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新嫁娘

精品 新嫁娘


作者:我的珠穆朗玛 童生,806.41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522发表时间:2017-02-07 10:27:24

新嫁娘
   天色向晚,日影渐移渐淡,男家的舅公起身向老亲翁催嫁。这时,内屋里正乱作一团,鞋啊袜啊衣料啊婴儿的肚兜啊,样样件件,齐整整地放进衣箱;还有预备在男家“开箱”时,让小孩们“抢喜”的橘、柚、花生、荔枝等等,也一齐锁进了衣箱。粗糙的大手上沾一指面糊,抹在箱盖上;两条大红的封条交叉按上去,上书:“武夷鹅南陈氏衣箱长条谨封”“公元一九八九年十月初八日吉旦”。舅公再一次探头进来催发,就有一伙人簇拥着媚英打偏门进房,她刚洗过澡,脸儿红润润的。屋中地下一只小团箕,箕中一只小板凳;新娘进来,先坐床上,有人端来热水,让她洗脚。洗过脚,抱她坐到团箕中去;从这一刻直到嫁出门,新人再不能沾一点娘家的地皮了,怕的是要带走了娘家的财气。她在那狭小的团箕中换下旧裳,穿上新衣;一老妇人过来用细麻丝为新人“开面”,即双手捻动麻丝,绞去她脸上的纤纤汗毛。新娘的母亲进来“哭发”,叮咛女儿过门后要孝敬公婆、顺从丈夫;不免又追念到当年养育的劬劳,这十几年来家道的艰难,以及此后母女相隔,再不能如从前般亲密;长篇大论,简直滔滔不绝。新娘子本来还挺高兴的,经她母亲这一哭,便也触动了衷肠,于是合而大哭。姐妹姑嫂们一一叙别,又是一番相抱痛哭;种种女人的情怀,像扯不断的蚕丝,盘盘绕绕,越叙越缠。衣箱、被褥被人搬出去了,在大厅里扎彩抬,一应陪嫁的家具用物,皆被捆扎结实,陈设妥帖;大锣鼓越敲越急,唢呐声震耳欲聋,串当师傅也在“催发”哩。
   新娘子换衣罢,将轿夫带来的凤冠戴上头,将五彩纹肩披上肩,将红罗百褶裙系上腰。老妇们忙着给她挂上红绸巾,前后各系一面铜镜,一大一小;大的上面有字,曰“早生贵子”。新人的父兄们也入房来送嫁;六眷亲友鱼贯进来,各送一份小礼给新人,新人一面接礼金,一面啼哭不止。一妇人将红绸望巾覆上新人的头面,于是,她眼前的一切全都飘渺而鲜红起来。八宝莲子饭送来,是糯米煮莲子、芝麻、红枣、花生、蜜糖等,上压两只煮鸡蛋。可惜新人这时候什么也吃不下去,只象征性地扒了两口,就搁过一旁。穿上绣花方口鞋,一对大红喜烛由房里引出来,鼓乐串当紧随其后;新人的长兄抱起新人,出房,过天井,到祖宗堂,让新人“辞祖”,然后仍抱着她送入待发的轿中。两个媒人,主媒和佐媒,寸步不离花轿左右,像没有醒抱的老母鸡,有人来捣乱,她们立即就奓起颈毛来发怒。男家舅公忙着与女家亲翁道别,花轿起肩,长脚灯笼仪仗前引;司仪高叫:
   “发轿——”
   大火炮轰然响起,惊天动地,一时间,竟把喧闹的人声和串当声压了下去。花轿一颠一晃地抬出村子,我发现提在新郎舅公手上的锡壶,那串枣果“项链”不见了;揭开壶盖,里面多了几只红鸡蛋。那串好看又实惠的“项链”,想是早让顽皮的孩子们偷去吃了;问他这是何意,他飘飘荡荡,好像下凡似的,却是微笑不语。
