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望子与逼子

  望子与逼子


作者:纪岩 秀才,1117.2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534发表时间:2017-02-08 09:24:52


   “望子成龙”之心人皆有,但这“望”,也要“实事求是”才行。
   明代吴中大名士文徵明卓越当代,其诗、书、画堪称“三绝”。但文徵明幼时并不聪慧,而是天资平钝。他的成功,得力于他的父亲文林。文林平时教子绝不愠怒呵责,而是因材施教,谆谆善诱。史称文林精通术算,家中此类藏书甚富。他很想把此道传授给爱子,不意徵明对此毫无兴趣。于是,父子之间对此进行了一场推心置腹的谈话。作为父亲文林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尊重孩子的选择,绝不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最终他语重心长地嘱咐儿子:“汝既不能学,吾死,可焚之。”一锤定音,父亲的果断,为徵明日后在自己所热爱的书画方面发展成才,铺平了道路。
   尊重子女的选择,还有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八十老母游荆溪”。徐霞客对母亲非常孝顺,虽然几次萌动出游的念头,但当看到年迈的母亲和早逝的妻子留下的孩子时,总把要出口的话咽回去。徐母看出他的心思,就勉励说:“身为男儿,应该志在四方,你不要受‘游必有方’的约束,只要算好路途的远近,时间的长短,能够如期往返就是了,怎么能因为我而成为笼中鸟、辕下驹,坐困家中呢?”于是,亲自为儿子打点行装,送他出行。为彻底打消霞客的顾虑,80岁的徐母,硬叫儿子陪她去游览附近的荆溪和勾曲,且一路走在前头,表明自己虽然年迈,但身体依然结实。
   尊重子女的选择,是其“成龙”的宽松条件。但在“望”的过程中,必须要有适当的引导方法。
   《中国教育报》1998年2月7日报道了这样一件事:上小学四年级的夏雨,学习成绩一直没有起色。他母亲在接受“赏识教育”后,改变了自己对待孩子的方式。一次,小夏雨数学考了30分,照常理要挨一顿打骂。但这次母亲说:“才开学这么短时间,你就掌握了30分的知识。”孩子看着妈妈,惊呆了。第二次考了50分,小夏雨觉得惭愧,对不起妈妈。没到妈妈却说:“你一下就提高了20分,潜力还在后头。”第三次小夏雨考了60分,妈妈又对他说:“不要小看这60分,这可是从量变到质变,你终于及格了。”第四次小夏雨竟然考了100分。这次轮到妈妈惊呆了,她怎么也没想到,孩子在自己的鼓励下竟发生了如此变化。
   相反,望子成龙心切,“望”得过当,就会造成“逼子”、“害子”,甚至酿成“害父”、“害母”的悲剧。
   报载:有两个大学教授,夫妇俩的儿子没有考上公费生,只好上“自费”。当时一年的学费是1500元。父亲逼着儿子订了一份“契约”:若考试有一门不及格,则父亲不再供应儿子下一年的学费。签约时,父亲厉声道:“如果考不好,就不要你这个儿子!”儿子考得不错,但英语作弊,被判0分。于是,儿子心一横,用绳子先后将父母勒死在卧室和厨房。
   1992年11月27日中午,南京钢铁厂炉前工胡庆炎在家中教儿子胡丹丹背唐诗。年仅3岁的小丹丹怎么也背不出“曲项向天歌”中的“项”字,胡庆炎大发其火,先打了丹丹一个嘴巴,然后抬起穿皮鞋的脚把丹丹踢倒,致其后脑部撞至橱柜上。随后,胡庆炎去上班。下午4时许,昏迷的小丹丹被人发现,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胡庆炎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
   1992年11月12日中午,武汉第一面粉厂工人夏礼汉到学校接读小学五年级的儿子夏辉回家。听说儿子没来上学,夏礼汉恼羞成怒,气冲冲回到了家。夏辉正好在家。他马上令儿子跪在地上,追问为什么逃学。夏辉说他到第十七中学校办工厂玩耍,书包被工厂的门卫师傅没收了。夏礼汉一怒之下,用尼龙绳将儿子拦腰三道五花大绑,悬空吊在暗楼横梁上,再将门反锁,然后骑车找儿子的书包去了。经半小时后,夏礼汉取到书包回家开门一看,只见夏辉脑袋歪向一边,瞳孔放大。他如同五雷轰顶,瘫坐在地。夏辉因大脑缺氧过久,抢救无效,次日凌晨死亡。
   其实,哪位科学家和成才者都不是硬靠父母“逼”出来的。而是通过启发其内在动力,点燃起自强不息的火把,苦学出来的,专研出来的,磨练出来的。
   家庭教育的方法和手段很有讲究,简单、粗暴的方式,过高的要求,硬“逼”的策略,结果只能适得其反。
   温馨的家庭氛围,和谐的人际关系,是“望子成龙”的最好教材。家庭教育的意义,不仅仅指向孩子,还应进一步辐射到学校和全社会。

共 169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运用了典故以及新闻报道,从不同侧面叙说了有关孩子教育的问题。其实,作为家长有谁不期待自己的孩子能超越他人,成为有用之人,乃至人中人,然,事实告诉我们:尊重子女的选择,是其“成龙”的宽松条件;但在“望”的过程中,必须要有适当的引导方法。其实,任何一位科学家和成才者都不是硬靠父母“逼”出来的;而是通过启发其内在动力,点燃起自强不息的火把,苦学出来的,专研出来的,磨练出来的。一篇极有启发性的随笔,读来颇具共鸣。【编辑:文如烟】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文如烟        2017-02-08 09:25:13
   家庭教育的方法和手段很有讲究,简单、粗暴的方式,过高的要求,硬“逼”的策略,结果只能适得其反。
赐予我一双明净的眼睛,来欣赏美丽;赋予我一颗温柔的心,以保留纯净……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