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村童趣记
当对方的人力削弱得差不多了,自己有了明显的优势,就可以约上几个人一起去踩耳朵,这样胜算大。人多了,可以将守耳朵的人拉出营外来,或是用一人作为牺牲品,使多个人踩到耳朵,然后一起去冲营踩铃,在混战中争取胜利。
谈到纸中的趣味,可能很多人都有过,都能找得出来,最常见的有折一些纸飞机、纸鹤、纸船、纸枪、纸青蛙、纸灯笼、纸毽子等等,在这里我也略说一二吧。
小时候玩得最多的,应属纸飞机和纸船。
先讲纸飞机吧,在学校里能玩,在村里的禾场上也能玩,在家里的院子里也能玩。地点易找,可以随选,人员也不受限制,一个人可以玩,几个人也可以玩。当然了,人多了会更有趣。在校园里,或者在教室里,通常都是比试谁做的飞机能飞的更高,更远,更久。
因此,制作飞机的方法就层出不穷,每个人都想尽办法去折出自己理想的飞机,用尽了不同厚薄的纸张去折飞机。折成了飞机,在抛出前,总要哈气在纸飞机的头部,似乎在传递生命的气息,或者传递一种灵性的能量,然后才会挥手抛出去,于是,引来了一片观赏的目光,飞机翔空,议论声起,有赞叹声,有喟叹声,有讥笑声……
有好几年没玩纸飞机了,若要让我折出很多种类的飞机来,还真折不了。那些方法早就忘记了,只记得常玩的、有个性的双峰头飞机,尖头斜翼飞机,平头平翼飞机。
小学时候,玩纸飞机很尽兴,在学校里就有过因为玩纸飞机,被老师惩罚打扫卫生的事例。只是并没有影响到我们的热情度,就连回家走在马路上,也少不了放飞几只飞机。
热情度不低于纸飞机的还有玩纸船。
故乡的小学就在村里的马路旁边,学校背后有一条清水浅河。在课堂中,便会躲在书桌里折好纸船,一下课,就跑到小河边去放船。
这时候,又少不了一番比较,看哪个的纸船漂流得更远,哪个的船翻倒得漂亮一些,然后各自揶揄,常常会争执得面红耳赤,在受气的时候,又少不了有人要拾起碎石来,砸打那些下水的纸船,以泄气愤。
一个人带头掷了石头,其他人都纷纷参战。有时候,很多人也没跟上流水的速度,没能把纸船砸沉去,放船的人便会得意非凡,大声炫耀。还有时候,纸船很快就给砸去了,那个砸中了纸船的人,便会笑得站不稳身,其他人也跟着哄笑不止。
放船的人讨厌有人来捣乱,砸船的人却希望砸更多的船。聪明的人会在快敲上课铃时,才把纸船放到河里去,那时候,也就不会有人去砸了。
折纸船的种类不多,常见的也就两种,一种没雨篷,另一种便是有雨篷。它们的具体折法不叙述了,两种纸船制作的方法也相差无几。小时候折了特别多,大大小小的纸船放在河里飘流,载满了我们年轻的欢笑和快乐的回忆。
年小贪玩,常有误课。倘若在上课时,回教室晚了,没赶在老师前面进教室门,就会被罚站,也会受到同学们的讥笑。这种事也常有发生,有时会逮到几个同学被罚站在门口听课,现在想起来,感到可笑。
天上飞了,水里也游了,就在地上搏斗一番吧。
“扑赌”可能会是一个新鲜词,在我故乡就这么称呼,也有人叫“蛙仔”。
做扑赌的方法很简单,它是用两张纸折成两条长方形,然后交叉相叠,先将在下面的长条纸,选一端折一个四十五度角,变成带尖角纸片,再折压到相交的纸片中间去,再依次折叠下去,四面折叠完成,将最后一个尖角纸片,穿在最先压在中心的尖角纸片下面。这样便折成了一只正方形,正面看的样子是一个正方形,上面有两条对角线。除了两张纸的折法外,也有用一张纸的折法,一张纸的折法是两头对折,这里不详细解说了。
听到这名字也许你该能想到它的玩法,它又是扑,又是赌,当然也是两个人玩的游戏。一个人将扑赌放在地上,另一个人捏着一只扑赌,躬身挥手,向地上那只扑赌扑打过去。如果将对方的扑赌打翻到另一面了,那只扑赌就成了自己的;如果没有打翻,对方就拾起他的那只扑赌来扑打自己的,如果他也没能打翻自己的扑赌,就彼此轮流扑打下去,一直到打翻一只过后才结束一局。
在玩扑赌方面,我是善战能将,常常把对方打得落花流水。这里面有一些小门道,如果摸透了,捏准了,就不会去想什么运气好坏。
就拿厚实的扑赌来说吧,就如一个大胖子,臃肿厚实,遇上了它,也该找一只厚实相当的来扑打它,照打在它上面就准能翻身。当然,这个力度也很有讲究。如果力量过大,它的反弹力大,可能跳将起来后,会在空中翻个好几圈,最后回落在地上,还是面朝天,臀坐地,白使了一些力气,没拣着便宜;力度小了也不行,你只让它身子颤了颤,弄不好还压在它上面,两个抱在一起,坏了规矩,给对方不费力就翻面了,白送给了对方。
扑赌的规矩不多,也就两条,一条是无论扑赌滚到哪里去,双方都不能移动它的位置,若是它躺在了碎石上,抬头翘脚,给对方趁便打翻了,那是你倒霉;另外一条就是可以直接翻面,只要你扑打的扑赌搭在了地面上被打的那只,对方便可将它翻一面过去,就成他的扑赌,那样多省事省力呀!
