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荷塘】隔壁邻居(小小说)
老杨和老曾是一对隔壁邻居,彼此关系默契。老杨现在社区做保安,老曾是街道办事处的主任,两人工作岗位不同,职务级别悬殊,但在家里,毎逢休息总凑到一块下棋看报。
有一次老曾的老婆和老杨的老婆一起去县城看戏,回家后,老婆告诉给老杨一个令人吃惊的坏消息:“老曾有外遇了!”
那天晚上,看完戏后老曾的老婆与潘晓萍同回家的,可不巧的是,老曾的岳父生了急病,他老婆自然而然不能回来了。潘晓萍独自一个人回来,在县城一个拐弯弄堂里,潘晓萍见到一辆黑色轿车,里面走下身体肥硕的老曾,与一位摩登小姐光顾“双喜旅社”。老曾骗老婆去外地开会,原来是想支开老婆,偷偷地与那女人幽会,看来老曾家已经面临着破裂的边缘!作为一个女人,潘晓萍最看不惯这种男人乱搞男女关系,于是她远远地盯了梢。老曾并没觉察到潘晓萍尾随其后,他和那女人办了住宿手续,两人俨然像是夫妻,手挽手有说有笑双双跨进了房间。潘晓萍赶紧查看了他们的住宿手续“关系”一栏,不觉啊了一声,“夫妻”二字映入她的眼帘,他震惊了。这老曾在街道办事处工作,搞一张假结婚证是垂手可得的亊。
当潘晓萍把这事儿告诉给丈夫老杨时,老杨也拿不定主意。老杨一向性格倔强,便责备女人多管闲亊,如果把这亊儿告诉老曾的老婆,那后果不堪设想。
他们夫妻商量了一下,认为一方面是要对老曾的老婆隐瞒事实,另一方面是要做到邻居应做的责任,劝说老曾回心转意。老杨自告奋勇,要做老曾的思想工作,得到潘晓萍的支持。
这次是老杨请老曾的客,在吃得香饭店里共进早餐,自然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老杨点了一道佳肴——鱼龙戏珠,是下酒的,当地一道名菜。弄得老曾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还以为老杨发了横财。
老杨先发制人说:“老曾,3月15日那天晚上,我们本来约好一起下棋的,怎么你违约了?”老曾笑了起来,他神秘地告诉老杨:“我的妹妹和妹夫和好了,是我做的思想工作,他们在双喜旅社开了房间见面呢。”这番话,说得老杨楞神了,哑口无言。
在通往街道办亊处的路上,老曾见到了匆匆去上班的老杨,忙不迭地打招呼:“老杨,你早!”平时,老曾因比老杨年长四个月,管老杨的称谓是直呼其名,今天听到老曾这般称呼,异常激动。
老曾毕见时间还早,特意邀请老杨到吃得香饭店吃早点,老曾叫来两蒸小笼包子、两瓶啤酒。一杯酒下肚,老曾酒下吐真言,诉说做干部的烦恼,说到激动时,他站起身来,把手一摊说:“老杨,你是知道的,我做官两袖淸风,不做亏心亊,半夜不怕鬼敲门。”
窗外细雨蒙蒙,老曾见老杨不说话,也沉默了。良久,老杨把烟递给老曾,两人吸起了烟。老曾叹了一囗气说:“前几天,我到市府去开会,信访办的同志叫住了我,说有人写了匿名信,检举我生活作风有问题,行贿受赂,把我搞得糊涂了。”
老曾终于把话说到正题上了,老杨不觉暗吃一惊,说:“我们是老邻居,我最明白你的为人。臂如一件小亊,反映出你的高风亮节。”老杨所说的一件小亊,是去年春天老曾去四明山买毛笋自掏腰包分给大家的事。
老杨是知情人之一。他老婆潘晓萍的娘家就在四明山区,老曾约老杨一同去的。山民们热情好客,送别时悄悄地把毛笋放在了汽车兜里,老杨晓得这件亊,也不给老曾说明。无奈,老曾在县城超市买了一大批南北干果,托老杨把东西分赠给山民们,算是了却了他的一桩心事。所以,今天旧亊重提,老杨记忆犹新。至于老曾刚才说有人写匿名信到市政府,老杨没表白自己的意见。
对邻居之间不和,老曾局首先承认自己的老婆性格暴躁,说了一些不应该说的话,造成了两家关系恶化的后果。老曾当面向老杨赔礼道歉,希望能得到老杨和潘晓萍的原谅。老杨态度也比较诚恳,向老曾表示自己和老婆要改过自新。经过交流思想,两人增加了相互了解,两家之间又和睦相处了。
三天后,不见老曾踪影了。街道办亊处主任已换了人,隔壁邻居家的门也紧锁着,有人问老杨:“曾主任是不是双规了,是不是刑拘了?”老杨的回答是:“我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过几天就知分晓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