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征文 >> 【联合征文】回报(散文)

  【联合征文】回报(散文)


作者:王明忠 举人,4852.7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941发表时间:2017-02-13 20:17:31

“院长,那位孤儿又汇来一笔款。”孤儿院会计把一张汇款单递到院长面前。
   院长接过汇款单看到数额眼睛湿润了,泪眼模糊的视线里仿佛看到那位孤儿慈祥的面孔,虽未谋面却感亲切。
   五年前孤儿院孩子沈丹身患骨癌,院长通过市电台情感热线节目,呼吁社会各界捐款挽救沈丹性命,节目播出便收到两万元人民币,汇款地址是东港市,落款为:一个曾经的孤儿。
   做好事不留姓名倒也说得过去,令人不解的是此人汇款并非就此终止,而是源源不断汇款给孤儿院,且数额不断增加,刚收到这笔款竟达十万元之多,但汇款日期却都是每年感恩节这天。
   连续收到三笔汇款院长决定去一趟东港市,查访此人为何源源不断给孤儿院汇款?结果却查不到任何信息只好返回。
   可是转年感恩节当天孤儿院又收到此人五万元汇款,院长根据汇款单信息,于是下一个感恩节前悄悄赶往东港市,想趁那人感恩节汇款时查到相关信息。
   由于那时候还不曾发明监控设施,院长经过与该市各家银行沟通、并求助于公安机关,在各银行办公窗口都安排人员巡逻欲获知此人相关信息。
   但是,感恩节过去后在东港却未查到任何信息,各银行汇款票据查遍也没有署名为孤儿的人,亦查不到汇往孤儿院款项,院长无奈又无功而返。
   令院长想不到的是,他在返回途中却接到会计电话,说邮递员刚送来一张十万元汇款单,署名虽还是那人地址却换成北华市。
   院长到家后依然对此事满腹疑云,这时一封挂号信送到孤儿院,院长展开信纸见上面写道:
   尊敬的孤儿院领导:
   你们去东港查访不就是想知道我是谁吗?想弄清楚为何会屡次给孤儿院汇款吗?下面把我的基本情况做一下概述,目的是提醒你们以后不要做那种无为的查访,也不需要知道我是谁,故此还以孤儿的身份写这封信。
   几十年前我的确是个孤儿,是河东孤儿院使我垂危的生命得以活下来,后来养父母把我领回了家,人虽离开那里孤儿院带给我的温暖却铭刻于心底,尽管岁月流淌过去几十年,那种温暖却一直滋润着我,这就是我接连给孤儿院汇款的真正原因。
   请原谅,我不愿说出自己因何被遗弃到孤儿院的,同时也明白你们无法查证,因孤儿院多年前曾遭遇一场火灾,所有档案资料均被烧毁,彼时的工作人员也无处查询,所以你们根本查到我的相关信息。
   其实我是谁并不重要,但可以告诉你们我有一定的经济实力,说这些并非炫耀,只是想告诉你们不必再煞费苦心查访我是谁,因我打电话在不同城市找他人即可代劳,但是,几次给孤儿院汇款我都坚持亲自办理,我要感受汇款时那种幸福,体验为孤儿院奉献爱心时那种畅快。
   尊敬的孤儿院领导,此举并非我多高尚,亦非爱心有多大,而是觉得自己应该这样做,因为是孤儿院当年把我在死亡线上抢回来,如今我有经济能力为孤儿院做点什么不应该吗?或许给孤儿院的汇款也会终止,那就是我没有那种经济能力了,但是,对孤儿院的爱心绝不会改变,我会一如既往地关注孤儿院,直至生命终止。
   其实我毫无神秘之处可言,只是借助于养父母某些关系,通过努力使事业有了坚实基础,自养父母去世后我就把孤儿院当做生身父母,从那时起才萌生报答孤儿院的念头,也就是我给孤儿院第一次汇款的时候,否则以前咋没给孤儿院汇过一分钱啊……
   尊敬的孤儿院领导,信就写到这里吧,如果你们觉得我这么做怀有某种目的、或者认为我是沽名钓誉,那就彻底误解了我这个曾经孤儿的一片爱心,这么做只是对养育过自己的孤儿院、乃至对整个社会怀有感恩之心的一点体现。
   如果那些汇款令你们感到不安,或者说进行查访是想为我做些什么、甚至想回报我的话,那么就请代替我这个曾经的孤儿,多多关心院里那些失去父母的孤儿们吧。
   敬礼:一个曾经的孤儿
   院长看完信已是潸然泪下,无声的眼泪模糊了老花镜、滴落于信纸上……
   “院长,民政局打电话让您去开会……”办事员小张在门外喊了一声。
   小张一喊院长才收住思绪,把汇款单递给办公桌对面的会计,缓步走出办公室朝民政局走去,人走在路上,思绪里依然沉浸在那位孤儿来信的内容里。
   (1572字)
  
