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外桃源
天地间尚未解开的谜太多了。有些谜看似荒诞离奇,却实实在在地存在着。就连高明的科学家也解释不清。正因为有着太多的不解之谜,人类在大自然面前就显得脆弱而渺小。
——题记
周日的上午,时间似乎是呆滞住了,过得极慢。无聊的我打开电视,看了会儿新闻。
“没劲!”我关掉电视,独自一人到河边去散步。
河滩上散落着各色各样奇怪的石头,春天的暖阳温柔的抚摸着它们,把它们抚摸得灵性而生动。我信手拣起一枚紫色的鹅卵形的石头,石头上隐约分布着雅致的美妙的图案。我把它放进河水里洗了洗,寻了片洁净的沙滩坐下,仔细地欣赏把玩。
突然,这枚紫色石头放射出紫色的光芒,把我裹进一个紫色的环境里。河流不见了,四周的景物不见了,四周的声音也听不见了。就这样,大概持续了一分钟。
等到光芒尽收,我发现自己竟站在一个形似虎口的宽敞的洞穴里。
洞穴位于巨岩之下,峭壁半腰;洞口古木森森,苍藤蔓蔓。那蔓蔓苍藤酷似一幅帘子遮蔽住洞口、遮蔽住阳光。有仙风将藤帘轻摇,有烟霞在帘外飘荡。洞的上方是刀削般的千仞高崖,洞的下方是斧劈似的万丈深渊;洞的左方、右方亦无径无路,陡峭得让人头晕目眩。别说是人,就连擅长攀跳的飞鼠,擅长凌空翱翔的苍鹰,也会愁煞雄臆,望而止步……
我万分惊奇,继而不寒而栗。天哪!怎么到了这样一个人迹罕至的地方!这是那里?我的小河呢?我的沙滩呢?我可爱的家乡呢?难道……难道真的是穿越了时空隧道,到了另外一个世界?我简直不敢相信。
我正想大喊一声为自己壮胆,却听见“咯噔咯噔”的脚步声传来。接着是一声威严的断喝:“是谁在殿堂后门?!”
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循着声音,看清了这确是一座殿堂——恢弘而典雅,古朴而神圣。朝我走来的是两位身穿丝绸制服的青年武士。武士的手中没持任何武器,在相距数十步远的地方站住了。
“你是谁?从哪儿来的?”一个武士问。
我不敢吭声。
“啊?我们桃花源的镇殿之宝怎么在你手里?!”另一位武士双目园睁,惊诧地指着我手里攥着的紫石,做出了要争夺格斗的架势。
什么?!这枚寻常的石头竟会是他们的镇殿之宝?“桃花源”?难道是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吗?
陶老先生笔下的桃花源可不是这个样子啊!我愕然、恐惧,想转身逃跑,但身后是万丈深渊。
“我没偷!这石头是我在家乡的河滩上拣的!如果你们喜欢,就拿去好了!”我不再害怕,反而理直气壮。
两位武士交换了一下眼神,怒视着我,一步步向我逼近。
“后生!不得对客人无礼。”危机时刻,一位鹤发童颜,长须垂胸的老者大喝了一声,横插在我们中间,躬身一揖:“贵客受惊了。莫怕、莫怕。失礼、失礼!”又回头对两位武士说:“还不赶快向贵客赔礼道歉!”
两位武士诺诺连声。
我忽然感到自己万分委屈,哽咽着向老者解释,我并非偷窃镇殿之宝的盗贼。我把事情的前后经过向老者陈述一番,并把紫石交给了者。
老者长叹一声,亲切地拍拍我的肩膀,将我请入正殿。
正殿比后殿宽敞得多,足可容纳三千多人。说是殿,其实不过是一个地造天设鬼斧神工的大溶洞。经过豪华的艺术雕饰,显得壮严而肃穆、圣洁而辉煌。正殿大堂的神登上供奉着老子、庄子,孔子;还有耶稣基督的雕像;紧挨着的是日、月神像。日,月神像面前,摆放着一件玲珑剔透紫红色玉盒。
老者将紫石双手捧进紫红色的玉盒里,与两位武士一道,虔敬的三拜九叩,嘴里还叽里咕噜地念叨着什么。
施礼毕,老者携我至一方华美的石桌前坐下,吩咐武士奉上爽口的水果,沏上可口的香茗。缓缓地向我讲述着他们的镇殿之宝——紫石的故事。
