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荷塘】狗饿鸟(小小说)
小时候,我家屋后的山上,每年春天开始,就听到山林里有一种小鸟,声嘶力竭地鸣叫:“狗—饿——,狗—饿——”,叫声十分凄惨。听到狗饿鸟的叫声,大人就会给孩子说起狗饿鸟的故事。
从前,有个小妹名叫小莲,住在竹山村,家道贫寒,不到两岁丧母,父女俩相依为命。她的父亲忠厚老实,只会耕田种地,没有其它手艺,靠租种地主两亩薄地为生。风调雨顺之年,能勉强生活,遇天旱灾荒,就要四处乞讨。
小莲八岁那年,已经连续两年干旱,庄稼枯死无收,父女俩,每天吃了上顿饭,没有下一顿饭,生活实在难过。只好背井离乡,四处乞讨。
在一天,父女俩乞讨到一个大院时,有个太婆看到他们衣衫破烂,瘦骨嶙峋,实在可怜。对小莲的父亲说:“你带着女儿这样乞讨,如何是好,不如把女儿卖给别人当童养媳,这样你父女都可以活命,如果这样乞讨下去,可能你父女都活不成!”
小莲的父亲听了,觉得太婆说的也有道理,可而今眼目下,那里会有人买童养媳?而且,女儿是他的心头肉,他怎么舍得把女儿抛弃……
没等小莲父亲回答,太婆又说:“看到你父女可怜,我有个远房亲戚,曾说过想找个童养媳,你如愿意,我带你父女到镇上!”
小莲的父亲心想,与其带着她饿死,不如给她一条生路,现在也实在没办法,无路可走了,便对太婆说:“我们就跟你去嘛。”
可怜的小莲,跟着相依为命的父亲,随同太婆到了镇上,被卖给了镇上一个姓王的恶婆家,给她年近二十找不到媳妇的哑儿当童养媳。
王恶婆给了小莲父亲两斗米,并要小莲的父亲今后不要来往,她的父亲心如刀绞,老半天没有接米,想前想后,没有别的办法。最终把牙齿一咬说:“小莲,你跟着她家有饭吃……”饱含着泪水,依依不舍而去。
小莲的父亲回到家中,身边没有了小莲,他不知小小年纪的女儿会受多少难,会吃多少苦,会遭多少罪,心里悲痛万分,每天以泪洗面,寂寞凄苦,两斗米都没有吃完,就到了另一个世界,可怜的小莲没有见到她父亲的最后一面。
小莲失去了父亲,在陌生的王恶婆家,少言寡语,呆若木鸡。日子久了,王恶婆心生怨恨,打骂训斥成了家常便饭,哑儿也对她拳打脚踢,小莲每天过着非人的生活。她曾经逃跑过两次,每次都被捉回去打得半死不活。
以后,就把小莲锁在磨坊里,成天推磨。活要做不完,就要挨打受骂。吃的是残羹剩汤,穿的衣破烂不堪。由于挨冻受饿,身体瘦得皮包骨,比来时还矮小。哑儿不爱劳动,白天还躺在床上睡大觉,长得像一头膘肥体壮的猪,也还经常对小莲拳打脚踢,小莲硬是苦瓜种在黄莲地里——苦上加苦。
有一天,王恶婆家剩了一碗饭,放在灶台上,没过多久,被她家黄狗偷吃了。王恶婆凶神恶煞地把小莲叫到面前说:“那碗剩饭,肯定是你偷吃了!”小莲哭着说:“我没有吃,我进灶屋看到黄狗在灶上跳下来……”
小莲话没说完,王恶婆就说,你这小贼人,还会撒谎言,栽到黄狗身上。不由分说,就掐她的嘴巴。小莲边哭边说,真的不是她,王恶婆接着又是一顿乱打,打得小莲泣不成声。
第二年的五月,是人们难过的荒月,一般农家青黄不接,日子难过。有一天,是哑儿的生日,王恶婆的惯例,家里物质再不丰富,也要想方设法备办好食物为哑儿庆生日。再缺钱也要买肉、买蛋、买面,办宴席招待亲友。。
王恶婆在头一天,就买回了一斤肉、两斤鸡蛋、三斤挂面,放在厨房里,小莲看也没有看到放在那里。第二天那一斤肉却不见了踪影。王恶婆脑羞成怒,怪罪小莲,不问青红皂白,对小莲责打拷问,她边哭边辩解,赌咒发势,说没有偷肉,更加激怒了婆母,婆母拿起一根木棒,像下雨一样打在她的头上,弱不禁风的小莲,顿时鲜血直喷,当场气绝身亡。
可怜的小莲,因冤屈而惨死,家中父母双亡,没有亲人追究,无人给她伸冤,王恶婆把她草草掩埋在屋后的山上。冤屈而死的小莲,多么希望人们为她伸冤啊!
过了几天之后,小莲的坟裂开一个大口,飞出一只鸟,声嘶力竭地叫狗-饿——,狗-饿——,飞到东,飞到西,四面八方地呼叫,人们说这是冤死的小莲变成的鸟,她想用叫声求得世人对她的同情,为她伸冤,还她清白……这以后人们就管这鸟叫狗饿鸟。
这个故事,是对万恶的封建社会的控诉,是对封建社会妇女受压迫残害的呼喊。我们有了今天的幸福,决不要忘记了过去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