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荷塘月色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荷塘】方士列传王林篇(散文)

编辑推荐 【荷塘】方士列传王林篇(散文)


作者:落花人独立 童生,747.52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229发表时间:2017-02-17 19:54:29
摘要:林生于国朝三年。自言幼年学师于峨眉上人,习得无上法术,特异功能傍身。能以隔空抓蛇、空杯引酒之技;更携延年益寿、起死回生之术。

王林者,当世之名人也!江南西道萍乡郡芦溪人。
   林生于国朝三年,自言幼年学师于峨眉上人,习得无上法术,特异功能傍身,能以隔空抓蛇、空杯引酒之技,更携延年益寿、起死回生之术。
   古书有云:男人女相,富贵之相也。林生狐眼鹰鼻,端得有女相。每揽镜自照,尝以贵人自诩。
   及至国朝邓公时代,改革伊始,泥沙与潮流俱下。“人体科学”遂出,当世时,如海灯、张宝胜、严新之辈者,已如过江之鲫,“大师”数不胜数。林亦混迹其中,乘有微名。
   未几,伪科学破,所谓“大师”死走逃亡,各安天命,而林流落香江,成功转型,以港商之名卷土重来。
   林处事精明,眼光独到,深谙生财之道,或以港商之身投机取巧,或以江湖之术坑蒙拐骗,短短数年,富甲一方。国朝五十八年,林斥巨资建府邸,王府占地近百亩,金狮门禁,雕梁画柱,院墙高耸。院内五层楼阁,亭台错落,间有花园池塘,植被常青。此府邸距芦溪县衙百米之距。
   林于楼阁之上遍展合照,合照多为高官名流之辈,中有一照为林与爪哇国主比肩而坐。据传,林曾远赴爪哇,施展神功,为其国主取出体内结石。据此,林之名日盛,江右之人俱以“大师”称之。然合照年久,画质不清,真假莫辨。
   与“大师”合影者,艺界伶人颇多。如国民女神之辈者,向来高冷于凡人,然与“大师”之照中,或搂、或抱、或伏于肩、或坐于怀,直令天下男儿拍案而起:竖子何德、安得此幸?然其可见,“大师”果非凡人也!
   “大师”将其诸多合照结集出版,政商、文艺三界名人尽纳其中,该册装帧精美,镶金覆银,煌煌有百页之厚,虽千金难购矣!
   当世时,王府门前,车水马龙,豪车遍地,王府院内,谈笑皆翘首,往来无寒酸。坊间相传,萍乡郡牧陈安众宴请“大师”,忝列末座。“大师”在酒酣耳热之际,忽然掷杯,环视众人,大肆放言曰:尔等皆为贪腐之辈!言毕,放声大笑。在座诸君赫然。竟均附和一笑,莫敢言者。后,陈太守一众尽入囹圄。“大师”合当有先见之明尔!
   与“大师”交往诸多高官中,当数南粤朱公,铁道部刘尚书,二人均为正部级高官。朱公与“大师”交往日久,早年朱公牧南海儋州文昌郡,遭人弹劾,幸有“大师”运功解厄,遂化险为夷,朱公竟跪拜“大师”相救之恩。后,每至佳节,必重金厚礼,亲往探视。甲午年冬,朱公事发,先成待罪之身,终获待死之罪,“大师”终未能保其一生。
   刘尚书与“大师”亦是交往甚密,相传“大师”曾要送其靠山石,保其终生官运亨通,然山石未到,刘尚书已锒铛入狱,终身监禁。
   “大师”有一关门弟子,姓皱名勇。此人乃江右一富商尔。因仰慕“大师”高名,不惜斥百万巨资,拜入门下。后因二人产生经济纠纷,遂生啮齿,相互告发。癸巳年夏,新京报、央视等媒体聚焦揭露大师真面目。“大师”王林遂浮出水面,为国人尽知。地方督府迫于舆论压力,着手调查“大师”,竟涉行医、重婚、诈骗、赌博、持枪、偷税、行贿七宗罪尔。“大师”见大势紧迫,遂避走香江,暗地却使人消弭祸灾。甲午年夏,大师现身武功山,别来无恙,风采依旧。国人方知“大师”之大也!
   然“大师”此次归来,并未事了拂衣去,意欲拔出眼中刺、肉中钉,斩草除根,永绝大患。乙未年夏,皱勇突殁,抛尸彭泽。未及一周,“大师”在鹏城被萍乡捕快捕获,从此,一入牢门深似海,直至临终就医时。
   丁酉年初春,王林于医院病殁,一代“大师”,终归尘土,无数传闻,长埋地下。
   林于芦溪民间素有向善之名,年施百万之巨,以飨父老,又锱铢亿万,重修建勋寺,以光佛门盛德。然,纵布施千万,结无量功德,难掩天下悠悠之口,难有半片立锥之地。诗曰:钱虽通神,难改千秋史笔;慈航无类,不渡迷舵之人。
   书生曰:大师何神明尔?竟惹三界簇拥,诸侯相敬?太史公曰:非大师神明尔,人自愚昧尔!尔来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为官者,弄权营私、心无黎庶;为商者,投机问巧、唯利是图。所谓心中有鬼者,自敬鬼神。心中无鬼者,神鬼莫欺。
   予以为:当此开化明世之时,科学昌明之际,林以江湖伎俩,博“大师”之名,瞒悠悠众生,岂不欺世人愚哉?然其果真愚乎?心自愚尔!
   王林之象,亦是国人之悲也!
   今,王林虽死,然其如王之欺世盗名者多乎哉?
   多也!

共 170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骗子之所以为骗子,无非是聪明过人,能说会道,擅长故弄玄虚。王林极富表现力,擅长动嘴动手。具备了一个高级骗子的优秀天赋,能够充分的利用自身的条件把个人的才能发挥到极致。致使多人上当受骗,甚至附庸。作者以幽默的语言对王林的一生进行评价,对这种社会现象的发生极具讽刺意味。“当此开化明世之时,科学昌明之际,林以江湖伎俩,博大师之名,瞒悠悠众生,岂不欺世人愚哉?然其果真愚乎?心自愚尔!”作者得出人们上当受骗的根本原因,最后,发出如此感叹:王林虽死,然其如王之欺世盗名者多乎哉?多也!社会上多一些像作者这样有责任心的人,世界会更加美好,具有教育意义。问好作者,祝您精彩不断,倾情推荐共赏!【编辑:老土】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老土        2017-02-17 19:56:41
  感谢赐稿荷塘!期待您的更多精彩!
老土祝您写作愉快!
2 楼        文友:老土        2017-02-17 20:01:16
  实际人生就是这样,俗人多,庸人多,盲目跟风的人更多。老师给大家当头棒喝,为老师点赞,祝老师创作愉快!
老土祝您写作愉快!
3 楼        文友:老土        2017-02-17 20:02:46
  欣赏学习,如同醍醐灌顶,茅塞顿开。祝老师佳作频频!
老土祝您写作愉快!
4 楼        文友:高原的天空        2017-02-17 22:35:46
  写得畅快,笔力饱满,拜读
云烟深处懒读书
5 楼        文友:天龙        2017-02-18 06:10:54
  祝老师在荷塘写作快乐、佳作频频!!祝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6 楼        文友:红叶摇秋风        2017-02-21 08:11:28
  欣赏学习精彩文章,祝老师在荷塘创作愉快!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