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山水神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山水】大山的馈赠(散文)

精品 【山水】大山的馈赠(散文)


作者:三人 童生,908.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606发表时间:2017-02-24 19:51:54
摘要:大山的四季,是四幅画,四种味道,四声问候,四种祝福。

大山一直沉默着,高高地昂着他的头颅,似乎从不在乎他的子民。其实他一直都体贴如微,变着花样的,无私地奉献着各种各样的美味。有的短暂,有的漫长,有的唾手可得,有的繁锁艰辛。无论是春夏,还是秋冬。
  
   (春)枞树菌
   春分节气已过,窗外春雨淅淅沥沥地下着,枯黄的地上已经可以看见隐隐的绿色了,光秃秃的树枝上也有了嫩嫩的芽尖探出头来。虽然依然寒风料峭,但春天的脚步已经悄无声息地来了。老家也该是如此的景象了吧?一阵春雷响过,似乎是在提醒我们,是不是该背上背篓捡枞树菌了?
   我仿佛又回到了三十多年前,那时还在上初中,每当春雷响过后,一场春雨柔柔地飘落下来,在周末休息时的早上,我就去找我的背篓。我个子不高,背大人的背篓往往会拖到脚跟,没法走路。父母专门为我准备了一个小一号的背篓,系带也短些,背着刚刚合适。背上背篓,我就往枞树梁子跑,那儿枞树特别多,这是它名称的由来。
   春天的到来,让小鸟也欢快了许多,我也像是一只欢快的小鸟,在山间的小路上欢快地跳着前行。我才没时间理那些小鸟呢,我低着头,踩在松软的从树上落下的,枯黄的枞树叶上,一步一步轻手轻脚地走着,不是为了怕惊动什么,而是怕不小心踩到她们。
   是的,她们就躲在那层层枯叶下面,悄悄地冒出一只眼睛,偷偷地向外张望。金黄色的帽子上,顶着几根枯叶,似乎要伪装起来,不让人看见。但那鲜艳的金黄在枯叶中却极为显眼,无论如何都掩盖不住她天生的丽质。我慢慢蹲下身,轻轻地拔开枯叶,哈哈,她们已无处可躲了!
   她们像顽皮的孩子,把大人的帽子找来戴到了自己的头上。那帽子实在是太大,遮住了她的整个头,整张脸,只能看见那匀称的身子。她应该看不见路了,可还是不愿摘下帽子,她看不见别人,也就觉得别人也看不见她,像躲猫猫般,觉得挺好玩。她们成群地躲在一起,你挤我我挤你,像一窝嫩黄的小鸭。
   看着她那调皮的小模样,我有点不忍心去将她摘下。但是如果不及时采摘,她的帽子就会散开,破裂,然后就腐烂,最终无踪无影。她只为春天而生,春雷是唤醒她的铃铛;春雨是滋养她的琼酱;春风是装扮她的清香;春雪是送走她的嫁妆。她随着春天的脚步而来,却先于春天而去。她像是春天的信使,为春天开路送信,然后就悄无声息地退去。
   我轻轻地从根部托起她,她也顺势而起,帽沿向下收缩着,帽子下面是排列得整整齐齐的菌褶,通体桔黄,饱满丰腴。她们非常娇嫩,刚采下不久,就会变色,帽沿和根部的黄色慢慢的变成绿色。这是在提醒我们,她已经停留得太久,得赶快找到她的归宿了。我背着一小背篓枞树菌,就赶紧往家里跑。她很轻,虽然装了一背篓,却是蓬蓬松松的,一点也不重。
   一到家,母亲就立即找来一个大盆,装满清水,将枞树菌倒入其中。她们浮在水面上,你挤着我,我挤着你。有的帽子压住了别人的脚,有的则把脚翘得老高,骑在别人的头上。我伸手入水中搅动,她们也跟着游动起来,你追我赶,似乎有“嘻嘻哈哈”的欢笑声。母亲为她们每人搓澡,逐一洗净,去除了尘土枯叶的她们更加光鲜艳丽,身上泛出凝脂般的光茫。
   母亲烧一锅热水,她们在冒着腾腾热汽的水中,随着母亲手中的勺子旋转翻腾。母亲马上将她们连同热水倒入烧箕中,水滤走了,仅剩下她们挤在烧箕里。她们安静了,仿佛洗完热水澡后,舒服地睡去,慵懒地躺着,进入了梦乡。
   母亲切些油亮泛红的熏肉,锅里油星直冒,浓郁的肉香四处飘散。再放入生姜、大蒜,把枞树菌倒入锅中,一阵翻炒,熏肉香味中夹杂着一股清香。枞树菌饱吸着猪油,全身清透光亮,隐隐地发着光。我口水直流,实在忍不住,用手拿起一枚就往嘴里放。嘴里立即清香四溢,枞树菌清脆嫩滑,很快就溜进了肚中。母亲笑我太心急,说枞树菌要慢慢的吃,细细的品,哪能像猪八戒吃人生果那么吃?
   枞树菌仅有的短短的一生到此就结束了,完成了她的使命。她悄无声息地随着春雨而来,惊艳却不张狂,静等着有缘人的到来,给他以至美的享受。枞树菌是春雨播下的种子,大山给予人们春天祝福的信使,她带来了大山亲切的问候:寒冬已经过去,大山将要换上新装了,你可已准备好,去欣赏大山绚丽多姿的美?
  