   花轿行到险窄处,轿夫们喊起号子来,前呼后应,有问有答。过竹筏时,前面喊:“前方碧水横溪——”后面应:“踏竹为渡。”穿山崖时前面又喊:“上有青丝挂顶——”后面应:“低头而过。”看上去都是粗人,吐辞却相当文雅,敢情都是师傅教的。天下360行,行行都要拜师傅;山里人自嘲说,只有种地不要拜师傅。一个好师傅,强比父母双亲。他管你吃,管你睡,管你勤快,管你长进出息;这其中,还教你一身本领,教你人情世故。俗语说,“家有千金,不如薄技在身”,抬轿算不上“艺”,起码也是个“技”;因此也就有了身教口传,师徒授受。抬过几座小桥,轿夫们歇下,围着向新人讨喜钱;新人却只端坐不动,充耳不闻,自顾低着头在轿子里玩手绢儿。这时候得用上舅公了。舅公挤上前来,打躬作揖,好说歹说,轿夫才又继续往前抬。按山里的规矩,抬轿每过一桥,都要歇轿讨一回喜钱;但这条路上小桥太多,如果每桥一歇,势必旷日持久,而且不得人心;因此,轿夫们只捡大点儿的桥才停歇,小桥皆忽略不计。半途上终于要给喜钱了,这是逃不过去的;掏钱的自然又是舅公。他先掏出四块,轿夫们齐声不答应,要求再加四块;于是添上两块,凑成六块,轿夫仍然抗议。舅公说:“四季发财,四季发财……六块正好,六六大顺,百事顺遂,图个吉利吧!”轿夫们争不到更多,只好收了六块钱,一面戏谑道:“留钱新郎新娘造圈桥啰!”我问“造圈桥”什么意思,众人大笑,少女们羞红了脸飞跑,男人们快活之极,使我大惑不解。
   一路上穿村过店,每村必有大群大群的人来围观,老人,孩子,男人和女人。有要喜糖、喜烟的,有的什么也不要,只想看看新人漂亮不漂亮;把个舅公忙得上颠下窜,一身臭汗。但他高兴,午醉尚未全消,并且也高兴有这忙乎,有这荣誉。终于抬到男家,比那大长火炮更长更响的一串火炮,已在门前的竹梢头上迎接了;整个坪上暮霭合着硝烟,稠得黏糊,拨都拨不开。花轿抬进厅堂,过门槛时,新人从轿内抖落大量的花生、糖果、葵花籽,一大串光头孩子扑下去,争着抢着,尖叫着,闹闹嚷嚷。轿夫抬着轿,从厅中退出,一百八十度转弯,使轿门向外;倒退进入厅堂,又退出,再一百八十度转弯,轿门又调过来朝向屋里。他们没有立即卸轿,却在门槛前站定。此时新郎的叔伯过来,手执一把雪亮菜刀,和一只毛色金黄的红冠大公鸡;先将鸡冠割出些血来,涂在轿杠上,又拔下几片鸡毛扔在地下;刀拍轿杠,叭叭爆响,他开始“退煞”了:
   “伏羲!
   “天地开张,物别阴阳;左手金鸡一个,右手宝刀一张。
   “伏羲!
   “此鸡不是凡间鸡,是黄母仙娘抱小鸡,头又高来尾又低,身穿五色凤凰衣,往日将你来抱小鸡,今日弟子拿来退煞机。
   “伏羲!
   “一退东方甲乙木,木神木煞转东方;二退南方丙丁火,火神火煞转南方;三退西方庚辛金,金神金煞转西方;四退北方壬癸水,水神水煞转北方;五退中央戊巳土,土神土煞转中央。
   “伏羲!
   “退倒轿前煞,退倒轿后煞,退倒屋前屋后煞,退倒房前房后煞,退倒厨前厨后煞,一百二十四位凶神恶煞速速上天堂!
   “四方五位都退清,再把福气表你听:金鸡飞在东,代代儿孙在朝中;金鸡飞在南,儿孙代代状元郎;金鸡飞在西,代代儿孙穿朝衣;金鸡飞在北,贤东家赚得千担租子、万担粮米,赚得百搭百。金鸡飞在中央戊巳土,戊巳土上载彭祖,彭祖寿高八百八,果老二万几千秋;夫妇齐眉同到老,先做妈妈后做婆。先做妈妈福气好,后做婆婆子孙多。
   “伏羲!
   “大门两边开,新人抬进来。老郎先师弟子发财以后,荣华富贵与天长——
   笙萧鼓乐闹央央!”
