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荷塘月色 >> 短篇 >> 杂文随笔 >> 【荷塘】文字之美(随笔)

精品 【荷塘】文字之美(随笔)


作者:怀永 秀才,1394.3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031发表时间:2017-02-07 21:54:01
摘要:浅谈中国文学,静观文字之美。

【荷塘】文字之美(随笔) 我从小就对文字很敏感,好文字,一眼看过去,就觉得心里很喜欢,不管别人评价如何。比如我第一次读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嘴里念了三遍,闭上眼睛,感觉世界离我而去。睁开眼睛,眼泪不由自主地流了出来。白居易《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共念了五遍,大声念了三遍,小声念了一遍,心里默念了一遍。闭上眼睛,那“酒、火炉、傍晚欲雪的天空”油然涌上心头,温暖如春。睁开眼睛,发现自己已经是泪流满面了。
   后来遇见了柳永,“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我记得当时听过一个叫童丽的歌手唱的《雨霖铃》,窗外雨疏风骤、暗夜沉沉,我被“晓风残月”四个字搞得神魂颠倒的。我开始喜欢上了柳三变,喜欢“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喜欢“故人何在,烟水茫茫”,喜欢“断鸿声里,立尽斜阳”,喜欢他的自由浪漫、放荡不羁。不知道柳三变在当时会不会想到他的几个字在过了无数个年头之后会折磨到一个瘦弱的年轻人,深深地感动着他,撼动他的心。我相信,就算再过一千年,没有人会记得当时的富商巨贾,但一定还会有人念到“晓风残月”时会潸然泪下,一定还会有人想像到当时为柳三变唱歌弹琴的歌妓面容如何姣好、声音如何婉转。人无法长生不老,但文字可以青春永驻。就像臧克家说的: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再到竹林七贤,他们的狂放不羁实属罕见。魏晋名士好老庄之学,追求物我两忘的境界,狂饮大醉求高远之志。王忱曰:“三日不饮酒,觉形神不复想亲。”魏晋名士还喜欢辩论,几人围坐在一起就一个话题唇枪舌剑辩论着,你一言我一语,咄咄相逼,你说服不了我,我说服不了你,有时握手言欢,有时不欢而散。
   到了王实甫,我还沉醉在了“临去秋波那一转”那种意境之中;到了李渔,“珍生”和“玉娟”的合影之情让我心生涟漪;到了曹雪芹,我知道了“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我头仰天脚蹬地,在这些文字当中同感那喜怒哀乐、酸甜苦辣,我和这些灵魂们促膝而坐、彻夜长谈。
   开始走进近现代文学殿堂时,我第一个遇见的人就是张爱玲,但当时的我阅历太浅,没能看清这个女人隐藏在文章背后的东西,后来重读张爱玲,我真切地感受到了她文字的精致细腻、古灵精怪。就算现在的女作家一大堆,但文字上的灵气还没有能超出张爱玲的。读张爱玲,你可能不太喜欢她的刻薄,但是你挑不出来她在文字上的毛病。张爱玲的文字就像是古旧瓷器,每一个文字都有实际的质感,组合到一起恰到好处,平静如风平浪静的海面,汹涌如火山中奔腾的岩浆。文字是需要天赋的,有些人从生下来就知道把文字怎样组合在一起看起来最舒服,有些人后天怎么学习也总差那么一点点,张爱玲就是文字组合的高手。
   后来读到沈从文、钱钟书、鲁迅等人,在沈从文身上我觉察到文字原来可以如山间的清风明月,如秀丽的南方山水。他小学毕业,对中国文学的贡献比如今的十个中文博士加起来都要多。南方山水养人,所以南方姑娘大都温润白皙,眼睛水灵灵的,带着点灵气;南方山水,也养文字,沈从文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钱钟书身上我看到了雄厚的文学功底,无论是中国的古典文学还是西洋文学,就像格非说的:有些作品本身就应该是放在博物馆里,留给文学院那些教授研究的。若是想要理解钱钟书作品背后隐藏的东西,对于没点子功底的人来说,怕是很难。而现如今的人,没有钱钟书那样雄厚的中国古典文学的底子,也没见过几次私塾老师的板子,更没有经历过中国动荡时期的苦难。