   (夏)神豆腐
   夏天,太阳似乎是掏出了自己火热的心,尽情地展示出它最大的热情。山谷清亮通透,山上绿色饱满厚重,青天中没有一丝云彩,青山中没有一粒尘埃。但是太阳太过热情了,树叶都卷曲了起来,鸟儿也一声不吭,安静地躲到了树林中。唯有知鸟,似乎要与太阳争执不休,一较高下,反反复复絮絮叨叨地不停喊着“会热死!会热死!”但是太阳不为所动,依旧那么热情,甚至更加热情。
   劳作的人们实在是经受不住,早早地就回到家中,坐在堂屋里,躲开了太阳。虽然阳光不能直射到身上,但热烘烘的空气无处不在,连风都变得那么热情,不再凉嗖嗖的。衣服已经少得不能再少了,汗水还是不停的直往外冒。椅子,桌子,好像什么都是热的,无处可躲,无处可藏。人们舔了舔干裂的嘴唇,清水喝了一碗又一碗,肚子里的水直晃荡,但还是无济于事。
   小孩子们都到了河里,脱得一丝不挂,“扑通”一下就钻入清亮的水中,暑热一扫而光。他们嬉戏打闹着,这时威猛的太阳拿他们也毫无办法。但是只要他们一上岸,太阳马上就热情地拥着他们,让他们有了深切的感受。岸边的石头烫得脚都有些痛,他们只能踮起脚尖,跳着前行。回家的路,向上直冒热汽,很快汗水就流了下来。衣服还湿着,也许是河水,也许是汗水的印迹。
   大山总是那么宽厚,不忍心让人们热得如此难受,美味随手可得,不需要艰辛的摘采,不需要繁锁的制作。路边有一种小树,碧绿的树叶有碗口大小,有点像桑叶,呈细长的心形,像是大山向人们捧出的翠绿的心。这种树长不高也长不大,嫩枝是褐色,老树枝是灰色。这是一种杂树,路边,草丛边到处都是。将嫩叶摘下来,有一股清香,把树叶用清水洗净,叶面就更加碧绿,树叶背面的茎也更加清晰可见。
   将洗净的树叶撕碎,放到盆中使劲搓揉,盆中就会有很多青翠的汁液,浓郁粘稠,手都变得翠绿起来,盆中飘着一个个绿色的汽泡。然后把它们倒入铺有包袱的盆中,汁液流过,渣滓留在了包袱上。盆中深绿色的汁液,变得干净了,深深的绿,让人赏心悦目。从灶堂里取些柴火灰,放入碗中,再倒入清水,用手搅拌后放下静置不动。等到水又变清,滤除表面飘浮的木炭,将清澈的木灰水倒入汁液中,用手搅匀,盖上包袱静静的放在那儿。
   等几分钟后,再打开,盆中已是碧绿的凝固的胶体,像绿色的豆腐。切下一块放入嘴中,嫩滑柔软,清香又凉爽。这种神奇的用树叶作的豆腐,我们称它神豆腐,是夏天消暑的极好的美味。用刀将神豆腐切划成一小块,再放上点辣椒、大蒜未,和着折耳根凉拌。鲜红的辣椒,翠绿的神豆腐,雪白的大蒜未,白里透红的折耳根,看着都让人食欲大增,端上桌是一盘极受欢迎的菜。神豆腐入口即化,清凉爽口,满嘴是树叶的清香,全身通透,夏天的暑热烟消云散。
  