   鼓乐随即一齐奏响。司仪高声叫:“入堂!”花轿抬入厅堂,放下地。轿门打开,舅公伸手抱新人出来,却被新人拒绝。因为按规矩,舅公须得先给新人一份喜钱作为小礼,新人这才可下轿。舅公蒙不过,无奈只得跑到后房去拿钱,这之后,才终于把新人抱了下来。他抱着这个外甥媳妇,径直到新房中,便要往床上放;新人立即挣脱了,罩着红绸望巾,立在床边,任凭一屋子的人闹哄哄,嘻哈哈,挤来挤去,她自“岿然不动”。杯口粗的两支大红蜡烛燃着,照得新房一片彻亮;伴凤的妇人们陪坐在一旁,和别人闲嗑牙,说说笑笑,轻松自如,不知她们是否会想起自己的当初?一伙人拥着新郎进来,唆使着小儿们的种种恶作剧。新郎伸手,猛地揭去新人的望巾;新人大惊,避之不及,玉脸粉红,满屋里狂声喝彩,前俯后仰,苍山为之绝倒。
   大厅里串当队正吹打《算命调》,串当头领满怀热情地向我解说,解说中又夹带了大量的唱词。大意是说一位妙龄女郎,独坐闺中绣花样,忽听算命先生“叮叮当当”敲锣而来,于是:
   “手拿板凳你请坐,年庚八字(我的先生),报把你来听。”
   先生就问她算什么呢?女子唱:“不问财来不问喜,只问婚姻几时通。”——她等不及了。先生给她一算,回说“还有两三年”;少女大怒,质问:“对面有个同年女,同年同月又同时,今年抱娃娃”——为啥我还要两三年?先生说,你没那么快啊,你还有两三年。
   女唱:“五个铜钱你拿去,不会算命(我的先生),白瞎个狗眼睛!”
   这小雌老虎因为算命先生耽误了她的时间,竟把他臭骂了一通,然后轰出门外。串当师傅绘声绘色地这么一说,满桌上哈哈大笑。
   晚七点整,司仪高叫一声,待新酒宴开席。捧托递送身手非凡,穿梭往来,高声唱菜;先是冷盘,继之以热炒,每上一菜,都有鼓乐迎接。上席是女方来宾,新人的胞兄弟、新人的伴娘等娇客;新人侍立一旁,表示敬客。她现在不能吃一点点东西,规矩是“一天不吃两家饭”;中午在娘家吃饭,晚上仅排箸示陪,以见不忘母恩。第二席是男家的舅公、主佐媒人,及年高有德者共坐;第三席是串当师傅,三席以下,皆为宾朋亲友。天已全黑,屋内是大红喜烛,屋外高悬两盏炽白的汽灯,四面辉映,照得屋内外如同白昼。
   大肉上来,宾朋们尽施以红包小礼。不一会,中午行乞的那一对宝贝又钻了进来;手打莲花板,开口的却是“各位师傅……”刚刚还是喜笑颜开的串当领袖,骤然间变了脸色,大喝:“滚出去……”女叫花身强力壮,大约午醉还没清醒,一点不怯地与串当头领顶了起来。串当头气得手直哆嗦,骂她:“懂规矩么……把你师傅叫来!”众人劝解,“喊她师傅来!”串当头坚持不让,又敲动大鼓,激起鼓乐,压过“莲花落”。那女人扬言:“阿三十几年没碰过钉子……”颇振振有词。众人起身劝出两个叫花,她便跑到门外撂倒在地的一段树上坐下来,手上还玩着那副莲花板。
   我没料到串当师傅会发这么大一个火,而且根本不明缘由。他气得不行,好一会没再喝酒吃菜,敲起堂鼓也不像刚才那么有一股欢劲儿。后经多方打探,总算揭开了此事的谜底。原来江湖上吃饭,三教九流,行规是极严格的。比如打串当吃饭,本与乞讨者为一流;但乞者行乞前,须向锣鼓师傅告禀一声,以示礼敬。而这个女人中午在女家打莲花落时,并未到串当头领前拱手言拜;晚上更放肆到竟连她本行当的开场口面语也省了。这种不讲规矩、只重财食的女人,不啻是江湖上的仇人;所以串当师傅忍无可忍,中午晚上一齐发作了,总算稍泄了心头之恼。
   但他本是个热闹人,冷不下一刻钟,就又言笑如常了。女叫花过来潦草地赔几句不是,说的未必诚恳,他也照单全收,既往不咎了。于是,锣钹鼓板响起来,不再充满了怨气,席上的气氛也转为轻松而活跃了。
   新人在席间只略陪一陪,就回房去了。晚饭后,有两个老妇撞进新房来,说“阿到新房里讨小钱来!”往板凳上一坐,拉起二胡,唱起小曲。这二人均在60岁以上,一位清瘦些,黑发倒多;另一位枯草样的花白头发,瞎眼,却分明是外地口音。看样子,她二人也算是相辅相成了,胖的靠瘦的引路;瘦的呢,自己不会唱,又不会乐器,正好借胖的来谋生。她们刚一进房,便去扑捉新人,新娘闪身错开了,老女人误捉了一个伴娘强按在床上,要“新人”听她们的小曲;唱些山民们耳熟能详的小调,如《十二月花》《十房姑娘》《十月怀胎》《买花线》之类。新娘走来,给小礼若干,这才把她们支开。