   鲁迅的文字如同青铜大鼎,厚重到可以承受中国人民受的磨难。初中课本上经常可以见到鲁迅的文章,也知道经常出现在课本上的这个人是个高手,但不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不知道《药》到底要说什么。去年我又重读《呐喊》和《彷徨》,我看到了鲁迅的良苦用心、他的大情怀,体会到了鲁迅先生的伟大之处,他的伟大不在文字表面,而在文字背后,在更深的层次。
   遇到王小波是在我上大学的时候,因为之前看过一句话——男生不可不读王小波,女生不可不读周国平。老师在讲台上面讲“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生理时,我坐在底下翻开《黄金时代》,文章篇幅不长,半天读完,下课之后,我跑出教室,跑到教室外面的草坪上,一夜的大风吹走了笼罩在天空的雾霾,天空湛蓝,没有一丝云彩,阳光刺眼而温暖。我想大喊三声,可最后嘴上忍住没喊,心里大喊了三声,只有我自己听到了。“陈清扬”三个字一直在脑海中晃来荡去,我当时在想她到底有多么的妩媚动人?我在王小波身上看到了真实,就好像他活生生地坐在我面前对我说:“追女孩子脸皮一定要厚一点,让她脸红,一定不要自己先脸红。”
   我记起上大学时遇到的一个师姐,皮肤很白,眼睛很大,笑起来很好看,走路有一番独特的韵味。有次遇见,她笑了笑,我也笑了笑,她没脸红,我倒脸上泛红,后来再次见到她时,她已经不再是一个人,挎着一个比她高出一头的男孩子,还是她笑了笑,我也笑了笑,这次她没脸红,我也没脸红。要是早点读到小波,说不定我还会和她多遇见几次,也说不定她身旁的人就不是那个男孩了,所以对于小波,我只想说相见恨晚!
   在遇到王小波一年之后,我又遇到了余华。第一次买来的余华的书是《活着》,在某家书店的广告里面看到之后便买了一本,买来之后,一段时间一直闲置在书架上。我记得很清楚,那是一个周六,青岛的海雾笼罩着整个校园,我们住在八楼,我在云里雾里起床、洗脸、刷牙,然后盘腿坐到床上拿起手机看了两眼新闻,不是某个明星出轨,就是某个贪官家里又抄出多少现金,觉得实在无聊,看到书架上闲置已久的书,我就拿了下来,看了余华为《活着》写的序,觉得言之有理,而且文字简洁正合口味。他在序中提到了作家和现实的紧张关系以及那首提供给《活着》灵感的《老黑奴》,大半天,我翻完《活着》,千言万语都涌到了嗓子眼,一个字也说不出,但头脑中已经遭受到了严重的撞击。我跑到隔壁同学那里要了一支香烟,走到八楼的阳台上,我将香烟点燃,看着操场上散步跑步的同学,看着慢慢燃烧的香烟,我的心情开始慢慢平复下来,扔掉烟头,我回到屋里,这整个过程我都被一个叫“福贵”的人陪伴着,我看到福贵经历了一场场苦难,我看到他坚强豁达地活着。在那一刻,我忽然明白了人活着的意义:再多的苦难都是活着的一部分,活着就是活着,世上最简单的是活着,最复杂的还是活着。
   我开始佩服余华,我看到书背后的那张照片,手里夹着半截香烟,歪着身子站着,眉头微皱,眼神睿智。我记得我和一个姑娘一起聊天时,说到读书,我向她提起《活着》,她说以前听过,但没看过,再到后来有一天,我又和她一起聊天,她说她看了那本书,我问她怎么样,她说写女人的地方有些好笑,但是很好,很值得一看,我也没问她为什么好笑,等下次碰到她聊天时我再问问她。
   看过《活着》之后,我又找来《兄弟》、《许三观卖血记》、《在细雨中呼喊》,一口气读完,觉得算是对余华有了些许了解,至少以后看到他的文字时能掂量出真假,因为人的气质总能在文字中体现出来,别人怎么也学不来的。他书中的人物大都命运坎坷,或者说他所描写的那个时代整个民族都命运坎坷。他的文字就像他的书的封面一样,初看好像充满了黑暗,但细看却也能透出几丝光明来。
   再到后来我遇见了迟子建,在《额尔古纳河右岸》中我又被感动了,在《群山之巅》中我又看到了充满灵性的文字,好像天空飘下来的一粒粒冰珠,晶莹剔透,原来北方的大雪中也可以酝酿出这种美不胜收的文字。我在迟子建的故事和文字中看到了纯洁和美好,好像有一丝川端康成的美的味道,但还达不到川端康成那种极致的缥缈之美。
   每当明月高悬之时,我总会想起那些曾经感动过我的文字,在心里默默地念上几遍,心底油生出一丝丝的幸福感来,我感到很庆幸,这个世上虽然好多东西都变了,天不再那么蓝了,水也不再那么清了,但这些文字依然温暖如初……

