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爱如初见
一
以前,我对咖啡从不感冒。但自从我在微信里重遇大学友人程学谦,当我俩得知彼此现在在同一座城市,并在聊了一夜之后,他约我去咖啡室喝了一杯卡布奇诺,我开始一发不可收拾地爱上了咖啡。
我喜欢静静地看当咖啡粉遇上100度热开水时的热烈翻滚,迷恋咖啡粉与热开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时的浓烈香味,即使离开后,依然留恋空气中弥漫的苦中带甘味道。
我知道,我已经深深陷入,并且难以抽身,正如我对程学谦的感情。即使在他面前我暂时可以做到像大学那时候的波澜不惊,但是,尘封已久的爱意再次在我心底里涌动。
程学谦,这个我在大学期间暗恋了四年的青涩男生,不经不觉在我们毕业五年之后,蜕变成为一个成熟的有魅力的男人。唯一不变的,是他身上散发出的书卷味和鼻梁上的银色边框眼镜。
在这个洒满和煦阳光的下午,我多想问他一句:你结婚了吗?
心如鹿撞,但开不了口。取而代之问他:“你现在还和当年一样最喜欢看《萌芽》吗?”然而我的话音未落,他却率先关切地问我:春妍,你结婚了吗?
与他的默契,一如多年前熟悉。仿佛咖啡室外面的天空,清澈、明亮。我抚摸着散发出微热的咖啡杯,对着他嫣然一笑。
二
大一那年,经过严格的初试、复试和面试之后,我加入了心仪的学生会部门——晨曦报社,并在这里认识了志同道合的程学谦。热爱文字,是他和我加入学生报社的初衷。
一开始,我和他被安排在同一组,到学生宿舍派报纸;后来,在同一记者组外出采访;再后来,我俩在同一个版面担任责任编辑。
每当看见新闻稿右下角写着的“记者:程学谦、林春妍”,报纸左上角写着的“责编:程学谦、林春妍”,我的心总会有一份莫名的微喜。
大三那年,我俩一同在学生竞选中脱颖而出,他和我分别担任晨曦报社的社长和主编。老师嘱咐我俩要好好合作,学长说我俩是最佳拍档,学妹开玩笑说,我俩十分般配。也在此时,每期《晨曦月报》逐渐出现令我百感交集的字:
社长:程学谦
副社长:李洋
主编:林春妍
经过两年努力,我终于实现了自己的理想,担任学生报纸的主编,我笑若春花,向邮政局飞奔去,恨不得马上把这期报纸寄回家乡,让父母与我一同感受这份自豪和喜悦。然而,不解为何,一股失落涌上心头。仅仅因为我的名字不再如往常一样,写在程学谦的旁边……
三
我俩用心合作着,有时会因为一条新闻稿取用哪个题目而争辩得面红耳赤,有时也因在校园发现一份《晨曦月报》被扔在某个角落而心疼得惺惺相惜。
一个夜晚,我俩在印刷厂回来路上的大排档吃宵夜。程学谦疲惫并感概地对我说:办报纸这份工作真的很累,但每当看见我们的心血印刷成沉甸甸的铅字,心中总有一股说不出的满足感。我时常想,我与报纸的感情这样深,到毕业的时候,如何割舍?
月色朦胧,我把手搭在他的肩膀上,淘气并真诚地回答他:这有什么难以割舍的,毕业后去报社工作呗,哥们,我陪你!
他轻轻地敲打了一下我的头:谢谢你啊,春妍,这四年要不是有你和我一起奋斗,我想我早已坚持不下去了。
瞬间,一份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在我心里暗涌。年少懵懂的我,不知道什么是爱情,我只知道我喜欢跟他在一起,喜欢与他去采访,与他坐在课室写新闻稿直至深夜;喜欢与他坐公交车,去市区的印刷厂排版,回来时,去那家熟悉的大排档吃宵夜畅快地聊天。
忘不了第一次和他采访校领导时,因紧张而双手抖动,他拍拍我的肩膀鼓励我:“不用怕,有我在。”
忘不了大三那年的学生会颁奖典礼,我看到站在颁奖台上的他拿着“优秀学生会干部”奖状,眼神不断往观众席上寻找。当他发现了我,我俩的眼神在一刹那相遇,他写满脸上的焦急顷刻消失,我俩不约而同地向对方微微一笑。那刻,时间仿佛停顿了下来,漫长得足以令天荒地老。
原来看着程学谦拿奖,比我自己拿奖还要开心。
四
四年来,我和程学谦总是有着难能可贵的缘分和默契。即使最后我俩的友情没有升华为爱情,仍让我万分珍惜。
大四那年秋天,他在家人的安排下前往德国留学。离开之前,没有过多的道别,他只是送我一个水晶苹果,然后,轻轻地拥抱了我一下。
那一刻,我的心泛起了阵阵涟漪。我不知道,这个简单的拥抱代表什么?是友情的告别,还是爱情的开始?我只知道,那时候有一部同学们热捧的日剧,男主角向所爱的女主角送了一个水晶苹果。
也许,我们的爱情还没有开始已经结束。学谦,再见了!我害怕,再见是不是意味着再也不见?