   【作者简介】
   王明忠:笔名弄潮儿、男、汉族、白城市作家协会会员,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林业作家协会会员。
   文章散见于《中国医学人文》《中国散文大系》《小说月刊》《文化月刊》《剑南文学》《喜剧世界》《平原作家》,《洛北文艺》《作家•记者》《新青年》《女人坊》《知青》文学专号《北京青年报》《吉林日报》《南方工报》等多家报刊杂志。
   《梦遇嫦娥》获《中国当代文艺名家名作》特等奖、曾获《二零一二年全国散文作家论坛征文大赛》《中华旅游杯全国散文大奖赛》《二零一三年当代抒情散文大奖赛》《第二届“蓝莲花”杯征文“通讯、诗歌、小说、散文类》等征文多次一等奖。
   微信:wmz1106774751
  

共 195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个微尘式的人物,一个曾经被孤儿院救起的孩子,怀着感恩的心,每年给孤儿院捐款,源源不断的资金让院长感到恐慌,一封信解开了谜底,感动了院长。这是一篇正能量的文字,让读者看到了有心人的感恩。感人的文字!欣赏!【编辑:阳媚】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阳媚        2017-02-13 20:19:56
  欣赏好文笔!预祝友友取得好成绩!
回复1 楼        文友:王明忠        2017-02-14 10:19:49
  主编辛苦了,问好。
2 楼        文友:当故事遇见歌小编        2017-02-15 15:50:30
  您好!文章已拜读,提几点建议如下:
   1、因节目录制对文章篇幅和字数有一定的要求,能否进行删减,尽量控制在1500字以内?
   2、文章中的来信是亮点,非常适合主播的声音演绎,因此请将这一段的语言再做进一步润色,谢谢!
   3、文章的名字能否改为《回报》或是《一张汇款单》?
回复2 楼        文友:王明忠        2017-02-17 15:07:56
  《回报》
   文/王明忠
   “院长,那位孤儿又汇来一笔款。”孤儿院会计把一张汇款单递到院长面前。
   院长接过汇款单看到数额眼睛湿润了,泪眼模糊的视线里仿佛看到那位孤儿慈祥的面孔,虽未谋面却感亲切。
   五年前孤儿院孩子沈丹身患骨癌,院长通过市电台情感热线节目,呼吁社会各界捐款挽救沈丹性命,节目播出便收到两万元人民币,汇款地址是东港市,落款为:一个曾经的孤儿。
   做好事不留姓名倒也说得过去,令人不解的是此人汇款并非就此终止,而是源源不断汇款给孤儿院,且数额不断增加,刚收到这笔款竟达十万元之多,但汇款日期却都是每年感恩节这天。
   连续收到三笔汇款院长决定去一趟东港市,查访此人为何源源不断给孤儿院汇款?结果却查不到任何信息只好返回。
   可是转年感恩节当天孤儿院又收到此人五万元汇款,院长根据汇款单信息,于是下一个感恩节前悄悄赶往东港市,想趁那人感恩节汇款时查到相关信息。
   由于那时候还不曾发明监控设施,院长经过与该市各家银行沟通、并求助于公安机关,在各银行办公窗口都安排人员巡逻欲获知此人相关信息。
   但是,感恩节过去后在东港却未查到任何信息,各银行汇款票据查遍也没有署名为孤儿的人,亦查不到汇往孤儿院款项,院长无奈又无功而返。
   令院长想不到的是,他在返回途中却接到会计电话,说邮递员刚送来一张十万元汇款单,署名虽还是那人地址却换成北华市。
   院长到家后依然对此事满腹疑云,这时一封挂号信送到孤儿院,院长展开信纸见上面写道:
   尊敬的孤儿院领导:
   你们去东港查访不就是想知道我是谁吗?想弄清楚为何会屡次给孤儿院汇款吗?下面把我的基本情况做一下概述,目的是提醒你们以后不要做那种无为的查访,也不需要知道我是谁,故此还以孤儿的身份写这封信。
   几十年前我的确是个孤儿,是河东孤儿院使我垂危的生命得以活下来,后来养父母把我领回了家,人虽离开那里孤儿院带给我的温暖却铭刻于心底,尽管岁月流淌过去几十年,那种温暖却一直滋润着我,这就是我接连给孤儿院汇款的真正原因。
   请原谅,我不愿说出自己因何被遗弃到孤儿院的,同时也明白你们无法查证,因孤儿院多年前曾遭遇一场火灾,所有档案资料均被烧毁,彼时的工作人员也无处查询,所以你们根本查到我的相关信息。
   其实我是谁并不重要,但可以告诉你们我有一定的经济实力,说这些并非炫耀,只是想告诉你们不必再煞费苦心查访我是谁,因我打电话在不同城市找他人即可代劳,但是,几次给孤儿院汇款我都坚持亲自办理,我要感受汇款时那种幸福,体验为孤儿院奉献爱心时那种畅快。
   尊敬的孤儿院领导,此举并非我多高尚,亦非爱心有多大,而是觉得自己应该这样做,因为是孤儿院当年把我在死亡线上抢回来,如今我有经济能力为孤儿院做点什么不应该吗?或许给孤儿院的汇款也会终止,那就是我没有那种经济能力了,但是,对孤儿院的爱心绝不会改变,我会一如既往地关注孤儿院,直至生命终止。
   其实我毫无神秘之处可言,只是借助于养父母某些关系,通过努力使事业有了坚实基础,自养父母去世后我就把孤儿院当做生身父母,从那时起才萌生报答孤儿院的念头,也就是我给孤儿院第一次汇款的时候,否则以前咋没给孤儿院汇过一分钱啊……
   尊敬的孤儿院领导,信就写到这里吧,如果你们觉得我这么做怀有某种目的、或者认为我是沽名钓誉,那就彻底误解了我这个曾经孤儿的一片爱心,这么做只是对养育过自己的孤儿院、乃至对整个社会怀有感恩之心的一点体现。
   如果那些汇款令你们感到不安,或者说进行查访是想为我做些什么、甚至想回报我的话,那么就请代替我这个曾经的孤儿,多多关心院里那些失去父母的孤儿们吧。
   敬礼:一个曾经的孤儿
   院长看完信已是潸然泪下,无声的眼泪模糊了老花镜、滴落于信纸上……
   “院长,民政局打电话让您去开会……”办事员小张在门外喊了一声。
   小张一喊院长才收住思绪,把汇款单递给办公桌对面的会计,缓步走出办公室朝民政局走去,人走在路上,思绪里依然沉浸在那位孤儿来信的内容里。
   (1572字)
  
