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人家
“走银伽切哦?”
“嗯咯”
“柳屋。里银伽哈走圆哒冇?”
“还冇嘞,霾日子,一天哈会走嘎切。”
哈哈,这几句地道的湘潭话,您听懂了吗?猜不着吧,我来给您翻译翻译哈:
“走人家去,是吗?”
“是的。”
“你家的人家都走完了没有?”
“还没呢,明天,一天能全部走完。”
我们湘潭人过年的主题就是拜年,所谓拜年,也就是亲朋好友间相互走一圈,称之为“走人家”。
走人家,是一种礼节,逢年过节,晚辈都要去拜访长辈,是尊重,也是传统;走人家,也是一种责任,都说礼尚往来,来而不往非礼也;走人家,更是一种任务,父母年迈走不动,儿女替代或当车夫是理所当然天经地义的事。
湘潭有句谚语:“大人子望插田,细伢子望过年”。大人盼着插田,是因为收成,希望在田野上嘛,有了收成,才有钱准备过年必备的物资、礼物和压岁钱。孩子盼过年,是因为过年的日子,孩子们不用读书写字,不干活也不会挨骂,还可以走人家,和亲戚家的小朋友们一起玩游戏、放编炮……过年,是他们最自由、最快乐的时光。
我们这传统的人情风俗是:初一崽,初二郎,初三初四拜干娘。意思是:初一在丈夫家过年,初二去岳母娘家过年,初三初四就去给干爹干娘拜年。后来,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不再遵循老规矩,除了初二是特定为女儿女婿回娘家的日子以外,其余都可以随自己的意愿走人家,亲戚朋友间相互走动拜年。
那年月,生活条件不是很好,平时根本没什么零食吃,诸如:瓜子、花生、糖果、人生米、红薯片、炒米子等,这些如今并不起眼的东西,在那时候确实只有过年才能吃到,量也不是很多,遇上孩子多的时候,总会一抢而光,遇上有生人在,不敢抢,就偷偷的拿。有时候真会恨这衣服口袋太少太小,装进口袋里,就属于自己的了,掏出来看了又看,还是舍不得吃,再装进口袋,总希望它能生崽子,越变越多。
我和妹妹小时候都期盼年的到来,也都盼着走人家。前一天就会向父母打听,“明天去谁家?”“外婆家。”得到答案后的我们会躲在一个被窝里细数着与外婆家有关的很多趣事进入梦乡。第二天,早早起床,穿上新衣服,新鞋子,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屁颠屁颠地跟着父母去走人家。步行二十多里路,一点也不觉得累,因为我们知道,疼爱我们的外婆家里,会有各种各样的美食和压岁钱等着我们。节俭的外婆可以把八月十五的药糖和月饼放到石灰坛子里收藏到过年时给我们吃,外公会种很多红薯,晒红薯干,炸红薯片给我们吃。另外,三个舅舅和姨妈的家都住外婆家附近,我们表姊妹好几个,可以聚一起热闹热闹,就算是抢东西吃,也是快乐的团聚。
那年月,没有现在这种精美好看的红包,大人都是用小张红纸折好再用浆糊或米饭粘成包封。包封里面的压岁钱,少得可怜,最开始一毛、两毛。我记忆最深刻的是:那年,二舅妈忘了换零钱,掏出一张五毛的给我,让我找给她一毛,再分两毛给妹妹。当时我就想,假如这五毛钱,都是给我的该多好啊!后来随物价上涨,压岁钱也逐渐上升了,五毛,一块,两块,再后来五块。其实,再多又如何?最终都会被父母收缴,不是有人说人生最大的骗局就是妈妈说的“把你的压岁钱放妈妈这里,别丢了”吗?
