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南风骨】那些正上演着的习俗(散文)
一、上坟
驱赶寒气,恰如取火喂暖。一点点燃烧,一点点缭绕,一点点通明,若丹霞一片映红满天。
过新年,不仅是一种习俗,更是一种心情。安抚亲人,得先安抚好已逝多年的先祖。祈求祖宗保佑,那才能显灵。
过年,年年都在过,人人都过年。上坟,年年都上坟,年年有人在上。这似乎是一种亘古不变的习俗,没有人规定,却又在自觉或不自觉中进行。
上坟,不是迷信,而孝的延续。像山路弯弯,延绵无尽头。
一堆黄土,埋葬着先祖的身躯和灵魂,又怎可允许一笼枯草遮盖人们心底的浓浓思念?!思念先祖,割掉那笼枯草,再添一把新土在坟头上。
然后,让后人在先祖坟前摆放些檀香纸钱,还有米粑豆腐,以及酒水蜡烛和花花绿绿的长串鞭炮。
待一切都就绪,再让道师先生敲钵念经、磕头作揖、烧钱化纸、点酒祭奠,以求安抚先祖的灵魂。
完毕!鸣炮点蜡,以示先祖一切安好,方保主人家升官发财、齐福洪天。至于愿望能否实现,未来是个未知数,谁也说不清楚。
但不管结果为何,行孝,是我们每个华夏儿女应尽的责任。不能背叛历史,不能忘记祖宗。
二、安香合
上有天,下有地。天地之间,国与家方可并存。
没有国,哪来家?是否国将不国,完全取决一人之手。帝王之所以称为君,自是君子谦谦,礼贤下士。
天下之大,家之有堂。何家何堂,自然少不了老师的教导和指点。天地国君师亲位,那字排序便是这样得来的。像水,水到渠成。人人安之、敬之。
安香合,要严肃,绝不允许有任何一点马虎,亦不是任何一名道师先生都得行的。首先是要道德高深,深喑道法和规矩;其次是字体要书写规矩端正,天要顶天、地要着地,只有顶天立地,一身浩然正气,方才国旺家兴。反之,就是鬼画堂屋,乱作一气,那是要不得的。
安香合,红纸黑字,严然肃穆。酒肉饭菜,自然一样不可缺少。只有这些还不行,还得有檀香、钱纸、蜡烛和漂亮美丽的红鸡公。安香合,得用红鸡公的鸡冠血挂红,贴上鸡毛才行,才算吉祥如意。从一点红,演化成满堂红。
安香合的方法,表面类似上坟。不同的是:称呼不同,要求不同。安香合,又叫谢土。要求,远远比上坟的要求高得多。
有时候,有的人心不安宁,人们就爱开玩笑说:某人家的香合没安好,才会这样。没有把自家老祖宗安顿好,没得到老祖宗的保祐和庇护,人心才不得安宁。
虽然这只是个玩笑,却折射出了一个世人皆知的道理:不能忘记祖宗,不得背叛历史。行孝,人们不得忘记。
安香合的习俗,永生不息。在人世间代代相传,传承千古,万代千秋。
三、上坟山
上坟山,就是在大年初一至正月十五期间,到先祖坟前去看望先祖、烧钱化纸。在先祖坟前许下新年新愿,以求先祖保祐自己,实现自己的心里愿望。农村也叫给老祖宗拜年。
上坟山,一般的日期是正月十四的晚上,也就是元宵节前夕。通常是正月十四晚上走自家内亲的先祖坟墓,待到正月十五再走自家外亲的先祖坟墓。
当然!由于现在许多年轻人外出工作繁忙,上班时间急、走得匆忙。所以许多年轻人等不到正月十四、十五,就提前上坟山,给先祖们拜年,以求心安,好外出工作做事情。
上坟山,没有上坟谢土那么讲究。但是,烧钱化纸少不了,拱手作揖少不了,许愿少不了,蜡烛鞭炮少不了。
上坟山,可算是一石二鸟。一是祭奠先祖、给先祖拜年,二是光宗耀祖。要是哪家上坟山放的鞭炮越多,轰天雷越响亮,就表示哪家后人越有出息,官位越高或越发财!
上坟山尽管不是一种攀比,人们却总有一种较劲儿的心情。或许这是日子过得好了的缘故,亦或许是人们的自我竞争意识增强了,不存在有意识的攀比。
现在每年缝年过节,上坟山更是一种热热闹闹的事情,成了一种新鲜的习俗,正愈演愈烈。人人都在积极参与。
四、挂青
梦回唐朝,穿越远古,不知是在哪条乡村小路上,偶见唐代小杜诗人杜牧在吟诵唐诗: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春节一过,沓至而来的,便是清明节。清明节,是追思忆祖日。挂青,也叫挂亲,表示对已故的亲人思念和祭奠。
有雨也好,无雨也罢。只要清明节到来,挂青的事儿就必不可少。只是大多数的年轻人在外面打拼闯荡,只好由留在家中的老年人代劳罢了。
一枝青竹竿,一束洁白纸,一圈小红纸挽在白长纸上,代表人们用红心虔诚思念着已故的亲人。几朵菊黄色的小菊花,则是代表全家老小对已故亲人的鞠躬敬重或尊敬。
五、那些正上演着的习俗
是上坟也好,还是谢土也罢;是上坟山也好,或是挂青也罢。那些正上演着的习俗,在农村激情演绎。
如诗,声声轻软昵语,温馨而又亲切;如画,画面格调清晰,触手可摸,抚人心弦。
若歌,山花阵阵,飘在人们的头顶;似舞,美轮美奂,格外令人痴醉着迷。
那些正上演着的习俗,要有多经典就有多经典。像陈年老酒,藏得愈久就愈香醇。人们喜爱那些习俗,自然像酒鬼喜欢酒鬼酒。
保护它们,有如美丽的女子洁身自好,保护好自己的处女之身。保护它们,就是保护自己的名声和节操。
那些正上演着的习俗哟!你们是人们心中的山之巅、树之魂。爱你们,是他们的手中王牌或底线,除了保护与珍藏,别无选择。当然!保护和珍藏更是一种自由而又乐意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