    【作者简介】
   王明忠:笔名弄潮儿、男、汉族、白城市作家协会会员,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林业作家协会会员。
   文章散见于《中国医学人文》《中国散文大系》《小说月刊》《文化月刊》《剑南文学》《喜剧世界》《平原作家》,《洛北文艺》《作家•记者》《新青年》《女人坊》《知青》文学专号《北京青年报》《吉林日报》《南方工报》等多家报刊杂志。
   《梦遇嫦娥》获《中国当代文艺名家名作》特等奖 、曾获《二零一二年全国散文作家论坛征文大赛》《中华旅游杯全国散文大奖赛》《二零一三年当代抒情散文大奖赛》《第二届“蓝莲花”杯征文“通讯、诗歌、小说、散文类》等征文多次一等奖。
   微信:wmz1106774751
3 楼        文友:当故事遇见歌小编        2017-02-17 16:21:11
  《回报》定稿篇
   “院长,那位孤儿又汇来一笔款。”孤儿院会计把一张汇款单递到院长面前。
   院长接过汇款单看到数额眼睛湿润了,泪眼模糊的视线里仿佛看到那位孤儿慈祥的面孔,虽未谋面却感亲切。
   五年前孤儿院孩子沈丹身患骨癌,院长通过市电台情感热线节目,呼吁社会各界捐款挽救沈丹性命,节目播出便收到两万元人民币,汇款地址是东港市,落款为:一个曾经的孤儿。
   做好事不留姓名倒也说得过去,令人不解的是此人汇款并非就此终止,而是源源不断汇款给孤儿院,且数额不断增加,刚收到这笔款竟达十万元之多,但汇款日期却都是每年感恩节这天。
   连续收到三笔汇款院长决定去一趟东港市,查访此人为何源源不断给孤儿院汇款?结果却查不到任何信息只好返回。
   可是转年感恩节当天孤儿院又收到此人五万元汇款,院长根据汇款单信息,于是下一个感恩节前悄悄赶往东港市,想趁那人感恩节汇款时查到相关信息。
   由于那时候还不曾发明监控设施,院长经过与该市各家银行沟通、并求助于公安机关,在各银行办公窗口都安排人员巡逻欲获知此人相关信息。
   但是,感恩节过去后在东港却未查到任何信息,各银行汇款票据查遍也没有署名为孤儿的人,亦查不到汇往孤儿院款项,院长无奈又无功而返。
   令院长想不到的是,他在返回途中却接到会计电话,说邮递员刚送来一张十万元汇款单,署名虽还是那人,地址却换成北华市。
   院长到家后依然对此事满腹疑云,这时一封挂号信送到孤儿院,院长展开信纸见上面写道:
  
