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俄罗斯与酒鬼相遇
在俄罗斯,我们参观过一个酒厂,工厂四周的围墙上都安着电网,主人告诉我们那是为了防止有人偷酒。
俄罗斯人就那么爱酒吗?是的,他们说这是一种传统的嗜好,“对俄罗斯来说,乐在酒中,怎么能没有它呢?”许多俄罗斯人喝酒已经到了酗酒的程度。据说有的地区犯罪分子有一半与酒有关。也听说政府曾经颁布过禁酒令,采取坚决措施与酗酒现象作斗争,大幅度削减酒类饮料的生产,提高酒类饮料的价格,关闭了很多酒店,还要惩罚私自酿制和出售酒的人。然而,对于嗜洒成性的入,又哪里是禁酒令能挡得住的呢?私酿私售酒的层出不穷,到国际列车沿线向中国乘客买中国酒的生意也应运而生。我们曾经看见过大街上人们拥挤不堪地抢购酒的情形,队伍看不到头尾,卖酒的小窗口根本就被挡得看不见了。队伍后面,则不断有人挤到前头去打听消息,担心轮到自己时还买不买得到。而且,就是排队,还要规定每人只能买多少。那些有幸挤到前面买到酒的人,往往是一出来就把酒倒进一只大塑料桶之类的容器里,然后又重新去排队,希望能多少有点储备。每到周末,餐馆、小吃店等也比平时供应的酒多一些,因而也就比平时拥挤得多。好多人会在这一天痛痛快快地过酒瘾,所以,连警察也比平时更紧张,随时准备着平息酒鬼肇事。
到了俄罗斯不碰上几个醉鬼简直不可能。我们在一处林荫小道上,就碰上过一位喝醉了酒的人。“你们好,同志们。”他酒气薰人,极其热情地张开双臂要和我们拥抱,然后又用右手在自己的脖子上弹了一下,“这个,有吗?”他问的是酒。“对不起,没有。”“不会没有的,中国人来都带酒的。”“真的没有,我们不喝酒。”“我买你们的,你们看,我有卢布。”……最后,我们几个人只得不理睬他,加快脚步走开了。
有一次,我们在一家电影院门口碰见一个人,主动上来和我们聊天,看来他还喝得不多,头脑还比较清醒。他告诉我们他的名字,他的历史。还说他刚才喝了酒,和朋友打了一架,边说边把拳头往下巴上比划。看得出来,他的下巴上确实有被打过的痕迹。他还说他脾气不好,是因为头部受过伤,是在阿富汗打仗时受的伤。“对了,”说到这里,他从衣袋里掏出一团皱巴巴的土黄色的东西来。打开一看,是一顶很旧的苏式军帽,“要吗?在阿富汗戴过的,卖给你们。”“我们不要。”我们赶紧又是摆手又是摇头。“不要钱,给我一瓶酒就行了。”又是要酒,想到刚才那个缠人的酒鬼,我们连声说:“没有酒,真的没有。”这时,正好过来了一辆公共汽车,我们几个人赶忙跳上去。车开动了,还看见那个人在向我们挥舞着手中的那顶“在阿富汗戴过的帽子”。
在俄罗斯时,我常常想,我们国内的那么多酒厂,如果搬到那儿去,不用打广告也能把酒卖出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