   (秋)红米
   一大清早,人们都挑着撮箕纷纷赶来了,主家已做好了绿豆皮、糍粑或汤圆等吃的东西,吃过之后就到育苗田里去拔秧苗。秧苗培育在一块离家较近、水源充足且肥沃的老田中,一米左右宽的垄间是较深的沟,垄上是密密麻麻整整齐齐翠绿的秧苗。秧苗娇嫩,而春天的倒春寒是其致命的杀手,所以在每垄都撑有半圆形的竹篾,上面盖上白色透明的塑料薄膜来保暖。如果天气暖和太阳升起,就必须立即揭开薄膜,否则秧苗就会被高温烧死。等到秧苗有尺来高了,就要移栽到其它稻田中,我们那叫栽秧子,邻居、亲戚都会过来帮忙,非常热闹。
   “一年之计在于春”,这是一年中极为重要的日子,准备丰盛的吃的东西当然是首要的任务,不仅是人吃的,还有牛吃的。放牛一般都是小孩的事,但这一天除外,大人会亲自去割两大捆牛最爱吃的最嫩的茅草,牛要将所有稻田磨一遍,会很辛苦。所谓磨田就是把稻田磨平,牛拖着两三米宽、有六七个三十四厘米长铁钉的钉耙在稻田各处走几遍,堆放的牛粪等肥料连同原来高低不平的稻田就会变得平整均匀,以便于插秧。
   人吃的东西则几天前就开始准备了,磨豆腐、煮米豆腐、打糍粑、煮米酒、磨粑粑粉、酿绿豆皮等等,甚至比过年还丰盛。肉更是必不可少,一头猪上最好的是四个腿,一只会背到丈人家拜年,过年会炖一只,剩下两只会薰干放到栽秧和收谷时才拿出来吃。平时一般只吃两餐饭,上午十点左右的早餐和下午四五点左右的午饭,但栽秧这天要吃五餐:过早、早餐、过午、午餐和晚餐。平时吃的饭往往是一点米和着土豆、苞谷或红豆,但栽秧这天一定全是米,红红的尽米饭。
   拔出的秧苗分成碗粗的一捆捆,碧绿的叶和白嫩的梗对比极为鲜明,高高地摞在撮箕上挑到稻田中,隔一定距离丟下一捆。为了保证秧苗栽得笔直地间隔均匀整齐,往往在每块田里由一经验丰富者先栽些秧,叫打样。其他人就再挽起裤脚下田,沿着田埂隔两臂远一字排开,弯腰参照着打样开始栽秧。两三株秧苗一束,用三根手指捏住插到稻田中,前后左右都要对齐,十厘米一束。为观察秧苗是否对齐,腰必须弯下超过九十度,脸几乎贴着水面,一天下来腰疼得都难以直立起来。右手不断从左手分离出秧苗,再蜻蜓点水般往稻田中一点,发出如音乐般有节奏的入水出水的响声,人不断后移,很快一块稻田中就会均匀整齐地载上秧苗,原来浑浊的田中浮出一层嫩绿,那是丰收的来源,一年的希望。
   由春入夏到秋,不断地施肥、除草、驱虫,在太阳的照射雨水的滋润下,秧苗渐渐成长起来,一株紧挨一株,田里没有一丝空隙。一层浓郁的碧绿铺在稻田中,厚重平整,在山谷中极为养眼。高杆红米秧苗长得特别高,成熟时会达到一米,因此非常怕风,风一吹就会成片地倒塌,露出白色的苗梗,看着就像翠绿中长出了一大块白癣,让人心疼。最终能收获到红米要跨过诸多环节,雨水、阳光、风、虫害、病症……跟唐僧取得真经一样的艰难。甚至比他还难,因为有些因素无法控制无法补救,常常头一天还长势喜人的稻谷,第二天太阳一出来突然就全变成了黑色的空壳,一年所有的努力就都白费了,全年的希望在一夜间就破灭了,唯一的收获就是一田的稻草。
   人们在栽秧时会倾其所有,吃得尽可能地丰盛,除了是对前来帮忙的亲朋好友一天辛勤劳作的犒劳外,还有一个朴素的愿望,希望以丰盛换来丰收,通过这种方式来祈求一年的平安好运。即使是万幸一切顺利,红米的产量也不高,一亩能有三百来斤稻谷就已相当了不起。正因如此,后来抗风力强、产量更高、成熟时间短的杂交水稻一出现,红米很快就被彻底地淘汰了,仅仅留下那鲜红的记忆。
   当秋天终于来临,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稻谷的腰,稻叶已枯黄时,稻田像换了一身金黄的全新的衣装,那预示着收获时刻的来临。还是那些春天栽秧的人,还是那么丰盛热闹隆重,稻谷在镰刀“唰唰”声中倒下,收拢成束。咑斗前两人每人拿起一束稻谷,交替地高高扬起再使劲打击到咑斗内的栏杆上,节奏激昂鲜明。谷粒纷纷脱落散开,碰到围在三面的竹席上发出“唦唦”的声音,很快铺满了一咑斗。谷粒满满地装进箩筐,压得扁担一闪一闪地挑到地坝上,均匀地铺到晒席里。晒三四天后,谷粒干燥透了,就可放入粮仓中存储起来,颗粒归仓,这时收获才算真正到手。如果碰到天气不好,老是雨水不断,谷粒脱落掉入田中,即使强行收回也会发霉腐烂。眼看着收获最终变成泡影,功亏一篑,让人伤心欲绝,仰天长叹,欲哭无泪。
   红米谷粒是粗大的金黄色,不易脱谷成米,通常先放到响擂中磨,再倒入米臼里舂。风车分离出的米粒纤细瘦长,米呈通红色,连糠都是红色的。煮红米饭所用时间较长,水要多放,快熟了再把米汤泌干。然后柴火接着慢慢熬制熟的饭通红通红,黑色鼎罐里像被血染红了一样,很多没见过的人刚开始都不敢吃,但那独特的沁香味飘散出来很是诱人。高杆红米口感是软中带有一定糯性,米粒晶莹饱满,色泽艳丽。做米豆腐时加些红米,做出的米豆腐颜色鲜艳,弹性好,散发出一股鸡肉般的香味,吃在嘴里舌底生津,回味无穷。
   一粒粒红米能吃到嘴中,种植者要精心呵护,付出沉重的劳作,还要天公作美,确实是历经千辛呕心沥血。红米之所以如血般鲜红,仿佛是在提醒我们收获的来之不易。
  
