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作品赏析 >> 读林黛玉诗《五美吟之咏西施》有感

编辑推荐 读林黛玉诗《五美吟之咏西施》有感


作者:善若水水流云 白丁,18.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149发表时间:2017-02-20 12:24:14
摘要:《红楼梦》中的林黛玉是典型的文艺女青年,她热爱文学,衷情创作,整个大观园中惟数她的诗词作品丰富。她的诗歌风流雅致,立意新奇,充满了灵秀之气,可谓超凡脱俗,独树一帜。在本篇文章中我用舒畅明快的语言对她的《五美吟》进行了深刻地解读,以期探视林妹妹高尚的人格和丰富的内心世界。

五美吟
   咏西施
   一代倾城逐浪花,吴宫空自忆儿家。
   效颦莫笑东施女,头白溪边尚浣纱。
   东施效颦、西施替越复仇的故事广泛流传,历来为文人墨士吟诵慨叹,人们或批评西施或赞扬西施或同情西施或为西施不值;但对于东施,人们大多是以讥讽为主,笑其不自量力。但是林黛玉这首诗却能翻出新意,别具一格。
   诗歌前两句描述了西施的命运,“一代倾城逐浪花”,拥有倾城之貌的西施像大江中的浪花一样消逝了,香消玉殒,回想她的一生,身居繁华辉煌的吴国宫殿,却只能白白地回忆自己的家乡。身居吴宫,深受吴王夫差的宠幸,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日日歌舞,朝朝欢笑,可在夜深人静、明月悬空之时,思乡之情难免油然而生,但身居深宫,只能望月怀远而不能享受天伦之乐,吴宫犹如一把大锁锁住了一个女子的如花韶华和自由快乐。嫁与帝王,从此你的天地只有这华丽辉煌的宫殿。帝王之前,笑靥如花;帝王之后,却痛苦寂寞,为了一个男子,为了一个国家,她承受的太多太多,牺牲的太多太多。诗人用一“空”字,表达了对西施命运的同情和否定。
   诗歌的后两句描述了东施的命运。东施貌丑却还要学西施的娇弱之态历来为人们不齿,可以说广受诟病和嘲笑。但是诗人却从不同角度出发,提出新颖的看法,不要嘲笑效颦的东施,她虽然没有倾城之貌,却获得了自由快乐的生活。看东施的一生,她一直生活在乡野小村,布衣荆钗,饭食粗鄙,纤纤十指在终日的浣洗中也粗糙僵硬布满老茧;但对比起西施,没有金笼的束缚,获得了家人团聚的天伦之乐和饱满充实的生命。比起自由来一切真的都是浮云。昔日,弯弯的溪水边一群生机勃发的少女,撩着水花,眼神闪着快乐的光芒,笑声飘荡在风中;几十年后,那个最貌美的姑娘已随水而逝,而那个最貌丑的姑娘却获得了人生的圆满。诗人对东施的肯定其实就代表着自已的人生追求:视荣华富贵如浮云,而将自由看作无价之宝。这一点在《红楼梦》中不止一处表现出,像林黛玉对房间的布置,对环境的要求,对服饰的挑选,还有她对北静王水溶的那串名贵珠串鄙夷的态度,都能表现出;更不用说她所作的《问菊》《菊梦》那些诗作了。“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登仙非慕庄生蝶,忆旧还寻陶令盟。”林黛玉是中国隐逸文化培养出的一朵奇葩,她的精神追求非常高远,心境极其纯净,似有一汪清泉在心田间流淌回旋,冲刷,洗涤,不沾染世间的任何污垢。
   这首诗将西施和东施的命运放在一起,在对比中表达了“不汲汲于富贵”的高尚情怀,以及对个性自由的追求和热爱;而对东施的肯定则是翻古人之意,独辟蹊径,推陈出新,令人眼前一亮,叹服之余不免为诗人的才思所折服。

共 107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文章解读《红楼梦》中人物林黛玉的《五美诗》,开篇展示原诗,然后逐句解读诗歌意向,揭示出诗歌包含的深刻含义,透过该诗的解读作者指出了林黛玉的人生观点,揭示了《红楼梦》要表达的人生哲理。该文的赏析就巧妙在这里,既给读者分享了《红楼梦》中的诗歌之美,又让我们赏析到了《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之美,赏析到了小说的艺术之美。【编辑:春雨阳光】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善若水水流云        2017-02-20 17:48:54
  谢谢编辑。你的点评让我对所写的文字又有了信心。
2 楼        文友:春雨阳光        2017-02-20 22:07:45
  这篇书评解读名著中的诗词,让我明白了写作上的一个问题,所有的作品文字都要为小说的写作目的服务。谢谢友友,辛苦了!
语文教师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