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檀香】洒墨挥毫书精神(散文 )
“您好------,我是李景玉。”肃宁县南石宝村七十岁的农民书法家李景玉,站在大门口欢迎我们。他体姿略微有点发福,脸上挂满了笑容,给人的印象是善良淳厚,坦率真诚。有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
李景玉生于农家,身世坎坷,经历离奇。写书画是李景玉的天性,他从小就喜欢写写画画。没有钱买笔墨,就拿树枝在地上写,并能无师自通地写狂草、行书与小篆,写得还蛮对章法。到念高中的时候,他写的书法已能在家乡成为人们收藏的选择,成为了许多家庭墙壁的亮点。
走进他的书画室,一下子就把我们惊呆了,我们好像进了一个书画艺术馆。那映入眼帘的满桌、满墙的书画,又飞、又舞、又卧、又行,一幅幅气韵生动,清新自然。尤其是一幅八百字的小楷,字小气足,精灵秀雅。我们曾见过当下的不少书法作品,大多没有今天的感觉。我们不禁怦然心动,追问起他笔墨下的功夫。李景玉却摇摇头:“哼,庄稼人的字,够不上档次。”“为什么呢?”我们不懂。
就这样,李景玉和我们说起他写书法遭受冷眼的事。几年前的一个秋天,村里办一个丧事,他去帮忙。就在写挽联的档儿,一个在县里当领导的人来吊唁说,他们局要搞一次书法展。乡亲们说让李景玉也写一幅吧。这位领导听后哼了一声:“庄稼人的字,够不上档次。”就因为这一句话,他来了气:“庄稼人的字怎么了?就不是字吗?”就为这个,从那天起,他更刻苦了。拜名人、访大家,每天坚持写两幅字。到了兴劲儿,抄起笔来就是一通宵,甚至忘了吃饭,忘了睡觉。一天,给突然来访的朋友拿香烟,把桌子上的毛笔递到人家手里,还边点火边说:“老弟,来抽一支……”弄得人家哭笑不得
辛苦的汗水没有白流。近年来,李景玉经过努力研习,终于成为一个有着鲜明特色,大有名气的农民书法家。现为河北省书法协会会员,北京博艺文化创作交流中心理事。书法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参展,有多家报刊,电视媒介报道,作品风格得到了众多同仁及艺术家的较高认定,并赢得了“十大书法家”的美誉。作品入选:首届名家绘北京书画美术摄影采风大赛;全国第十一届书画艺术博览会邀请展;亚太文化交流会;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东方红中国诗书大展;首届中国文化收藏博览会;河北省书法协会群众书法大赛;中央电视台“杏花村”电视书法大赛;奥运全国书画大展——在各项展出中,他获金奖三次,一二等奖6次。作品多次发表,常见于各种大型书画集,并被国家有关文化机构收藏。国际禅文化艺术联合会名誉主席,著名书法家黄葵曾与他合影留念,并给他“心有书画气长存”的祝语。
北京召开中国首届书画收藏文化博览会,他应邀参会,当场作画,成为500多名代表关注的焦点。就在这次展会上,他还结交了中国书画收藏家协会会长颜振堂,90岁高龄的国家文物研究院副主任史树青拉着他的手说:“一个乡下人来北京来夺金奖。了不起啊!”
第二届寿光书画艺术博览会,李景玉的作品与著名派书画同台竞秀。他的金字小楷颇受青睐.博览会开幕当天,全国硬笔书法协会主席庞中华,巡展来到李景玉的作品展区,面对这幅幅精美的小楷他放慢了脚步,一字一字的仔细欣赏,还不断的与李景玉进行交流。听说李景玉是一个农民写手,他高兴的出笔赠言,还直夸太棒了!
李景玉认为:写好字,首先要做好人,拿刀子的手是不会拿笔的。他还说:成功的现实终点是权.钱.名.色,而实际的终点呢?是人的道德的升华。
去年春节前,一个学生放假回四川老家,到火车站买票。一掏兜钱被人偷了,急的孩子在候车室啼哭。李景玉看见后,毫不犹豫地把刚领来的奖金送给他,那个学生感动地说:“恩人呀!我一辈子忘不了你。”
这个说李景玉是“一笔书秀”,那个说李景玉是“德艺双馨”,还有的说他是“李写王”。他一笑了之,说:“我就是我,一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庄稼人。”
采访结束时,我们向李景玉提出求字一幅,他欣然答应,并饱蘸香墨.一气呵成七个草书大字——洒墨挥毫书精神。
今天,站在我们面前的李景玉,年近七旬,但依然闪烁着一种过人的气质,这是长期的生活磨砺和艺术生涯孕育的。这两年,他除了精心写字与劳动之外,每个月都要坐火车,跑各大城市的书画市场,咨询书法知识和有关市场经济信息。他的儿女们现在都是富家足业,全家欢聚时子孙满堂,大家都劝他不要打拼了,也享享清福,都被他拒绝了。他说:“为咱庄稼人的脸,我决不撂下这笔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