   (冬)蕨粑
   稻谷已入仓,苞谷已上梁,黄豆已入框,树叶已枯黄,微风已变凉,秋天已过去,冬天,来了。
   风吹,日晒,雨淋,岩石不再坚硬光滑,大自然用他的耐心和毅力,使得岩石也变得柔软起来。岩石沙化成细小的颗粒,厚厚的,软软的,踩在上面,直往下陷,留下了深深的脚印。这种土里大树无法生长,松软的土无法固定住它们高大伟岸的身躯,细细的杂树也不太多,不高,也不粗。当然大山从来没有空闲的地方,任何位置都有植物在顽强地生长着,即使是石头上,苔藓地衣也会将其覆盖。

共 6287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春”在笔者的心中不再青黄不接,而是漫卷着轻纱;在一场柔柔的雨后,大山被春雷惊醒,讲述着心中的童话——她们像顽皮的孩子,把大人的帽子找来戴到了自己的头上……刚刚苏醒了的心,怎能不喜欢她?“夏”来了,热情依然如故,但他也不白折腾你,其实是给你带来免费的桑拿,还送给手巧的人们解暑的“神豆腐”;夏天啊——多么慷慨!而秋天到来时会有一个愿望:希望以丰盛换来丰收,这是一个多么朴素的愿望啊,而“红米”则是奖励给收获着的锦旗。稻谷入仓,苞谷上梁的时候,冬天来了,“冬”的馈赠是在凛冽的寒风中深藏在大地下面的坚强的蕨根,而挖出了蕨根便成就了“蕨粑”的奉献,那醇厚的味道,让人恋恋不忘。笔者浓情饱蘸,如数家珍般娓娓道来,让大自然一展容颜,并且带着无尽的宝藏而来。但是,人们为什么还纷纷逃离?推荐欣赏。问好作者!【山水神韵编辑:青苔与岩石】【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7022617】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青苔与岩石        2017-02-24 20:00:15
  拜读。《大山的馈赠》让我看到了生活在辽阔大地上的人们的无穷智慧和大自然魅力四射的景象,神奇而又另人向往。问好三人友!敬茶!
坐在一个炉灶的角落,烧出苦辣酸甜的味道!
回复1 楼        文友:三人        2017-02-24 21:45:34
  青岩社长辛苦了,多谢精彩的编按,问好。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