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作品赏析 >> 用热泪针砭时政的“老杜”

编辑推荐 用热泪针砭时政的“老杜”


作者:陈瑞雪 童生,645.92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8259发表时间:2017-02-24 12:20:27
摘要:浅谈杜甫诗歌创作的沉郁顿顿风格。

如果想要品评老杜诗歌的艺术风格,就不得不要考虑到他的生活经历。童年时代的杜甫是很活泼的,他的诗句“学诗犹孺子,乡赋念嘉宾。忆昔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则是很好的证明,他的童年是活泼且有文化修养的。青年时代的杜甫是裘马轻狂的,他有着积极入仕的想法,他的诗句“致君饶舜上,再使风俗淳”就很好地证明了他的政治抱负。他的诗句“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不乏有裘马轻狂的快意!中年之后的杜甫,由于生活的折磨,政治上的失意,使他变得沉郁了。残酷的现实,把他压得经常展不开眉头。他的诗句“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很好地表现了他中年的遭遇经历。晚年之后,杜甫的作品更是充满了感伤的情结。他的诗“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写出了他忧国忧民的情思。
   他的一生:经历坎坷,屡遭磨难,可老杜却是一个极有骨气的人。其郁积于心头的悲慨涌至口边时,往往又一口气强咽下去,回环往复,使情感的流程变得深沉浑厚起来。但情感的回环往复,是在诗人的心中进行的,流露于笔端的是潜气内转的起伏顿挫,给人以波澜老成之感。如《咏怀古迹五首》其二:“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怅惘千秋一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写萧条异代的千秋洒泪,极为沉郁顿挫。
   “沉郁顿挫”则是老杜诗歌最为典型的风格。“沉郁”,本是指作品中那种深沉蕴藉,凝重悲郁的风格特征。评论家陈廷焯在他的《白雨斋词话》中说:“所谓沉郁者,意在笔先,神余言外,写怨夫思妇之怀,寓孽子孤臣之感。凡交情之冷淡,身世之飘零,皆可于一草一木发之。而发之又必若隐若现,欲露不露,反复缠绵,终不许一语道破。匪独体格之高,亦见性情之厚。”
   杜甫的诗:“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老杜由“对面”落笔,句中无一字吐露闺中人对作者的思念,却又句句都在说‘闺中人思念作者’。尤以“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两句最为传神。作者采用想象的手法,抒发闺中人对于自己,以及自己对于闺中人的思念。这种若隐若现,欲露不露,反复缠绵的手法,堪称典范!
   “顿挫”主要体现在杜甫诗作上的的一些表现技巧上。顿挫用于杜诗风格辨析,最初便出现在对杜诗语言的分析上。“顿挫”本就带有悲抑苍劲的意味。它是通过沉痛而反复铺叙吟咏,萧索衰飒的意象的选择,以及音节的峭拔滞涩上体现的。这种顿挫随着老杜“力因年增,意气盎然,思想和阅历不断老成和深化而越发炉火纯青。”他对诗句熟练驾驭的能力,令后人顶礼膜拜。老杜对“字”“句”的锤炼,可谓用心良苦。他的诗句“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则是最好的证明。而时代环境的急遽变化,个人生活的穷愁困苦,思想感情的博大深厚,以及表现手法的沉着蕴藉,是形成“沉郁顿挫”这种风格的主要因素。堪称这种风格的杰出代表作品是《秋兴八首》。这一组诗共八首,是老杜在夔州时的思念长安之作。或即景含情,或直诉悲愤,或借古喻今,或欲说还休,但八首只如一首,因所要表达的中心意思。第一首的“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便已概括了至第四首易“故园”为“故国”,意味尤为深远。接着是一次又一次的忆长安,感盛衰和伤沦落,反反复复,欲吞还吐,沉郁回环,悲慨深沉,极顿挫之致。所以这组诗有如多重乐章组成的大型抒情曲,以家国的兴衰为主题,以夔府的秋日萧瑟,诗人的暮年多病,身世飘零,特别是忧念长安的悲怆心情作为基调。每一乐章从不同的角度共同表现基调的凝重感情,互相支撑构成回环往复的旋律,不仅使整个抒情曲错综丰富,而且有开有阖,有抑扬顿挫,更突出的表现了基调的主题,不乏有写实的成分。
   杜甫的写实诗很多,现以《兵车行》为例,此诗作于杜甫困居长安期间,讽刺唐玄宗穷兵黩武而不顾百姓死活。虽说是写实,杜甫的以时事入诗却含有泪水和深情,具有运笔如椽,令人为之神动心摇的感染力。这除了他能设身处地地为老百姓着想外,还在于他本人就是这苦命人中的一员,他的命运也就是一般人的遭遇,只要真实地将自己的所见所闻和感受叙述出来,就成为了人民的代言人。他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说:“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居然成濩落,白首甘契阔。盖棺事则已,此志常凯豁。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取笑同学翁,浩歌弥激烈。”不管自己多么困苦,也踏踏实实的忧国忧民,所以才会在诗中写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荣枯咫尺异,惆怅难再述”的不朽诗句。
   君与民在杜甫的心里所占的分量都是极重的,在他失意飘零的一己的悲怆里,交织着思君恋阙的忠心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注。这就是用热泪针砭时政的老杜,唐诗史上的集大成者!

共 195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杜甫的人生经历不一样,表现出的诗歌风格也在随着人生经历的变化而变化。文章先从总体上讲述了杜甫的少年、青年和中年,剖析了他在这些年月中的诗歌特点,具体的举例让文章更有说服力。然后,文章重点剖析了杜甫诗歌的“沉郁顿挫”风格,文章从内容和情感上剖析了沉郁的风格,从表现技巧方面解读了“顿挫”的特点。文章解读观点明确,举例、解读、引述都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该文对我们阅读杜甫诗是很有帮助的。【编辑:春雨阳光】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春雨阳光        2017-02-24 22:06:00
  这篇书评文章,是评论一个作家的一生的创作。作者在评论杜甫作品中,分作年龄段进行解读,重点分析了他诗歌的“沉郁郁顿挫”风格,点面结合,详略得体。
语文教师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