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学生的“农村垃圾梦”
众所周知,破窗理论认为,一个人打坏了一扇玻璃窗户,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
同理,在农村,一个地方被人图方便倒了一堆垃圾,然后附近的人看到这里有人倒了垃圾,也都会跟着去那里倒垃圾。慢慢地,那里就开始垃圾成山了。
青山村山多,沟也多。二十年前的青山村,小孩子会上山打草,也会在水沟里玩水。如今的青山村,山上种着果树盖着别墅,沟里却只剩下斑驳的干涸。
阿晨是从青山村走出去的大学生,大四那年他抽时间回了趟老家过春节。一天,他自告奋勇去帮妈妈外出买菜,骑上家里的自行车就出门了。菜市场在村子另一边的省道上,得绕过一条乡村小道才能拐过去。绕村小路还没骑到一半,阿晨就看到前方一大股浓烟横出,四处扫视一看,原来是有人在烧垃圾。
那味道,真是又臭又苦又呛人,阿晨捂着鼻子眯着眼冲了过去,过了好久才敢深吸一口气。乡间的空气虽然好,但也经不住这样烧啊。回目四望,小时候玩水的深沟里,现在大多都成了垃圾的倾倒之地。
买菜回家,阿晨跟妈妈说了路上烟大好呛人,又有人烧垃圾了。
阿晨妈见怪不怪地说:“现在日子好些了,包装多、成品多,垃圾当然也多了。农村不像城市还有清洁工,这边有了垃圾只能堆着,没有人管的,全靠自觉。没有指定的地方,倒哪儿就是哪儿了。即使有指定的地方,没人清理,也慢慢就没人去了,还是倒哪儿算哪儿。”
阿晨沉默,春节返校后和同学一起做了农村垃圾的相关调查,发现问题确实严峻,占地、影响环境不说,有的甚至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污染。
鉴于此,阿晨积极游说导师、校友等等,成立了首个大学生农村垃圾课题研究组,并在网上开了个专门网站,把全国各地农村的垃圾情况进行了实时直播,给再生资源经济链和环保部门提供有力的现实参考。网站开通一个月后,点击量就超过千万,引起广泛关注。
只是好景不长,由于工程浩大、资金问题、与各地部门沟通问题、管理层内部分歧和阿晨的健康问题,网站最后不了了之。是的,为了这个网站,年轻的阿晨形销骨立、用眼过度,视网膜脱落,几近失明,最后连家人都阻止阿晨继续拼命继续。
用阿晨的一位导师的话说:“梦想很美好,现实很残酷。这个项目,仅靠一个人、一个小团队是无法实现的,这样的坚持太难。没有人愿意看到满目疮痍,所以就不看,并假装看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