原来,自从东晋末年武陵郡那位打渔人误入桃花源,桃花源人盛情款待。停数日,辞去之后,桃花源人终日忧心忡忡,生怕那打渔人复引人成群结队而来,搅扰他们平静的生活,更怕外面兵连祸结的悲惨厄运降临到他们的头上这方净土。于是派人到山之小口——桃花溪水外界的地方巡视观察。果然发现那打渔人领着一群官吏模样的人,沿着山口外的桃花溪一路寻来。桃花源人忧心如焚,齐刷刷地跪下,向天地日月祷告,然而不见回应。后来,他们又向耶稣基督祈祷;忽然听得一声巨响,他们身后的大山炸开一方小洞,从洞里飘出一轮圆月似的紫色火球,流星般凌空飞来,落入他们面前山口内的桃花溪里;溪水即刻放射出紫色的光环。那光环一环套一环,环环相扣,环环不断,层层叠叠射向山口之外,那打渔人迷糊了,思维混乱了。他们再也寻不到进入桃花源的入口了。他们一连又寻了几天,寻困了,寻累了,就垂头丧气地走了。
后来,又有一位清高俊逸之士来此寻觅,同样悻悻而返。这些,桃花源人在山口里面都看得真切,而外面的人却视山口如一堵千仞高崖,望崖至步,望崖兴叹而已。
事隔三年,溪水里射出的紫色光环,已将山口牢牢封死。花溪水呢,也改变了流向——流至山口处,悠然不见了踪影。似静静地渗入地下的一条暗河里去了。桃花源人确信:别说是外面的人,就是外面的蚊子,也不可能再撞进他们这方乐土了。于是,趟进桃花溪,打捞挽救了一方生灵的圣物。捞出一看紫色的光环消失了,竟是一枚紫色的石头,上面隐约分布着雅致的美妙的图案。
桃花源人虔敬地捧着紫石,又把它送回它横空出世的山洞。从那时起,桃花源人便把这山洞修饰成他们圣洁而辉煌的殿堂:从那时起,每逢桃花盛开的三月十五,桃花源人便齐聚圣殿,举行规模宏大隆重的朝圣仪式。
就在这圣殿的后殿里,有两泓清凌凌的潭水,左边是日潭,潭形似圆圆的太阳;右边是月潭,潭形状酷似弯弯的月亮。也还是从那时起,桃花源人每逢月园之日,将紫石放进日潭,全族人都来喝一碗日潭的水。每年每月如是,一生之中便无病无恙。每个人的寿命都在二百岁左右,届时无病无痛苦而亡,但不超过二百一十岁大限。每逢月园之日,将紫石放进月潭,全族人又都自觉来喝一碗月潭的水,每年每月如是。一对夫妇一生之中只生一子一女,便不再生育。从那时起,距今一千六百多年了,代代相传,辈辈如此,人口既不增多,也不减少,总保持在一千五百人左右。
然而,就在十年前,有一对夫妇只喝日潭的水不喝月潭的水,三年之中生下了三个孩子。这件事惹怒了日月神,日月之精灵——紫石,一怒之下在一个月黑风高夜晚,从圣殿后门划一道紫色的弧线,流星般飞逝于外界那茫茫天宇之中。落到何方,无人知晓。
那对夫妇自知理亏,也忍受不了桃花源人责怪的目光,双双投崖而亡。而护守圣殿的两位壮年侍者,却认为是自己的失职所致,要求全桃花源人给予惩罚。但大家知道不是他们的过失,并好言劝慰,两位壮年侍者仍然痛悔万分,分别于两棵大树下面划地为牢,面树思过,自责自罚,整整十年了,从没踏出自己划下的地牢圈子半步,且立下誓言:紫石不归,决不出地牢。
十年来,桃花源人百岁以上的老人们纷纷死去,新生人口更是没约束的直线上升。没有了紫石,日月潭的潭水再也不起任何作用。人口出现了危机,健康出现了危机、寿命出现了危机、粮食出现了危机、生态平衡出现了危机。在这危机四伏的世外桃源里,人们惶惶不可终日,从心灵深处感觉到桃花源的末日就要降临了。
末日降临前的恐惧使桃花源人全都醒了。他们像那两位壮年侍者一样深刻反省,真诚思过,认真学习老庄哲学,体会“巢于深山一枝足矣”的深刻内容;认真学习并实践孔子的“温、良、恭、歉、让”;“仁、义、礼、智、信、”;认真学习耶稣基督的博爱救世之崇高精神。认真学习并感悟他们祖先为他们创立的“日月神教”教义的“先进”与“落后”。“日为阳,人当效起光明正直”;“月为阴,人当效起温良圣洁”、“孤阴不生,孤阳不长。阴阳平衡则万物永正。”桃花源人学习着,深思着,忏悔着。那忏悔的泪水呀不知流了多少,多少……
讲到这里,老者的双目盈满了亮晶晶的泪水,他紧紧地握住我的双手,百感交集,激动万分:“感谢上帝!感谢主耶稣基督!小伙子啊!你就是上帝派来的救世主啊!给我们送回来了镇殿之宝。我们日夜盼望的紫石我们桃花源的人得救了!你是我们最最尊贵的客人,我们要用桃花源最隆重的礼仪来接待你!”
那老者激动着,欢呼着,此情此景让我非常感动。
“这样吧,我们尊贵的客人,我先陪你到我们桃花源里随便地走一走,看一看吧!”
“好哇!好哇!感谢桃花源的盛情!”
