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感于军事题材电视剧中的虚假
当下,许多电视剧,尤其是军事题材的电视剧,粗制滥造,导演严重的缺乏常识,更严重的是缺乏军事常识。我们知道,文学艺术作品来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历史可以演绎,故事可以杜撰,情节可以虚构,但艺术的生命,体现在细节的真实,细节一旦虚假,出现败笔,则会影响整个作品的质量。试举例如下:
子弹永远打不完
一把手枪,一个弹夹里最多只能装十发子弹,只有能打连发的驳壳枪装二十发,只能打单发的只装八发,左轮手枪装六发;二战时期的七九式步枪、三八式步枪只装五发,捷克式轻机枪,一个弹夹装二十发——这是最基本的轻武器军械常识。而在当下的军事题材的电视剧中,一支手枪,在不换弹夹的情况下,竟然可以连续射击数分钟,打出数十枪;其他制式的枪械,也同样如此。我们只能说,电视剧里使用的枪械是神枪。因为,这种枪有永远也打不完的子弹!
武器混用不分敌我
抗日战争时期,日军的武器装备基本上是日本制式的,王八盒子,三八式步枪,歪把子轻机枪等。而当下的抗战电视剧中,日军就像当时中国的杂牌部队一样,有使用驳壳枪的,有使用捷克式轻机枪的,还有使用前苏联二战后期研制的波波萨冲锋枪的,简直让人笑掉大牙!而国军则是清一色的德式装备,德式的钢盔、七九步枪、枪刺、手雷、战靴;八路军、新四军的迫击炮、轻机枪配备精良,大显神威。至于使用道具枪,就更拙劣了。
军衔乱搭配
国军的连长是上等兵军衔,师长是上尉军衔,日军的大佐是中将军衔,而佩戴大佐军衔的却被称为将军。这样劣质的的导演,也竟敢导演军事题材的电视剧!
军装可笑
八路军,新四军,是共产党的军队,蒋委员长不发给他们军饷和军服。我们要感谢我们慷慨的导演,他们让八路军、新四军的每一个战士,都穿上了一尘不染的崭新的军服;至于中国工农红军的军装,那就更赖导演赐予了,那跟现在还活着的老红军的穿着没有多少区别。
没有武打便不成戏
无论是在战场上,还是在谍战中,敌我双反一旦遭遇,便是你死我活。而导演偏要为武打而武打,为热闹而热闹,一枪一刀就可以解决问题,偏要演员们凭体力,像原始战争一样,像野兽一样,拳打脚踢,撕扯抓咬,气喘吁吁,伤痕累累。
剧中人都是金刚之身
战斗的常识是,利用地形地物,只有有效地保护自己,才能杀伤敌人。而当下的电视剧中,敌我双方都是面对面地对射,而子弹头都是面团做的,怎么也打不死人;尤其是正规军的军官们,急了眼就端一挺机枪,跳出战壕一阵猛射,在敌人的枪林弹雨中竟然毫发未损。这种违背军事常识的例子举不胜举!
主人公都是超人
敌我双方的主角,个个身怀绝技,他们都是神枪手、击技高手、全能人才、专业大师,他们可以飞檐走壁,可以飞天潜海,可以百毒不侵,可以洞察一切,可以未卜先知,可以随心所欲,比火眼金睛七十二变的孙悟空,都有过之而无不及!
我党地下工作者无所不能
无论是北伐时期、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还是解放战争时期,凡谍战剧,都是我地下党的谍报人员神通广大,所向披靡,无往而不胜。我党自一九二一年成立以来,到了一九二七年才有了自己的武装,而且历经苦难,多次陷入低谷,逐渐发展壮大起来的。绝不是与生俱来就无比强大,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而是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才由弱变强,由小到大的。作为地下党,之所以在地下活动,本身就说明了敌强我弱,斗争环境极其恶劣,为数有限的地下党,不可能包打天下,他们更多的都是极其普通的人,是血肉之躯,不是神,不是天兵天将。
至于二战时期使用北京吉普、解放卡车,用五六式冲锋枪,抽过滤嘴香烟,使用微型照相录音器材,普通人的坟前竖立水泥墓碑等等,就不再赘述了。
以上虚假,大量出现在当下的电视剧中,说明我们的许多导演不再是艺术家了,他们没有责任感,不从生活中汲取营养,知识、常识极其贫乏,只是故事的编撰者,神话的制造者,把文学艺术创作当成了工艺流程,按流水线作业,没有精品意识,糊弄人,视观众为傻瓜,已经堕落到了市场上假冒伪劣商品的制造者和销售者的地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