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短文】文学创作的“这一个”
小说篇幅都不长,就属于“掌篇小说”抑或“小小说”之类吧。
但是,短篇或者掌篇,一般都离不开它的写作法式,就是“一个故事、两个人物、三个情节”。要达到用情节和细节烘托出人物,没有其他的法子,必须在生活中善于观察。无论是观察,还是自身的体验,无论是分析,还是从“研究”生活中提炼,作者都必须是实践者,或者是深入生活后的“体验”者,写作时又绝不能是旁观者。
写熟悉的人,写熟悉的事,按照亲眼看到的人和事,通过提炼,绝不是照书本、照什么人的“指示”去写。如果写得不好、不像,那就是缺少生活,不熟悉人物。只有“认识”的人多了,时聚日累,脑子里的庞大的人群中蹦出来了“这一个”,就创造出了一个完美的人物。故事是靠情节织就的,情节又是靠细节完成的。没有细节,或者平淡无“奇”,如果放在什么故事里都可以,没有写出“这一个”,就是失败。“这一个”,只能在一个作品里的人物上显现。就像建筑物,如果都像前苏联一部喜剧电影里的那样千篇一律,机场一样,街道一样,建筑物一样,连房间摆设、格局甚至钥匙都一样,不发生进错屋、上错床的事才怪呐。因为,那些建筑物没有“这一个”的特点。
【编者按】写文章,尤其是写小说,就是要写出“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的“这一个”,而不是千人一面,千篇一律,这才具有艺术欣赏价值。故事是靠情节织就的,情节又是靠细节完成的。没有细节,或者平淡无“奇”,如果放在什么故事里都可以,没有写出“这一个”,就是失败的创作。微型文学讲座,荐与读者共赏。【编辑:湖北武戈】【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7020527】
2 楼 文友:欣雨文萃 2017-02-05 11:41:12
搜了一下,网上还真有,叫做《命运的捉弄》剧情:卢卡申(安德列·米亚科夫 Andrey Myagkov 饰)是一名成功的外科医生,一次不合时宜的醉酒让本来要飞往莫斯科的他乘错了飞机,来到了列宁格勒。巧的是,在这里竟然存在着一条和卢卡申本来要去的地址完全相同的地点,在迷迷糊糊之中,卢卡申倒在了床上呼呼大睡。
面对躺在自己床上的“白雪公主”,房子的主人嘉娜(芭芭拉·布雷尔斯卡 Barbara Brylska 饰)深感震惊,朦朦胧胧醒来的卢卡申也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好在两人之间的误会很快就消解了,但他们双方的伴侣却都因为这场误会而离开了他们。面临着同样悲惨的境遇,在两个孤独的人之间,爱情的火花被慢慢点燃。[1]
这个喜剧讲的是两对恋人的故事,新年之夜安德烈喝多了酒,乘错了飞机,从莫斯科来到了圣彼得堡,他居然在这里找到了远在莫斯科的家,同样名字的街道,完全一样的房间和家具,房门钥匙也通用,当他洗完澡上床后,女主人回来了,在发生一连串的误会后,两人相互了解。[2]
因眼睛问题已删除数百全部好友有事可飞笺
面对躺在自己床上的“白雪公主”,房子的主人嘉娜(芭芭拉·布雷尔斯卡 Barbara Brylska 饰)深感震惊,朦朦胧胧醒来的卢卡申也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好在两人之间的误会很快就消解了,但他们双方的伴侣却都因为这场误会而离开了他们。面临着同样悲惨的境遇,在两个孤独的人之间,爱情的火花被慢慢点燃。[1]
这个喜剧讲的是两对恋人的故事,新年之夜安德烈喝多了酒,乘错了飞机,从莫斯科来到了圣彼得堡,他居然在这里找到了远在莫斯科的家,同样名字的街道,完全一样的房间和家具,房门钥匙也通用,当他洗完澡上床后,女主人回来了,在发生一连串的误会后,两人相互了解。[2]
回复7 楼 文友:欣雨文萃 2017-06-27 06:50:15
“这一个”就是共性中的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