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水】记忆中的医疗(随笔)
不知道为什么,突然很想写下关于早年的医疗经历,或许是怕有一天这些记忆会彻底失去吧。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印记,物质、文明、医疗、教育都一样,沧桑与发达,落后与进步,都是岁月的痕迹。记下这些,提醒有过这样一些医疗方式的存在。
(一)关于安全注射
七八十年代,乡村生活物质贫乏,医疗资源严重落后,尤其山区,多是方圆数十里只有一个卫生室,医疗条件之简陋,是现代的医学生完全无法想象的。
我们村的卫生室设在大队部的一间石屋里,那间屋子被一道土墙分隔成内外两间,里间是大夫住室,外间两个药柜、一张桌子就成了病人诊室。那年月乡人们耐受力较强,谁家头疼脑热了,往往是先在家熬一碗姜汤喝了,尔后再捂上被子发发汗,好转了便罢,不好转才会去看大夫。那时的大夫不分科,内外妇儿都给看,乡人们对大夫极其尊敬,大夫也热诚,是二十四小时住在卫生室的,轻些的病人多是打上一针、包几包西药片了事。严重的就要挂液体外加喝中药了。
我想说的是那时节的注射(打针)。那年月没有一次性注射器,打针用的注射器都是共用的,针筒是玻璃的,针头是金属的。平素不用的时候,注射器就放在桌上的铝制小盒里,有病人需要打针时,大夫会取出暖瓶在空碗里倒上些水,尔后拿出注射器抽上水冲一下针管(冲针管也就抽那么一下,多数时候一暖瓶水要用好几天,用到后来,倒出来的水都没有热气了),就开始抽吸药物准备打针了。打针时消毒皮肤的棉球是大夫用棉花捏成的小疙瘩,蘸上一点玻璃瓶里的廉价白酒,在病人皮肤上擦一下,就开始注射了。注射后的针管同样在碗里抽上水涮一下,就重新放置回盒子,有下一个需要注射的病人,只需同样的程序操作一遍了事。
近几年不断看到乙肝、丙肝爆发的报道,也许多和早年些代年不安全注射有关。现在想想真是后怕,但那年月就是那样的医疗条件,多数乡村都差不多。
(二)关于输液
早些年的乡村输液,还没有一次性输液带,卫生室用的是那种黄色的橡胶皮管,也是共用的,一端连接葡萄糖或者盐水,一端连接扎入血管的针头,中间有小玻璃滴管相接,可供观察液体滴速。卫生室平时输液的人不多,除非急重些的病人,大夫才会给输液。卫生室没有专业的消毒设施,共用的输液带也是每次输完后在开水里烫一下就存放进专门的盒子里,输液前直接接上葡萄糖冲一下就使用了。输液针头是金属的,用完后多是开水冲一下就直接泡进酒精里,下一个病人输液时,捞出来就使用了。皮肤消毒一样用棉球蘸白酒。
父亲有次在卫生室输液,快输完时言说身上发冷,并不时冷颤,大夫就给拔了液体,并给父亲喝了热水。父亲喝完热水回家时,才走出十几步就一下子跌到路边、人事不知,母亲一边大声叫大夫,一边掐父亲人中,匆匆出来的大夫拿两支银针紧扎父亲穴位,好几分钟父亲意识才恢复,肢体却瘫软到无力,要母亲和我帮扶着才慢慢挪步回家。我那时年幼,只记得当时经历,却不明白怎么回事。后来长大从医,始知那就是输液反应引起的休克,心里冒汗许久,很庆幸父亲命大。
近些年,随着合作医疗开展,政府在各个村都投入配置了标准卫生室,现在输液都使用一次性输液带,皮肤消毒和所用药品也得到了规范,早时代的医疗隐患已不复存在,实在值得欣慰。
(三)关于洗胃
早些年乡村,喝农药是自杀的一种常见方式,也有误服的。遇着这种情况,卫生室常无能为力,多是紧帮着送到乡卫生院去洗胃。那时节,卫生院还没有自动洗胃机,洗胃用的多是简易漏斗洗胃器,是那种暗红色的中间带气囊的指头粗细的橡胶管,圆弧形的那头直接从病人鼻腔或口腔通过咽喉插入胃内,前面带漏斗形状的为盛水装置,洗胃时候往往是护士站在凳子上,一手高举着洗胃漏斗,一手不停加水进去,下面另一护士负责传递水杯,杯子水空了就及时加满进去,保证上面水及时续上。每次灌注一定水量时,要放置漏斗朝下,挤压气囊帮着胃内容物及时排出。胃液流完后,再举起漏斗注入洗胃水,如此反复灌洗,直至洗出液澄清为止。洗胃时候,病人多是被安置在紧挨水管的椅子上,有大夫扶着并及时观察瞳孔、血压情况。洗胃水多是温的,和人体温度差不多,是开水兑了自来水直接用的(开水是火上现烧的,若农药服入过多、洗胃时间长,水温就难以保证了),但由于洗胃时间长,期间要反复帮排胃内容物、催吐等,不待洗胃结束,病人便往往是满身湿透的,紧邻的医护人员自然免不了遭遇喷溅,身上脚上到处沾满食物残渣。夏季还好,秋冬天,一个病人洗胃下来,护士、病人都是满身湿冷。病人得救了还好,若无治,无异于临死前再遭遇一次折磨。即使这样,能等到送进卫生院洗胃的病人还算幸运,有许多距离卫生院较远的山区病人,往往等不及送到医院就没了生命。我的大姨母就是误服了打果树的农药,在送往乡卫生院的路上停止了呼吸。
我上班的年代,最初几年依然使用漏斗洗胃器,后来就都是自动洗胃机了,洗胃不再用自来水,都是恒温的无菌生理盐水,有负压吸引装置,洗胃时候快捷方便了许多,成功率也自然高了许多。但是,往胃里插管的过程依然难受,要插入软管四十五到五十五厘米,做过胃镜的人想必都有体验。当然,那年月的胃管消毒一样难以彻底,多是中低效消毒液浸泡一下了事,根本无法灭菌,洗胃的安全性自然难以保证。而今随着科技进步,高质量的洗胃机和一次性胃管遍及临床,旧时隐患彻底成为过去。
感谢时代,感谢科技,使民众的健康安全逐步走向有序规范。写着这些字的时候,心里涌动无尽欢喜。毕竟,简陋的医疗已成为过去,越来越好的就医环境和医保政策,正惠及各个阶层芸芸众生,这是社会的大进步、大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