   尊敬的孤儿院领导:
   你们去东港查访不就是想知道我是谁吗?想弄清楚为何会屡次给孤儿院汇款吗?下面把我的基本情况做一下概述,目的是提醒你们以后不要做那种无为的查访,也不需要知道我是谁,故此还以孤儿的身份写这封信。
   几十年前我的确是个孤儿,是河东孤儿院使我垂危的生命得以活下来,后来养父母把我领回了家,人虽离开那里孤儿院带给我的温暖却铭刻于心底,尽管岁月流淌过去几十年,那种温暖却一直滋润着我,这就是我接连给孤儿院汇款的真正原因。
   请原谅,我不愿说出自己因何被遗弃到孤儿院的,同时也明白你们无法查证,因孤儿院多年前曾遭遇一场火灾,所有档案资料均被烧毁,彼时的工作人员也无处查询,所以你们根本查到我的相关信息。
   其实我是谁并不重要,但可以告诉你们我有一定的经济实力,说这些并非炫耀,只是想告诉你们不必再煞费苦心查访我是谁,因我打电话在不同城市找他人即可代劳,但是,几次给孤儿院汇款我都坚持亲自办理,我要感受汇款时那种幸福,体验为孤儿院奉献爱心时那种畅快。
   尊敬的孤儿院领导,此举并非我多高尚,亦非爱心有多大,而是觉得自己应该这样做,因为是孤儿院当年把我在死亡线上抢回来,如今我有经济能力为孤儿院做点什么不应该吗?或许给孤儿院的汇款也会终止,那就是我没有那种经济能力了,但是,对孤儿院的爱心绝不会改变,我会一如既往地关注孤儿院,直至生命终止。
   其实我毫无神秘之处可言,当初是养父母把我抚养长大,培养我读书,现在我事业有成了,经济上也有了坚实的基础,养父母去世后我,孤儿院就是我的生身父母,从那时起我萌生了要报答孤儿院的念头……
   尊敬的孤儿院领导,信就写到这里吧,如果你们觉得我这么做怀有某种目的、或者认为我是沽名钓誉,那就彻底误解了我这个曾经孤儿的一片爱心,这么做只是对养育过自己的孤儿院、乃至对整个社会怀有感恩之心的一点体现。
   如果那些汇款令你们感到不安,或者说进行查访是想为我做些什么、甚至想回报我的话,那么就请代替我这个曾经的孤儿,多多关心院里那些失去父母的孤儿们吧。
   敬礼:一个曾经的孤儿
   院长看完信已是潸然泪下,无声的眼泪模糊了老花镜、滴落于信纸上……
   “院长,民政局打电话让您去开会……”办事员小张在门外喊了一声。
   小张一喊院长才收住思绪,把汇款单递给办公桌对面的会计,缓步走出办公室朝民政局走去,人走在路上,信纸上的字字句句却一直敲打在他的心头上...... 
  
   您好!您的作品《回报》已被《当故事遇见歌》收录,节目组会进行进一步甄选,发表时会微信或短信通知您的,感谢投稿!同时也请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当故事遇见歌,多听听我们往期的故事,以提高您投稿的精确度,谢谢!
回复3 楼        文友:王明忠        2017-02-17 16:52:07
  感谢编辑,祝您开心快乐,祝节目越办越好。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