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荷塘】武陵源游记(散文)
2016年2月10日傍晚,我们离开了芙蓉镇,继续这次湖南行的下一站——张家界,及至我们抵达张家界武陵源区一家旅馆住下,夜色已经很浓了,吃完晚餐,我早早地洗漱休息。
第二天一早,大家用完早点就乘车前往武陵源景区,在一家停车场下车后,导游带领我们徒步行走了足有20分钟才到达了武陵源景区大门口,原来景区的大门就藏在这座九层高塔的一楼内。
在路上还没觉得游客有很多,但一进入一楼大厅只见里面人头攒动、熙熙攘攘,像赶大集一般。一想,现在正是春节黄金周,全国各地景区都是人满为患,张家界是五A景区,游客少了才是怪事呢。我们乘景区环保车跑了大约15分钟的盘山路,到达;了百龙电梯的脚下,仰望那高耸入云紧贴悬崖的百龙电梯,我竟然有点胆怯了。游客们排着长蛇一般的队伍沿着石阶慢慢地往山上电梯口蠕动,电梯入口处旁边石崖上刻有非常醒目的五个赤红大字:世界第一梯。据说该电梯在2002年刚建成时,戴着“高度、速度、载重”三个世界第一的桂冠呢,可见这个世界第一梯并非虚言。电梯仅用1分多钟便将我们送上了海拔千米以上的峰顶——袁家界,仿佛一步登天似的。
到达山顶,俯瞰群峰,一幅锦绣江山的壮丽图景呈现在了眼前,不禁令人心旷神怡、眼界大开。沿着山顶的道路往前游览,我们来到了3D电影《阿凡达》哈利路亚悬浮山的原型——乾坤柱所在地,只见一座近似圆形的石峰就像一根巨大的石柱拔地而起,顶天立地,令人叹为观止!因为观赏栈道就修在悬崖边上,我们与乾坤柱也就有20多米远的距离,因此看得比较真切。张家界所有的石峰都是褐红色的石英砂岩,乾坤柱自然也不例外。石柱层次分明,就像叠垒起来的一般,颇为玄妙,峰柱上不是光秃秃的,而是浑身上下生了许多的灌木,尤以峰顶最为密集,中间以下以裸露的岩石为主。乾坤柱周围还有一大片的石峰,以柱状为主,也有其它形状的。它们有的粗大如鞭,有的瘦小如笔,有的如塔似锥,有的似城如屏,有的挺拔如杉,有的像醉酒的罗汉。这些形形色色、姿态万千的石峰,组成了一幅天然的山水长卷,其中有四座石峰毗连在一起,就像蓝版百元人民币上的四大伟人头像,令人惊叹不已!
如果说观光栈道是一棵树的主干,那么通往山崖上每一处观景台的岔路则是枝丫,袁家界观光栈道两边这样的“枝丫”实在不少,给人曲径通幽处的奇妙感觉。
山上的野猴子随处可见,它们或蹲在路边,或是路畔的树上,都是那么活泼顽皮可爱。猴子们或许天生就是吃货,在哪儿遇见它们,它们都是一个个嘴里闲不着,慌慌忙忙地吃着游客们施舍的美味,像饿极了一般。有胆儿大敢于与游客亲密接触的猴子,被一群人围拢着,颇有明星的范儿。
走着走着,前面的栈道骤然拥挤不堪,原来是“天下第一桥”景点到了,我随着人流挪到观赏桥的最佳位置,从路边介绍牌得知,该桥高近400米,跨度50米,天然生成。
中午,我们在山上用了餐,然后乘景区环保车来到了天子山景区,继续游览,因初来乍到,又坐车在山上转得晕头转向,一时竟不辨东西南北了。天子山之名源于土家族起义首领向大坤,明朝初年,他曾引兵数万,自称“向家天子”,与朝廷抗衡。朝廷派重兵围剿,起义军终因寡不敌众,激战数日后,失败被围。向大坤不甘被俘,退至袁家界神堂湾连人带马跳下悬崖。为纪念向大坤,当地民众把这座山称为天子山。向大坤自尽的神堂湾绝壁千仞,深不可测,自古迄今,人迹罕至。据说每至刮大风下大雨,这里便显现人喊马嘶的声音,十分神秘悚人。山上还修建了一座颇具特色的贺龙元帅铜像。贺龙元帅铜像乍一看就跟山下的峰林无二。他面朝家乡方向,手握烟斗,表情凝重,身边还有他深爱的战马伴随。有人说,只从元帅带领着家乡的子弟兵走出湘西,最后多数人都没有再回来。元帅觉得无颜见江东父老,因此28年没有回故乡看看。其实家乡的人民都理解他,因此为他塑像,请他回家。走到铜像下面的悬崖边观景台上,这里也挤满了人,我挤到悬崖边上,放眼远望,一幅诡异的峰林奇景展现在眼前。只见奇石危峰,如柱、如塔、如笋,又如列队等待号令出征的天兵神将一般的威严。难道这是那些忠于向王的天兵身影,还是紧跟元帅的神将化身?
