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花开的声音是一种高尚的天籁

编辑推荐 花开的声音是一种高尚的天籁


作者:火淼 童生,687.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472发表时间:2017-02-23 12:10:55


   我去农业大学做调查,问一学生,棉花是怎样来的?该学生回答说棉花是机器吹出来的,旁边一学生听了这话立即反驳说不对,棉花是在农民的辛勤培育下从地里长出来的.我问棉花的亩产量大概是多少斤?这个学生回答说大概是一万斤吧,据说亩产量都在以每年百分之十的速度增长,这样下去,十年二十年后的棉花亩产量估计会超过十万斤的。我说你是农村来的学生吧,他说他是去年他们那个农村县里的高考第一名上来的,他的神情,真好像他就是农村里的骄傲似的。
   我去川北一些较贫困的农村做调查发现,这里的农村稀疏拉拉的,根本就不像传说中的那么密集,这里的农村,听说有两千多人口的大村庄,发现却只有几个老头和几个老太婆,很少看见有年青人,这些留守老人们讲:“年青人都出去打工了,做生意去了,没有外出的一些年青人天天都在镇上打牌。”我问这些在家的年青人天天打牌有啥意思,为什么不多多种好庄稼?这些留守老人们讲:“我们这里每人就一亩来地,一亩地如果种棉花,年亩产量就两三百斤;一亩地如果种稻谷,年亩产量就一千来斤。也就是不管种什么,一亩地一年只能有一千多元的收入,想想啊,谁愿意天天泡在地里就为了一年那一千元的收入啊?”我说既然如此这些年青人还是出去创业的好,这些留守老人们讲:“据说我们这里要修铁路和高速路,这样就会占去我们的很多土地,我们还会被拆迁去房屋,这样就会赔给我们很多钱,还会给我们建新的房屋,我们天天就盼望着我们这里能修上高速路,我们特别渴望我们的这个村庄能修成城市,这样我们就能因卖土地因拆迁而富裕起来,你看网络新闻里宣传说郑州市里五十位千万富人扫大街,他们都是因拆迁而成为千万的富人啊!”
   学生动辄就说地里的亩产量上万斤,最贫困的农民动辄就要因这因那能获得上千万元的经济收入,为什么人们的欲望都膨胀得令生命都快窒息了?
   我去这里的中小学做调查发现,这些学生有两种调子,一种是好好地努力学习,争取以后能拿到一张高文凭;一种是不学习,混个九年制义务教育出去照样赚大钱。我问一位成绩特别好的学生,你为什么要读书?他说读书就是为了要拿到一张高文凭,拿到一张高文凭就是为了要有一个高好职位,有了一个高好职位就是为了能合法合理合情地抱着摇钱树,奔驰宝马是小蝌蚪,年薪百万不嫌少,年薪千万不嫌多,年赚上亿有点意思,年赚十亿百亿千亿才是我的理想。
   我去城市里调查这些混了九年制义务教育就出去赚大钱的人发现,这些人在有能人传帮带的情况下,很快就融入进了市场,很快就成了市场经济汪洋里的游泳健将。而那些只是凭自己单闯天下的,几乎个个就像拖拉机一样喘着粗气只能爬行在城市的边缘,久而久之,他们对城市就有了怨尤,而怨尤就像是一种传染病症,久而久之,几乎现今的大多数人,都对现今的这样那样有了各自的怨尤,特别是对命运的怨尤……
   网络新闻报道:“有一个青年女站在了一个八层楼的房顶边沿,她神情呆滞,似乎有跳楼自杀的迹象,很快就围来了一大群人,这一大群人里,居然没有一个上去救,而很多的围观者就像看杂技表演一样,大声地喊:跳啊,跳啊,快跳啊,怎么还不跳呢,等人来救你吗……”
   有一个成语叫雪中送炭,而事实是:大家看到的,很多都是雪中送雪或锦上添花。比如很多的歌颂和赞美,是不是锦上添花呢?比如很多的街头流言蜚语,人们是不是正在热传呢?比如传言某某人又婚外恋了,某某人做了小三了,某某人倒台了……这些是不是雪中送雪呢?而我们的文学和艺术,对有些要么就是捧上天,要么就是踩在脚下或一棍子打死,好像历史以来都是热衷于这些啊!“雪中送炭”不只是是一个成语,“雪中送炭”应成为文学和艺术里的精神才对啊!
   许多的事情,必须深入才能实际,只有实际了的才能做到实事求是。而深入是孤单的更是寂寞的,是绝对不能和经济学的原理划成等号的,所以诸葛亮说“淡泊才能明志,宁静才能致远”。如是,理想才不会变成欲望!如是,眼睛才不会雾里看花而漠视生命!如是,用心听花,花开的声音是一种何等高尚的天籁啊!

共 162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文章观点很明确,文章结尾点明了该文的写作目的:“如是,理想才不会变成欲望!如是,眼睛才不会雾里看花而漠视生命!”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作者通过大量的城乡调查走访发现,不少人都把理想建立在物质的获得上,实际上就是把理想变成了欲望,这是很可怕的,这直接伤害到的就是生命。正常的生存需要,与物质的贪婪占有,不是一回事,由此产生的生命态度和价值观也不同。该文涉及的问题,值得我们思考。【编辑:春雨阳光】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借双慧眼看世界        2017-02-23 16:32:39
  拜读老师佳作,认真学习品读您的作品:我说你是农村来的学生吧,他说他是去年他们那个农村县里的高考第一名上来的,他的神情,真好像他就是农村里的骄傲似的。
走向太阳的路是烙人的,但太阳永远那么迷人!
2 楼        文友:春雨阳光        2017-02-23 22:13:24
  文章讲述的现象,是值得我们思考的。特别是一些人对农村土地的不真正了解,让人感觉到遗憾。作者这种实事求是的调查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文章表达出的观点,也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语文教师
3 楼        文友:叶华君        2017-05-08 19:00:48
  欣赏老师精彩的佳作,老师的文流畅生动,很精彩,希望在以后看到老师更多精彩的文章。感谢我们能相遇在江山文学网,交流学习!祝老师心想事成万事如意,阖家幸福!。遥握!祝创作愉快!
叶华君,成都市作协会员,东部新区草池街道人。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工,我有一颗善感而质朴的心,我爱我的家乡我的亲人!QQ1052430610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