寻觅世外桃源,游览桃源风光,是继武陵郡那个打渔人之后,历时一千六百年,历朝历代人都梦寝以求却始终未能如愿以偿的最美好的心愿,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竟让我给赶上了,我当然答应得非常爽快了。情绪也立时高涨起来。
老者对两位武士耳语了几句,便引领我走出正殿大堂,复行十余米,出了正殿的石大门。
刚出石门,顿觉眼前一亮“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呵,陶渊明老先生对世外桃源的描写果然属实!不同的是,陶老先生只提到了山口之外的桃花林:“夹岸数百部,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而山口之内有无桃花林,陶老不曾提及。而我现在看到的是“沿着溪流,穿越村庄,直以放眼望不到的尽头,两岸全是枢密相间的桃花林。这里四面环山,山高林密、百草丰茂,巨峰嵯峨,岩碧峥嵘,云蒸霞绕,蔚然深秀。在这草长莺飞的阳春三月里,桃花源山青、水碧、柳绿、竹翠、花红。杜鹃花红得似血,野杏花红得如胭。桃花呢,桃花开得最艳!艳而娇,娇而媚,红红火火,灿灿烂烂,真像是仙娥伴落了满天的彩霞。
“吃过春桃吗?”老者问。
我摇头。心想,桃花正开呢。
老者告诉我:五百年前,桃花源人掌握了高科技转基因技术,对桃树的品种进行了改良,培育出了冬天开花,春天成熟的春桃;春天开花,夏天成熟的夏桃;夏天开花,秋天成熟的秋桃;秋天开花,冬天成熟的冬桃。一年四季都能看到含苞怒放的桃花;一年四季都能饱尝仙桃的甘美。且不说花溪两岸的原始森林,就连房前、屋后,田埂、深谷,崖畔也都是大面积的转基因桃林。桃子多了当然吃不完,家家户户就用鲜桃养家禽家畜,或酿造“花溪美酒”,大大节约了粮食的消耗。转基因桃子个大肉厚,味道鲜美。最大的三斤多重,最小的也有二斤以上,人爱吃,家畜家禽也爱吃,酿造的美酒更好喝……”
还是在五百年前,桃花源人以阴阳平衡为理论依据,掌握了收集储存雷电技术。家家户户都有一个小型收集储存器,把大自然的闪电储存起来,用以做饭和照明。
亦还是在五百年前,桃花源人就已经耕地不用牛了。他们制造出了折叠式手提拖拉机、播种机、联合收割机。而这些机器不用燃气油、柴油、机油,只需到桃花溪水里舀一桶水灌进去,即可正常工作。
老者的话把我惊讶得目瞪口呆。
我也不甘示弱,自豪地反问老者:“你们桃花源有汽车、火车、摩托车、小轿车、装甲车、坦克;有飞机、大炮、氢弹、导弹、原子弹、核武器吗?……”
老者听到我的一连串的问话,一脸的惶恐与茫然,他不明白我所说的名词是何物。
我一一向老者介绍了这些高科技产品和尖端武器的功能和用途。
老者听后同样惊讶得目瞪口呆。
“天哪!老者感叹道:你们外界人类有啥化解不了的矛盾和冤仇?制造出那么厉害的杀人武器。你杀我,我杀你,冤冤相报何时了?这不就等于是自己毁灭自己吗?!如果把精力和经费全部用在经济建设上,老百姓富裕了,安居乐业了,那该多好啊!”
我还想再向他再解释什么,老者的满脸义愤和忧患意识让我不能再作多余的解释。
老者顿了顿继续说:“小伙子,您说的那些东西我们桃花源都没有。自从老祖先们为了躲避秦朝时的战乱,迁居桃花源至今,从没发生过战争。所以,也就没有研制什么武器。至于交通工具嘛,我们桃花源方园只有十余里,研制出那些玩意儿也派不上任何用途,多走几步路,舒筋又活血,精神!”
是的,老者确实精神。问他年龄,他说一百有余。紫石回来了,他就放心了,人生的路才走了一半,还有一百年的岁月等他享受呢。
谈笑间,我和老者已来到紧挨着村庄的、桃花源人休闲娱乐的广场。广场陈设有序,清幽宜人。广场四周桃花灿烂,芦草如茵,落红满地。
村中听说有外人来此,并且是送回镇殿之宝的贵客,纷纷放下手中的伙计,潮水般涌向广场。他们里三层外三层,把我拥在核心。他们打躬作揖,问寒嘘暖,每一张笑脸上都写满了感恩的善意,每一张笑脸都洋溢着热情,火热的情感,火热的场面,几乎要把我熔化了。
毕竟有一千多年桃花源没来过外人了,他们对外面世界一无所知,有人问这,有人问那,七嘴八舌,没头没尾,让我无法作答。于是,我就从秦朝开始,按照历史发展的顺序,向他们扼要地讲述了历史王朝金戈铁马,你争我夺,由乱到治,由盛到衰的历史。从过去史、近代史,现代史,一直讲到中国目前正在进行着的伟大划时代的改革开放,并着重讲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伟大的中国梦及共产主义思想理论。同时,我也讲了对老者未尽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