我家亲戚蛮多的,要走的人家也很多。但是,我最喜欢走的人家,不是外婆家,也不是姑姑家,而是比较遥远的叔外婆家。说遥远,首先是距离遥远,株洲,不但要走很远的路,还要坐火车。其次是亲戚扯得遥远,那是我爸爸的妈妈的娘家叔叔婶婶家,娭毑从小没了父母,几家叔叔婶婶就是她的亲人,都是株洲田心机械厂和玻璃厂的职工。娭毑在世时,爸爸会带我去,一去要几天,工人家庭条件好很多,吃的玩的都比乡下好又多,乡里妹子进城了,眼界也跟着开阔了,而且压岁钱也是家里的四五倍甚至十倍。小时候的我不仅长得可爱,而且嘴甜会说话,很招人喜欢,尤其是那些只比我大十几岁却被我追着喊“舅公公,舅娭毑”的年轻人,给我吃,逗我玩,带我逛公园、看电影,到了株洲,我仿佛成了公主,他们都喜欢我品学兼优,活泼可爱。
九岁那年,娭毑去世了,爸爸说不再去株洲了,我急得直哭。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执意要去?莫非我从小就嫌贫爱富、贪慕虚荣?爸爸妈妈甩下一句话“要去你去,自己一个人去”。原本他们是觉得我人小不敢去,才这样为难我的。谁知我天生是敢于走四方的人,一个人去就一个人去!决心已下,豁出去了,一个人走上几里路,坐火车到株洲田心站下了,凭着记忆居然没走错,亲人们在热情欢迎我的到来时,无不感叹我的勇敢和本事。每每这时候,我心里乐开了花,总要为自己这“独行侠”的能耐洋洋得意一番。这人家,我一个人骄傲地走了三四年,最终还是被妈妈终止了,她认为不是嫡亲的亲人,没必要走了。
那年代,走人家提的礼物没有好看的包装,张家送到李家,李家送到赵家……那些点心,谁去在意过生产厂家和生产日期?尤其那鸡蛋糕,提来提去都碎了霉了,却还在往外送。有的礼物,兜来兜去还有可能转回来。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也越来越不愿意走人家,或许,别人的家再好也是别人的,还不如一个人静静地待在自己家里看看电视,看看书,或者美美睡一觉,更为逍遥自在。
着时代的变更,走人家,成了一种负担,礼物越送越重,“礼轻情意重”已经成了一句空话,压岁钱也越包越厚,几百几千,甚至上万,不再只是给孩子的美好祝愿,多了些攀比,多了些虚荣。
随着麻将和手机的普及,走人家,越来越变味了,以前靠喝茶、聊天、叙旧、吃饭来增进感情,现在都是以打麻将和抢红包来联络感情,爱玩,会玩,就能合群,享受快乐。不打牌,不玩微信的本分人都成了另类的傻瓜。与其这样待在别人家里浑身不自在,还不如不去走人家,免得尴尬!
老人常说“人情一把锯,你来我去”,现在的走人家,真的只剩下没有人情味的人情了。礼物,送少了,拿不出手,送多了,是负担,还不一定是人家喜欢或用得着的,稍不留神就都给那些无良商家做了贡献;压岁钱,你给我孩子几百,我再拿几百给你的孩子,赤裸裸的红包游戏。这又有什么意义呢?
走人家,走人家,靠的是走,脚步为亲。亲人朋友间,想要联络感情,就多走动走动,不送礼,也不拿压岁钱,喝喝茶,聊聊天,吃吃饭,开开心心聚一聚,岂不更好?!
清吟遥祝您:鸡年吉祥,万事顺意,幸福安康!
清吟给五哥五嫂拜年啦,新年吉祥,幸福依然!五哥多出佳作,五嫂多赢米米,孩子们多得好成绩!
其实,就是春雨阳光老师的一篇《走人户》,给了我灵感,启发我提笔成就了这篇《走人家》。当时,只是想写出当时心里所想到的人和事,以及一些自己的思想看法。年过完了,上班了吧?记住调养好身体,再干革命哦!等你退休了,来湘潭走人家,看竹韵姐姐哈!
愿你,新的一年,事业宏发,爱情甜蜜,家庭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