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抄写唐诗乐无穷
分别以隶书、行书等书体,用毛笔抄写唐诗绝句,是我很早就有的一种想法。当我将准备工作就绪时,就静下心来,开始了我自以为浩大的一项工程。
抄写《全唐绝句选释》时,采用一气呵成的方式。就是不用隔点、空格等,把作者、题目及内容隔开,而是一口气写下来。这样的方法,给阅读带来一定的困难。比如看到熟悉的人名,我们能知道是作者。如果遇到不熟悉的人名,和后面的题目及内容连起来念,就很难分清哪是作者,哪是题目,哪是内容。这一点我在抄写了一段时间之后,就发现了这个问题。但为了抄写的整个作品有连贯性,也就这么一路写了下来。回过头去看,有些地方连我自己看都有些迷糊。如果看的慢些、仔细些,才能勉强分得清作者、题目及内容。
在抄写的过程中我也是边抄边想,体会和感悟诗人写作时的情景与心境。比如,我们在学习历史时都熟悉的历史人物黄巢。平时只知道他是农民起义军的领袖,其他方面却知之甚少。通过阅读和查找资料,才知道黄巢不仅仅是位普通的农民起义军的首领,还是一位有多种才能的人物。
黄巢,曹州冤句人(今山东菏泽县)出身盐商之家。好读书、善击剑、骑射。举进士不第。唐末乾符元年(874年)王仙芝起义,次年黄巢起而响应。王仙芝被杀后,黄巢相继奋力远征。广明元年(880年)黄巢攻克长安称帝,国号齐。中和四年(884年)为李克用所破,奔兖州被围,自杀与于泰山狼虎谷。黄巢还好诗文。现能查到的仅存绝句两首。这里不妨将这两首绝句抄录下来,让我们共同欣赏。
《题菊花》:“飒飒风雨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不第后赋菊》:“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题菊花》前两句写菊花飘零冷落,比喻时局衰败。后两句则表达了他的雄心大志,如若他取得了政权,可有温暖的春天到来桃花盛开。后一首则是黄巢举士不第后只之作,此诗以菊喻志尔。1000多年后仍能读到这位农民起义军首领写的言志诗怎能不让人百感交集。
黄巢既然出身盐商之家,可以想象得到他年轻时一定是家境殷实。青春年少时的他,会临窗欣赏满庭的菊花,联想到国是艰难,胸怀大略难以施展的沮丧心情。
还有武则天,我们只知道她是一代女皇,却很少知道她还会写诗,而且写的相当不错。下面抄录的是她64篇存诗中的唯一的一首绝句《如意娘》:“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武则天(624—705)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人,荆州(今湖北宜昌)都督武士彟之女。永徽六年(655年)被高宗李治立为皇后,又称天后。中宗即位,称皇太后临朝。不久自称皇帝,改国号为周,自名曌(zhao照),在位22年。中宗反正,谥“则天顺圣皇后。”
就这样,边抄写边阅读边思考,使我对唐诗绝句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并从中学到了许多的文史知识。抄写《全唐绝句选释》几乎耗去了我所有的业余时间。可知,《全唐绝句选释》中共收录了1500首绝句啊!从2015年9月24日开始抄写,直至11月14日晚11点23分全部抄完,历时51天。刚开始抄写时,我就预计得在11月中旬完成。果不其然,到11月14日如期完成,我暗自佩服自己的预见性竟然如此的精确。
一项耗时费力的庞大工程终于完成了,心里压着的一块石头也砰然落地。过去存留的那些白纸也基本上用光了。我心里盘算着下一步应该干什么,现在我还没有想好,这倒是我值得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否则,人冷不丁的闲下来也挺难受的,自己没事找事呗。图啥?就图个自己乐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