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闹中取静的小雁塔

  闹中取静的小雁塔


作者:笑山荡溪 秀才,2986.1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036发表时间:2017-02-01 10:55:33

荐福寺小雁塔置身古城西安车水马龙的友谊西路,面向风华正茂、腾飞巨变的现代大都市,处变不惊。钟灵神秀的宝塔浸润在肃穆的晨钟暮鼓和朗朗的诵经声中,虽千余年历阅滚滚红尘,完全不为荣辱得失所动。
   荐福寺建在唐长安城的开化坊,原是唐太宗李世民女儿香橙公主的私宅。唐睿宗文明元年(公元684年),宗室皇族为唐高宗李治百日“献福”而改建,初称大献福寺,占地9.99万平方米。武则天天授元年(公元690年)改称大荐福寺。唐中宗李显再次登基后,兴建寺塔,恰巧与荐福寺隔街对望。荐福寺受其诱惑,塔寺合一。小雁塔玉立于唐中宗景龙年间(公元707—709年),原为15层,塔顶毁于明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6年)陕西大地震。现存13层,高43.3米,底长各长11.56米。塔身每层迭涩出檐,檐下砌有两层菱角牙子,形成重檐密阁。全塔自下而上逐层内收,越上越陡。塔内部为空筒式结构,置木楼板和旋转木楼梯,可登塔顶,饱览风光。底层南北各有券门,自二层起,各层南北均有券窗。券门、门楣、门框为青石所为,有线刻天人供养图像和萝草花纹,雕工优美,不失为唐代艺术精典。塔整体轮廓呈自然圆和卷刹曲线,体型比例匀称,秀丽舒畅,玲珑飒爽。
   荐福寺是唐时的国立译经道场,起源于口碑甚佳的佛教名僧义净印度取经海归后,曾在此译经著说,留下大量佛经典芨。唐高宗咸亨二年(公元671年),义净只身搭乘波斯商船由广州出发,路过中南半岛、南洋群岛和印度洋东部,经印尼、苏门答腊、印度等30多个国家,历时25年,于武则天证圣元年(公元695年)回国,带回梵文经书400余部,亲自译经56部,230卷。他将途中海路诸国所闻和赴印求法高僧的阅历,撰成《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南海寄归内法传》两书,这是研究古代中印文化交流和中外海上交通的珍贵资料。
   塔北门楣刻有小雁塔“神合”的记载,是1555年9月,一个叫王鹤的人刻记的。月有阴晴圆缺,塔有悲欢离合,都是地震惹得祸。首次自裂自合。再次是明成化二十三年(公元1487年),从头到脚,中劈尺余。第三次明正德末年(公元1521年),地动使中缝一夜之间又合拢了。区区一个砖塔,历经70余次地震不倒塌,反而自己复合起来,确是一件“神合”的奇观。1965年小雁塔整修时,人们发现了天大的秘密,原来不是“神合”,而是“人合”。唐时工匠根据西安地质情况,特地将塔基用夯土筑成一个半圆球体,受震后压力均匀分散,塔似不倒翁,千年屹立。能工巧匠的杰作,不能不让今人叹服。
   秀气玉立的小雁塔和雄伟俊挺的大雁塔东西相向,距离3公里。和大雁塔相比,其塔身小,年龄也小55岁,故称小雁塔。两塔风格各异,同为唐都长安的标志。
   荐福寺小雁塔在唐末遭受兵火炼狱,仅有孤塔劫后余生。现存的慈民阁、大雄宝殿、藏经楼、白衣阁、钟鼓楼等建筑均为明清时所建。有宋政和二年(公元1116年)的《大荐福寺重修塔记》、清康熙二十九年(公元1690年)的《补修荐福宝塔碑记》、清雍正十二年(公元1735年)的《荐福寺来源》等碑文可以佐证。
   提起后来修复,还引发了明代一出动人心魄的故事。西域番僧勺思吉主持寺务,动了新修殿堂的念头,因资金匮乏,便率领僧众勤工节俭,从唐代废墟中掏挖能用的砖瓦,并把绿琉璃瓦用于大雄宝殿的屋顶。竣工后,写奏章,绘样图,呈皇上,求命名。明朝规定,只有皇宫才能用绿琉璃瓦盖顶,此举犯了皇家大忌,真宗勃然大怒,下令斩杀勺思吉和满寺僧众,并要把荐福寺夷为平地。大臣极力劝谏,经查明事由,赦免了众僧,也使荐福寺和小雁塔虚惊一场。
   雁塔晨钟为陕西关中八景之一,清康熙年间寺内挪移武功崇教禅院巨钟一尊,体大音宏,重达10余吨的金代明昌三年(公元1192年)铸铁钟,身高4.50米,直径2.5米。寺院按时按节律撞钟,钟声悠扬,清脆悦耳,10公里外都能听得清清楚楚。
   小雁塔环境幽雅,古木夹道,亭台楼阁,布局对称,行走其间,令人心旷神怡。
   1965年2月,小雁塔进行了全面整修补残,用钢板腰箍,加固塔身。塔内增装楼板和旋转楼梯。二十一世纪初,西安市政府以小雁塔为中心,占地45亩,建设西安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全园以博物馆、小雁塔和荐福寺划为三个区域。博物馆面积14770平方米,以天圆地方的传统理念和现代设计相结合。陆续西安10多万珍贵文物将在这里保护管理和展示,新锐咫尺相依,追星作秀,可以为小雁塔再添好心情。

共 179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介绍西安荐福寺小雁塔前世今生的文章,文章的作者用纪实的手法,对荐福寺小雁塔的历史和发生在荐福寺小雁塔身上的传奇故事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讲述,沧桑厚重的历史故事让人读后感慨万千。我们知道,在唐代,佛教文化非常盛行,因此,佛塔的建筑艺术就比较精湛,所以荐福寺小雁塔才会历经千年而不到。【编辑:铁血胡杨】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铁血胡杨        2017-02-01 11:04:10
  小雁塔的建筑传奇证明,这世上所有传奇都是由人们的智慧创造的,依靠神仙皇帝是无法书写传奇的。
铁血胡杨
回复1 楼        文友:笑山荡溪        2017-02-02 16:28:48
  谢谢您的支持。愿你鸡年多保重,网游快乐安康笑开颜!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