自他出国之后,我们再没有联系。只是在每年的11月17日,我都会翻出锁在柜台里的一张相片,那是我俩第一次在校园采访时拍的,脖子上挂着“记者证”,脸上写满青涩与激情。
对相片里的他说一句“生日快乐”,这个习惯在我毕业五年以来一直习惯着。
五
毕业之后,我去了本地一家报社当记者。虽然无法再与程学谦并肩作战,我也不忘初心。
而陪伴了我俩走过四年青春岁月的《晨曦月报》,后来在学弟学妹的努力下,开通了微信公众号。不知是源于对往日情怀的念想,还是再次心有灵犀,我和程学谦都添加了《晨曦》公众号,并经常一同对里面的文章提出修改意见。也在此时,我俩惊讶地发现了彼此,并互相加了微信。
那晚,我和程学谦迫不及待在微信里聊天。他跟我说起与外国同学相处的种种趣事,我向他比较当社会记者与校园记者的大大不同;他跟我诉说在异国求学的孤单与不易,我跟他倾诉工作中的烦恼和委屈。
我说我偶尔失眠,然后会起来写小说。我跟他说了很多,唯一没有跟他说的,是我睡不着的深夜总会想起他,我笔下的男主角总有他的影子。
在微信里聊了整整一夜,双眼很困,不断打字的手很累,我俩总是不愿停下来,直到翌日清晨。
六
窗外的天空泛起了鱼肚白,第一次对他天亮说晚安。
而我却没法入睡,再次打开微信,用疲惫的双眼,把他以前所发出的朋友圈全部看了一遍。粗读,细读。我多么想了解他的过去,那段我缺席了的过去。
“2012年12月25日,初到柏林的第一个圣诞节。很想告诉你,这里很冷,穿了三件毛衣都不暖和,唯有想你的时候才感觉到温热。”
“2013年5月4日,这边的同学很热情,经常叫我参与聚餐活动。Lucy同学很美,金黄色的卷发、蓝色的大眼睛,笑容迷人。今晚她突然在餐厅里拉着我的手向我告白,我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她。我说我已经有喜欢的人了,她是我在中国读大学那时最好的朋友。”
“2014年10月12日,第一次去哈根市秋游。这座城市的青春风格建筑很有特色。如果你也在,你一定会拿着最爱的单反相机,把这里的一切美美地记录下来吧。心里藏着一个人,是不是无论天涯海角都会带着她走?”
“2015年6月深夜,翻出那几本我视若珍宝的杂志,里边有你发表过的数篇文章。以前,你总是要我帮忙修改你所写的散文和诗歌,你说只有我为你修改过的文字才更有感觉。”
“2016年5月7日。黄昏喝了一杯黑咖啡,今夜彻底失眠。回忆起很多昔日的画面,我俩一起派报纸、采访、审稿、排版……打开《晨曦月报》笑成了一朵花的你,真的很美。
“2016年6月10日。我回来了,所有开心的不开心的事,都想跟你说一遍”。
心跳得很快,我多么希望这数条朋友圈只对我一个人分组可见。
七
在赴约咖啡室之前,我化上精致的妆容,搭配得体的衣服。我想和他久别相遇时是最美的。
在得知彼此都还未结婚的时候,没有再多问一句,他立刻站起来拥我入怀,一如多年前那个拥抱。他双手的力度和身上的味道,和当年也是一样的,只是这次不同的是,他跟我说了一句:我希望一辈子都做你晚上失眠的时候,陪你写小说的人。
窗外的天,蓝得美丽动人。我笑了,笑得很幸福。我知道,有他在我身边,我再也不会失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