共 317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中国文学有数千年悠久的历史,以众多的中国作家、丰富的作品、独特的风格、鲜明的个性、诱人的魅力而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光彩夺目的瑰宝!让我们跟着作者去欣赏和品味中国文学独特的文字之美。作者以自己在阅读中地真实感受和体验,选取了中国古典文学、现代文学与当代文学中一些代表人物和作品,抓住其特色内容和亮点用生动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文字之美,如古诗词中的“故人何在,烟水茫茫”、“断鸿声里,立尽斜阳”,还有让人潸然泪下“晓风残月”,呈现了文字生命力的美,作者发出感慨:人无法长生不老,但文字可以青春永驻;而作者之后走近近代文学和现代文学中的鲁迅、张爱玲、沈从文、钱钟书、王小波、余华等作家,从他们的文字里作者又体味了文字的灵性、大情怀、雄厚以及坚强豁达和纯洁美好等之大美,而这些文字之美常常会让作者感动和生出幸福感!作者在旁征博引与娓娓而谈中自然地引出对文学之美的阐明,语言生动,充满个性,注重知识的丰富性,可读性强,蕴涵了作者独特的见解与深刻的思想,读之让人增知识和智慧,令人回味不尽,力荐赏析!【编辑:红叶摇秋风】【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702090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红叶摇秋风        2017-02-07 21:56:36
  感谢老师赐稿荷塘!荷塘有您更精彩!
回复1 楼        文友:怀永        2017-02-07 22:39:04
  红叶编辑辛苦了!
2 楼        文友:红叶摇秋风        2017-02-08 09:29:42
  笔调轻松,富有理趣,以自己的真感受真见解和丰富的材料给读者展示了中国文学的多元之美,这是一种青春永驻的美,文末“这个世上虽然好多东西都变了,天不再那么蓝了,水不再那么清了,但文字依然温暖如初”,留给我们更多的回味!
回复2 楼        文友:怀永        2017-02-09 19:46:44
  我认为学习文化应该是轻松的,所以我一直想用最简单的文字、最轻松的笔调将事情说清楚,让读者体会到文字的乐趣,我也不太喜欢那种学术论文一样的文学文章。向红叶编辑问好!
3 楼        文友:红叶摇秋风        2017-02-08 09:30:21
  欣赏学习精彩随笔,祝老师在荷塘创作愉快!
4 楼        文友:天龙        2017-02-08 13:06:56
  祝作者在荷塘写作快乐、佳作频频!!
回复4 楼        文友:怀永        2017-02-09 19:50:32
  谢谢天龙社长留评鼓励!
5 楼        文友:红叶摇秋风        2017-02-09 18:43:01
  祝贺老师美文获精!向老师问好。
6 楼        文友:借双慧眼看世界        2017-02-09 19:22:18
  拜读老师精品佳作,受益匪浅,认真学习: 我从小就对文字很敏感,好文字,一眼看过去,就觉得心里很喜欢,不管别人评价如何。睁开眼睛,发现自己已经是泪流满面了。
走向太阳的路是烙人的,但太阳永远那么迷人!
回复6 楼        文友:怀永        2017-02-09 19:55:18
  多谢文友阅读留评鼓励!
7 楼        文友:千里追梦        2017-02-09 19:54:25
  拜读怀永文字,受益匪浅。欣赏学习来了,祝贺作品加精!可喜可贺!新年快乐!(^_^)
千里追梦,始于足下。
回复7 楼        文友:怀永        2017-02-09 20:26:06
  多谢追梦留评鼓励,好久没和你们一起交流了,甚是想念啊!(哈哈大笑中……)
8 楼        文友:阿巧        2017-02-11 08:28:28
  祝贺老师美文获精品!精彩不断!
时光安然,岁月静好!
回复8 楼        文友:怀永        2017-02-11 09:20:11
  多谢文友留评鼓励!
共 8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