当然,这时也不能得意忘形,把眼都笑得眯住了,看不清楚,一个不小心,你没翻过去,中途滑落,也怨不得别人,只得怨自己大意,也别高兴得手抖,没办法完成任务。
遇着厚的扑赌可以实打实,遇着薄的就不能这么打,薄了弹不起来,这个时候就得借风使舵,这里面有两种方法。
鱼游法是很不好把握的方法,它扑打的手法也很难掌握,最好少用,弄不好就会将自己的扑赌,送到石头上去睡觉,那时候的扑赌翘脚昂首,你就高兴不起来了,对方只要顺势将手一挥,一个掀动,就把它掀翻了面。
这个鱼游法是将扑打出的扑赌,从地面上的扑赌下面游穿过去,它是通过游穿过去时,把上面的扑赌掀翻。这不仅要扑打得准,还很讲究力度和角度。
有时候穿不过去,便会被压在下面去;有时穿过去了,却没有掀翻对方的扑赌,自个儿又飞出老远去,落得不利地势,挑战性高,不容易控制。
另外一种是扇气法,它是瞅准扑赌的四角高翘处,然后将手里的扑赌,扑打在旁边,借用风力将它吹翻过去,我就很喜欢这种方法,往往都能奏效。
我玩扑赌常常能胜,几乎是没有输过。记得在一次赢了对手后,那个人便用试卷折成了一只一本书般大小的扑赌来追本。因为事前约定,只能出他输了的扑赌,而那些扑赌全都是拳头大小,根本就不能撼动那只扑赌的一丝一毫,最后我将赢来的扑赌还给他了,省得白使力气。
在学校里会禁止学生玩耍扑赌,老师每年都会抓办,缴了过去,扔掉或者烧毁,我也被缴过几次。
除了这种卖力、又有点智力的扑赌游戏外,再说一种更具智慧的游戏吧,那就是纸棋。
纸棋是用纸折十六只小三角形,越小越好使用,每只小三角形上分别用两色笔墨标写棋子,如果没有两种颜色区分,也可以用其他方法来做区分。分别标记出两组棋子来,写上:虎,鸡,虫,棍。
看到这里,你也许明白了它的玩法,它的规则是虎吃鸡,鸡啄虫,虫钻棍,棍打虎。这种相生相克的原理,在古时候的道家学里就有了,很有文化韵味。当然,除了扑吃外,也能在定规矩时,定下对碰的法则,那是同归于尽。
它的棋盘可以在一张纸上画出来使用,可以随意画,至少要有十六个方格子。九个圆圈做军营,也可以画多画少。布好了棋盘,先将棋子盖住搓乱,然后摆布在方格内,待翻棋后,分出敌我双方,就可进入圆形的军营里,接下来作战,就是将对方吃光,剩有棋子的是赢方。
这种游戏比军棋,象棋要简单得多,能在课间十分中完成一场大战。
像这种娱乐,都是男性在玩,女性不会去玩。下面介绍一种男女都能玩的娱乐吧。
石趣
小时候不懂得收藏石子,在村里的小河里,有许多的水晶石,虽然也常常拣回家里玩,但是见得多了,也就没在意,到最后都扔去了。
真个能拿来玩的石子,还是将石头敲成了拇指大小的方形颗粒,然后磨钝它的棱角,不伤到手上的皮肤,用来做“吊子”。
五颗小石就可以做一副吊子,也有七颗小石组成的吊子,只是我没玩过七颗的吊子,也不懂其中的规则。
吊子是女性玩得多,男性几乎不去玩。
小时候没几个伙伴,也就男男女女走在一起玩耍,那时候就学会了玩吊子。吊子的内容也挺丰富,有一,二,三,四,鸡进笼,屙(鸡下蛋),抛(鸡啄食),过河(燕子飞过河),吊(竹篮子拣蛋),这些环节。
打吊子有双手玩法,也有单手玩法,双手玩法是不熟练,或者刚刚学的玩法。在熟练了以后,通常都是单手玩。
打一是入门,先将五颗吊子握在手里,蹲在地上,再将吊子撒在地上。这时,关键秘诀在一个“散”字上。撒得越散越好,不要干涉到其他的吊子。先拣一颗吊子在手里,然后抛起来,在抛起来的吊子未落下之前,去拣一颗地上的吊子在手里,同时,还要接到抛起的那颗吊子,这样就完成了第一步。依上面的方法,逐一逐个地拣起另外三颗吊子来,便完成了打一的过程。
