲收工回来,发现我会推磨了,高兴地夸起了我:“长大了,懂事了,晓得帮父母一把了!”我从母亲的话里面找到了一份安慰,理解了母亲的不容易,晓得这苦里有母亲的希望,这忙碌里有母亲的企盼。
   豆粑是彭泽人的特产,用一定比例的黄豆大米掺和磨成浆,然后沾点油水在锅上一张一张地煎成。用绿豆煎成的豆粑,是碧绿的颜色特好看,油炒的豆粑浓香浓香的,过年来客可是上好的下酒菜。
   记忆里,母亲会打豆腐,她打的豆腐总比别人的多。母亲总是一个人亲手做,从不要父亲插手,生怕做不好少了豆腐。每次做成豆腐脑后总是先打几碗放点白糖给我们喝,那水汪汪的豆腐脑,清香鲜甜,扑鼻而来,我们三下两下就喝完了,感觉还是不够解馋,就伸出小舌头先沿着黄釉粗瓷大老碗的碗沿舔了一圈又一圈,然后在碗的内壁又舔了一圈,闭上眼砸吧砸吧嘴,那滴滴甜味,融化在口腔中,意犹未尽。
   “品甜茶,一年甜到头”,寓意是甜甜蜜蜜又一年、一年甜到头。过年,糖是必不可少的,春节期间只要拜亲访友,都先喝上一杯糖水,再来一杯紫笋茶,甜茶是用糯米锅巴和糖泡成的。“熬糖做酒不能称老手”,熬糖很多人家都是请师傅来做,母亲是拿回安徽东至娘家去做的,外婆家那边的人是用谷炒的爆米花加薯糖,经过清洗、蒸煮、挤压、熬煮等几道工序,熬制成黏稠稠的糖稀,这时案板上摊上厚厚的一层面粉,把熬好的糖稀均匀倒在面粉上,让它慢慢冷却,等完全凉了以后,糖稀就变成了糖块,想吃一块的话,要用刀切割,吃起来特香特脆。
   记忆里父亲是不沾酒的,所以家里不请师傅做酒的,但喜庆的日子总是不能没有酒的,母亲就用糯米做糟,用浓郁而又香甜的糟汁代替米酒,一家大小三十夜里喝着香甜的糟酒,那才叫开心甜蜜呢!
   年年过年,年年喜庆。年是一个沾满喜庆的日子,里里外外都是父母忙碌的身影,为了孩子们脸上那份欢笑,父母默默地操劳着。童年的笑声里饱含着父母多少汗水?童年的美食中掺和着父母多少辛酸?
   在这个冬日的暖阳里,在充满喜气的年边,面对着琳琅满目的食品,我却提不起胃口来。人到中年的我,在这年关将至的时候,莫名地忆念起那个快乐的童年,那浓浓的年味儿,如缕缕春烟萦绕在心间;那一个个温馨的场景,如老电影胶片一幕幕浮现在脑海里,鼻息间飘散着父母做的那些零食的味道,嘴唇边粘着那浓浓的甜甜的年香……
  
   注:本文作者于2015年1月25日发表于中国作文网。

共 235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篇关于年的回忆性抒情散文。“年是一个沾满喜庆的日子,似一缕充满温馨的时光。”作者通过对比的手法,用生动妙趣的语言表现童年时代年的多姿多彩。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过年除了红纸和爆竹要花钱买,其它过年的食品就都靠父母动手做。离年越近父母就越忙碌人也就越累。做薯角要乘晴天起早做。父母把鱼腌起来,晒干拿烟熏透好留着过年。母亲会打豆腐,她打的豆腐总比别人的多。豆腐过年是味好菜,豆腐既可以霉豆腐乳,还可以用油炸成生腐条,过年熬糖很多人家都是请师傅做。记忆里父亲是不沾酒的,所以,家里不请师傅做酒,母亲就用糯米做糟,一家人喝得开开心心。童年的日子里,过年时再加上生产队里分的几斤肉,充满了欢声笑语。文章语言风趣,联想丰富,内容精彩,表现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对童年生活的深切怀念。值得细细品味,倾情推荐!【编辑:阿巧】【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170202000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阿巧        2017-01-28 22:52:32
  感谢作者赐稿荷塘!荷塘因您更精彩!
时光安然,岁月静好!
2 楼        文友:天龙        2017-01-29 05:06:11
  祝老师在荷塘写作快乐、佳作频频!!祝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3 楼        文友:阿巧        2017-01-29 10:10:28
  文章内容丰富,语言妙趣,充满了对童年生活的深切怀念之情。
时光安然,岁月静好!
4 楼        文友:阿巧        2017-01-29 10:11:04
  问候老师!祝愿您春节愉快!万事如意!
时光安然,岁月静好!
5 楼        文友:红叶摇秋风        2017-02-02 09:36:18
  祝贺老师美文获精!向老师问好。
回复5 楼        文友:素墨清香        2017-02-03 19:30:06
  谢谢红叶老师!
6 楼        文友:阿巧        2017-02-02 13:39:47
  祝贺老师美文获精品!精彩无限!
时光安然,岁月静好!
回复6 楼        文友:素墨清香        2017-02-03 19:28:19
  谢谢阿巧老师!
7 楼        文友:天龙        2017-02-02 19:26:46
  祝贺佳作斩获精品,精彩继续哦!!
回复7 楼        文友:素墨清香        2017-02-03 19:29:18
  谢谢天龙社长!
共 7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