从天子山景区出来我们准备下山,由于台阶有些陡峭湿滑,所以就选择了坐缆车。我们坐的缆车从一座座石峰顶上一滑而过,石峰顶上及其周围生长的树木看得比较清楚,那些树木有的是松树,也有不知名的,它们就生长在石头上,与黄山松有点类似,真是不可思议。
次日上午,我们去了武陵源十里画廊景区,这次不再乘缆车上山,而是从峡谷中徒步欣赏两面的石峰。俯瞰峰林与仰望峰林,由于角度完全不同,因而视觉效果大相径庭。可惜由于遇上阴天,还飘着雨星,多数石峰被大雾笼罩着,显得朦朦胧胧的,仅能看个大概轮廓,令人遗憾。
下午,我们到了金鞭溪,金鞭溪位于一条峡谷内,入口处崖壁上刻有:“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几个大红字,庆幸的是此时的云雾比较淡了,因此峡谷两侧挺拔的怪峰奇石一览无余。谷底有一大片巨大的杉树和名贵楠木林,它们粗大颀长、笔直挺拔。虽然它们此时尚未长出新叶,但观赏起来也别有情趣。我走到一座巨峰下面抬头仰望,只见一座石峰大致下粗上细,棱角分明,威风凛凛,一柱冲天,这就是著名的金鞭岩了。金鞭岩在夕阳下通体金色闪闪阳刚威严,因像一古代兵器而得名。传说此石峰为秦始皇修筑长城时遗弃的赶山鞭子,金鞭岩旁边还有另一石峰,像一只振翅欲飞的神鹰,在精心守护着金鞭岩,此景因此被名曰“神鹰护鞭”。在金鞭岩对面的山崖上也有一座石峰直插云霄,像喝醉的大汉,因此取名“醉罗汉”。“醉罗汉”身子向峡谷内稍稍倾斜,看似摇摇欲坠,但亿万年过去了,它依旧岿然不动。“醉罗汉”身下有三块巨石比较惹眼,据当地百姓说,这三块大石头是在1976年从“醉罗汉”身上掉下来的。蹊跷的是,这一年的9月毛主席逝世了。毛主席是湖南人,难道伟人离去,石峰也在悲哀?这些自然界的奇异现象,非常令人不解,难道是巧合吗?峡谷的森林中流淌着一条小溪,这就是著名的金鞭溪。此时的金鞭溪水流较小,但淙淙有声清澈无比。据说夏天的金鞭溪就是一个天然的大氧吧,是避暑的天堂,这一点我深信不疑。
因为时间关系,也有点劳累了,长达七公里的金鞭溪我们仅观赏了一小部分,就不得不返回了。在返程的路上,那一个个奇丽梦幻、醉眼醉心的景观,在我的脑海里一遍遍回放着、回放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