这里说明一声:打吊子的各个环节里,都必须先拾起一颗吊子来做抛引,每次拣吊子都要一抛、一拣、一接。
打二在撒吊子时也有一些讲究,不能撒得太散了,也不能都聚在一处,最好是两个两个滚在一起成一组,形成两聚一散的布局。打法和打一一样,只是拣吊子的数量是两颗一次,一共两次完成。通常是先拣两颗吊子相距得远的那组,再拣距离近的那组,因为手里握了两颗吊子,再去拣就有了阻碍和难度。
打三也和打二差不多,撒吊子时,要做到两散一聚的好处。它是先拣一颗,再一次性去拣三颗。
打四和打一一样简单,它一次性就要拣起四颗,只是在撒吊子的时候,讲究“聚”字诀窍。
鸡进笼的打法有一些复杂,它是把左手护地上,手指弯屈起来,使掌心空出来,如一个棚子一样,唤作鸡笼,拇指与食指要撑圆,让吊子进入鸡笼;然后在右手抛起一颗吊子的同时,将地上的一颗吊子拣进鸡笼里去,或者拨进去。当四颗吊子都进了鸡笼,便移开左手,然后用打四的方法把吊子拣在手里。
鸡下蛋的打法通常简称为“屙”,它的打法在于练习拣吊子和放吊子的协调性,先拣一颗吊子在手里,然后在拣第二颗的同时,要放下先前拣的那颗吊子,依次拣三次,放三次,最好能放在一处,然后再将那三颗吊子一起拣在手里。
我们常用“抛”字来简称鸡啄食,是将五颗吊子同时抛起,移手背去接吊子,中指要下伸,食指和无名指在两边护住。必须注意中指要比食指和无名指下垂一些,才能将吊子接住。在这里可以自由接取几颗吊子,但是不能少于了一颗,也可以双方制定规矩,叫响斤两。
接下来便将吊子抛起来,然后扣抓一把,不能少接了抛出的吊子。这种方法比较有难度,很多时候都抓空,或者少抓了,这些都是败阵的表现。另外还有一种简单的方法,就是改用翻掌去接吊子,它的反应能力和灵敏性低,成功率就高一些,但是,它接来的吊子,斤两是前者的一半重。
最后再把地上的吊子一把拣起来,也就结束了这个环节。所以,在前面舍取吊子时,不能分散了,不然到了这一步,又成了高难度的挑战。
燕子飞过河的难度挺高,在很多时候,都会落败在这个环节上,而且这里面还有一条严格的规矩,就是不能碰到了不拣的吊子。
具体方法是先撒下吊子,然后选一颗吊子,再让对方布阵,对方布阵以后,先拣阵局外面的两颗吊子,再拣阵局内的两颗吊子。
这里的布阵,就是将两颗吊子并在一起,再移到另两颗吊子的中间去,那样子有些像数学里的除号。
布阵有些讲究。看到对方把吊子撒开很疏散时,便会移两颗吊子并在另两颗距离很宽的中间,这是宽长阵局;如果吊子撒得聚拢时,便会移两颗吊子并在另两颗距离很窄的中间,这是狭窄阵局。
在阵局里,外面的两颗吊子跨度大了,相距得远,也难以一次性拣起两颗吊子;外面的两颗吊子跨度太小了,又难免要碰到中间的那两颗吊子。它们都有难度作怪,那样就要思考撒吊子的方法,不能太散了,也不能聚集了;还有一方面是取第一颗吊子时,也要思考一番,才能做出选择。
将四颗吊子拣起后,就结束了这个环节。
竹篮子拣蛋也称作“吊”。这是最后一个环节,它是把左手放在地面上,手指要曲兜起来,右手去拾起地上的吊子,然后向左手上空抛去,使吊子落在左手心里。这时,通常会要求抛起三个拳头以上的高度,又要走抛物线的形状,也有一些难度。抛到最后一颗时,直接抛起来就行了,与此同时,将左手的吊子倒入右手,然后,接到最后抛出的那颗吊子就结束了。
打吊子主要是女性的娱乐,但是,也不排除男性参与。它是锻炼手的灵巧性。下面就说一个男性玩的游戏——投灯塔。
投灯塔至少要两个人以上才有趣,如果一个人玩,只能练一练手段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