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漫话“官鹅沟”地名
近年来,随着陇南市委、市政府大力推进我市旅游产业发展战略决策的深入落实,在宕昌县委、县政府的积极努力下,国家AAAA级森林公园官鹅沟,因其山水雄奇灵秀、羌寨风情独特而声名日渐鹊起,引来游人如织。
然而,对游客提出的“官鹅沟”地名的由来和含义,导游却无法做出令人满意的解答,这实在是一件憾事!
有人将“官鹅沟”解释为“官家养鹅的地方”。“官鹅沟”是否适合养鹅,姑且不论,仅就把“官家养鹅的地方”缩略为“官鹅”这样一个地名,就不符合语言习惯;所以,把“官鹅沟”解释为“官家养鹅的地方”,是很牵强的,同时也与该地美丽的自然风光不匹配。
笔者以为,“官鹅沟”应有两种解释。
一为“观鹅沟”。
天鹅是候鸟,每年都要南来北往;它又是人们心中的吉祥鸟、富贵鸟,穷山恶水,沙漠荒原,是不肯驻足的,只有像“官鹅沟”这样美丽旖旎的地方,宕县羌民这样善良好客的主人,才会吸引它们纷纷落到该地,并且流连忘返。由于天鹅的高贵,人们很难近距离一睹它的倩影,听到“官鹅沟”每年都要落下许多的天鹅来,无论远近,便都携带了干粮,邀集了亲朋好友,前来观看,一睹为快。久而久之,人们便把这块常来观看天鹅驻足的宝地称之为“观鹅沟”了。
二为“官娥沟”。
宋朝将皇帝称为“官家”。笔者想象,像“官鹅沟”这样集天地之精华、山水之灵气的风水宝地,定会诞生许许多多“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的北方佳人。这个出美人的地方被“官家”知晓了,岂肯放过。于是一道圣旨,将“官鹅沟”赐名“官娥沟”,专为“官家”进献宫娥,一时“官娥沟”名声大噪,遐迩皆知。
当然,“官鹅沟”也可能是宕县羌语的音译名。倘如此,就需要懂得羌族语言的专家来破译这个地名的确切含义了。
以上仅为笔者管见,不敢为“官鹅沟”正名,算是求教于方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