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岸·希望】乡村小雨润如酥(散文)
“初一阴天不可怕,初二下雨半月下。”
如果这句谚语灵验的话,我甘愿今年的春节在雨中度过。
大年初一,走出贴着鲜红对联的老屋的门,冷得很。想起昨天二奶奶说:“以为一夜的大风今天该冷了,没想到这么暖和,天气预报是不是不准了?”
拿起手机对着东方拍照,这是新的一年的第一天的第一缕阳光,我得留下来。很多美丽的瞬间在眼前倏忽而去,不留一丝痕迹,要想回味,拍照是唯一的法宝。
一轮朝阳突破阴云,在天际,放射出橘黄的光亮,渲染出一个靓丽的晨曦。霞光映照在红色的瓦房上,陪衬着袅袅炊烟,蒸腾出一个明丽的乡村初春。
鞭炮声已经进入了低潮,人们的情感逐渐达到高潮。拜年,已经开始。似乎上天特意给了人们一个拜年的好天气,平日里空寥的乡村胡同里穿梭着一张张幸福的笑脸。
到了下午,天就阴了下来。雨滴隔三差五滴落着,像是在逗着人们。此时,人们最喜欢的应该是飘上漫天的雪花,既不耽误串门,还有些意境,甚至孩子们堆个雪人,打个雪仗。天不遂人愿,人就得顺着天意。
小雨滴在树尖上,也滴在人们的心尖上。抬头看看天,还是走出了家门。年假太少,得抓紧时间走亲戚啊。忙了一年了,没见面的七大姑八大姨,就得在这两天聚一聚,喝上一杯酒,拉拉家常;啜饮一壶茶,谈谈未来。
好在家家有车,根本就抵挡不住走亲戚的脚步。其实,在几十年前,几百年前,不是大雪封门,也从来没有挡住这样的脚步。这种脚步,是行走在血脉之中的,根深蒂固。
在丝丝冷风中,在滴滴答答的雨滴中,到两位舅家走了一通,坐了一会儿,谈了些家长里短。亲情就像这雨滴,滋润着我们的心田。小舅非要给我一箱苹果,说这是你老舅自己种的,保证甘甜绿色。
今天读了周作人的一段话,很受启发:“你不静下来听一听,春风就过去了;再不去郊野看一看,那些花儿就落了。”这不光是让我们珍惜美好的大自然,这里闪烁着哲学的光芒。就说这亲情,在繁忙的日子里,我们忽略了多少,丢失了多少,忘记了多少,恐怕你不敢计算吧?
半夜醒来,听到檐雨声声。噼啪,噼啪,不响亮,很清脆。不像是滴在地上,倒像是滴在心上。我喜欢听雨,特别是夜深人静的时候。这个时刻,没有了白昼的喧嚣,没有了工作的烦恼。你用不着侧耳,就能听得清楚。
你能辨别出雨滴落在地上的一片枯叶,枯叶发出梦的呻吟,在化作尘土之前,绝不放弃展示存在的价值。你能听得清雨滴敲打着墙角那把锈迹斑斑的锄头,锄头似乎在呐喊:春天来了,很快就可以“锄禾日当午”了。你甚至能听得见门外雨滴落在老爹亲手栽的那棵枣树上的声音,这声音是爹娘对儿女的呵护,甜甜的红枣,就像爹娘温馨的爱。
过去的一年,是干旱的一年,连城市用水都告急。县里紧急调用备用水源,如果今年在没有大雨量,生活用水都成问题,农业将面临灭顶之灾。对雨的祈盼,就像对梦想成真的祈盼,就像对爹娘安康的祈盼。
久旱的土地,就像长久没有亲情、爱情、友情滋润的心田,必然没有了生机,荒芜一片。躺在爹娘温暖的土炕上,也像小时候躺在爹娘的怀里。在土炕上生,在土炕上长,是我一生最美的享受,最大的财产。或许就是这温暖的土炕,让我对泥土,对乡村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怀,对爹娘有一种无法弥补的歉疚。
离开了爹娘的怀抱,就意味着责任与义务。有出息了,爹娘高兴;遇到困难,爹娘着急。离开了爹娘的土炕,就意味着离开了爹娘的视野,儿行千里母担忧,女嫁百里父挂念。
儿时听到的是爹娘的责骂与呵护,很不情愿,闹着情绪跑向河边水库边,发誓要离开爹娘,走得远远的。而今只能听隔壁爹娘的鼾声和呻吟,心中凄楚却无能为力。年老是一种必然,多病则是积劳成疾。看着爹娘疾病缠身,总是在心中默默流泪,真的希望医学万能,将健康永远送给爹娘。
当第一缕晨光走进农家小院的时候,我走进春雨,不打伞,任绵绵细雨淋湿我的脸颊。初二下雨是好兆头,心中祷告上苍,多送一些新年的礼物吧。
看细雨在丝瓜瓤上悬挂成了一粒粒的珍珠,在晨光中晶莹剔透,就像明亮的心灵。是的,生活就应该是明亮的,虽然有坎坷,有不如意,“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满地的鞭炮纸屑,在细雨细润下,越发红润,在阴的天里格外醒目。生活中也有雾,也有霾,这就需要你有一双发现明丽的眼睛。像我现在,看着丝瓜瓤上的雨珠,看着地上鲜红的纸屑,就觉得惬意。
走出几步,发现雨珠不仅挂在丝瓜瓤上,还挂在褐色的树枝上,绿色的草尖上,伸出手,不一会儿也就挂在了你的指尖上。不惬意吗?惬意是不是需要我们去发现呢?甚至,还需要我们自己创造。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此时,虽然没有柳色,清爽的心情是有的。细雨将尘埃涤荡一空,将过往的不如意涤荡一空,送给我们一个清清爽爽的生活。
看原野,细雨蒙蒙,温温润润;看村庄,炊烟袅袅,安安静静;看胡同,人影幢幢,平平坦坦。
想起韩愈的“天街小雨润如酥”,此时此刻,就应该是“润如酥”了吧?虽然没有“小草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是无可置疑的。
“富贵平安顺,福寿满堂春。”鲜红的春联在细雨中格外温暖,“富贵”可有可无,“平安顺”则是新年的祈愿,“福寿”则是永远的期盼,“满堂春”已经走进了温馨的农家小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