   刚坐下喘口气,“接新娘”的又涌进房来。一中年妇人端一红木托盘的白米,上置九只红鸡蛋;由她领头,后面跟着红烛和串当,他们来接新人去厅堂里“听戏”。此时正席已散,厅里另设一席,荟萃各方高手一决雌雄;所饮皆58°“信州春”。新人一出房,便让这伙强人劫去,捺在桌上,与新郎并肩,然后轮番向他俩进攻。划拳的,敬酒的,凡有“一技之长”,都要跑上前来舞两下,捉弄捉弄这对少年新人。新娘几次想逃,哪里走得脱;表兄弟们张开手臂罩住她,左右又有把守,新人真是插翅难逃。表兄弟也都是些青春少年,花样最多;一会让新郎做“官(酒官)”划拳,一会又撤了他的“官”,把他贬为平民并“罚酒三杯”。新郎无所适从,便拒绝喝酒,众人立即以大碗灌之,又争相“讲理”;讲的全是些歪理,而又叫你无法驳倒。一桌人脸红耳热,气壮胆豪,喜笑无忌,闹成一团。
   他们自然更不会放过新娘。要新娘敬酒,还硬逼她以根本没有影儿、连胚胎都还不是的未来的孩子的叫法来称呼他们。原本叫表弟的,要叫表叔;原本是叔伯的,要叫公公;原本是侄辈的要叫阿哥……总之大家一律晋升一级。新人被逼不过,叫了声“阿公”,对方立即倾碗而干,众人道:“嗯,这酒好吃哉!”于是大笑,于是更乱作一团。
   新郎不胜杯酌,寻个机会溜之乎也;众人纠缠新娘,但不久也就饶了她,让她去首席上“听戏”。新妇于是正襟危坐,听赣剧《观音送子》《小放牛》《十八春风》《牡丹点药》之类;无非才子佳人和多子多福的意思。人们似乎时刻在提醒她,你来到这个家里,是要大量生儿育女的;最好能批量生产,那必将流芳百世。山里人传颂着一个百听不厌的佳话:一女人36岁抱孙子,自谓福气逼人,踌躇满志;一日在桥上遇上一位36岁牵孙子的妇人,不禁大为愧赧,失意万分。新人行嫁,满眼都是寓意深刻的物件,黄豆寓多子,柏枝谐“百子”,花生提醒新人要男女错开生,千万不要搞成清一色……直到良宵过午,闹房人散,新人卸妆时,她还会发现,挂在身上的那匹红绸,那缀在红绸一端的、被无数双老妇与新人的手掌摩挲过的发亮的铜镜上,还有四个工整的铸字:
   早生贵子!

共 10221 字 3 页 首页上一页123
转到
【编者按】考察报告是最不好写的一种文体。除《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之外》,很少再难遇到高水准的考察报告了。但是,这篇《武夷山民俗考察报告》却写出了新水准,为民俗采风报告树立了一根标杆。文章以手记的形式,记述了武夷山娶亲嫁女的风俗,写出了唯一的“这一个”。文章虽然没有采用特别的形容词,却使武夷山的婚俗画面,栩栩如生地呈现在我们的眼前。例如“串当剧团”,例如娶亲团队,例如迎亲的舅公,例如新娘起轿,例如退煞的仪式,例如讨喜钱的路数,例如行乞的规矩,再例如闹房的板眼儿……等等等等,都与全国其他地域有所不同。正是因为这些与众不同的婚俗,才使这篇武夷山民俗考察报告有了夺人眼球的亮点。推荐共赏。【编辑:湖北武戈】【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702081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17-02-07 10:32:12
  一篇很有特色,而且非常独到的民俗考察报告。欣赏了,问候作者。
与江山作者共同成长!
2 楼        文友:我的珠穆朗玛        2017-02-07 21:46:56
  武戈君勋鉴:
   拙作初投贵网“杂文随笔”专栏,是考虑到或可归属为“随笔”;现在足下移至“散文”专栏,亦甚合适。后续篇什,仰遵足下美意,皆投“散文”专栏矣。
   谢谢!
3 楼        文友:阳媚        2017-02-08 21:02:42
  厚重的文字,厚重的乡俗。这样修改了题目,不知友友可喜欢?贺喜精品,期待你更多佳作!
4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17-02-09 16:21:18
  厚重的文字,展现了别样婚俗。恭喜获得精品,期待更多佳作。
与江山作者共同成长!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