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柳】2012年夏 (随笔)
6月7、8两日高考,6日晚近11点半安顿好女儿睡下,怕屋子里走来走去会影响她入眠,干脆放弃拖鞋,光脚地上走路。那晚一夜没睡好,老是莫名其妙担心,担心女儿睡不好,担心她两天的考试会出什么差错。
7日晨和老公早早起床,做好早饭再叫醒女儿,等她吃完并检查好应考器具,然后一家人一起出门。女儿考点在初中母校红卫中学,整条街高考期间戒严,机动车辆不得通过,公交车也绕道而行。将车停在对面街道,下车和女儿握手拥抱说加油,目送他们父女两人往考场方向走。
第一场考完,看女儿放松的状态,我们也就抛掉紧张情绪,按部就班做饭、送她考试、接她回家,谨记每场考完顾左右言他不问考试结果。最后一场英语,与柏君一起考场外等,女儿的杨妈妈已在火锅店订好座等着。校门口热闹非凡,全是等着接考生的家长,高考指挥棒下的孩子,此时像是沙场征战归来的将士。仗,是打完了,是大获全胜还是战绩平平,要等朝廷论功行赏时才有定夺。
晚上网上就有标准答案了,女儿打开页面,紧张得手按胸脯不敢去看。最终还是鼓足勇气对了答案。旁边守着,只听她每发现错一处便顿足叹息一回,恨不能时间回转,把那些错题一一纠正过来。女儿估分结果为600左右,但又说自己也拿不准。这样焦急等待分数出来的心情一直持续到6月25日中午。自己当年高考也未有过的忐忑不安,24日晚又失眠了。25日上午没出门,在家却是干什么也没心思,早早做好午饭却也食不知味。打开电视电脑,等待公布分数线分数的重要一刻。电视里省招办发言人的声音终于响起,听到的消息却是让人心里一沉:今年的文科一本线556,比去年整整高出13分。也就是说女儿所估分数,按今年的水涨船高,并不很理想。
而网络拥堵,登陆页面运行奇慢,网页怎么也打不开。朋友们关心询问的电话都打进好几拨了,可女儿的分数还没能水落石出。将近12点半,终于知道了结果:595分,全省文科位次1679。我们的反应是这个结果在意料之中,是女儿平时水平的正常发挥,并无大的失误。而女儿却连连跌足,懊悔数学的那道5分选择题不该下考最后一刻对的改成错的了。大家顾不得讨论得失,分头打电话给关心的亲朋好友汇报情况。
一阵忙乱就到下午了,出去吃饭前,记起女儿高三曾经列过一个高考目标的单子贴在墙上,各科成绩希望达到多少分的。提醒她后一起去看,不看则已,一看三人爆笑:语数外及文综四门,各门成绩有出入,但总分加起来,一分不多一分不少,刚好595!摸着女儿的头,笑她太“低调”目标定太低,要是大着胆子多写十几二十分,是否也会一语中的愿望成真呢?三人说说笑笑下楼,许多天的等待终于谜底揭晓,心中踏实了许多,接下来就该填报志愿选择学校和专业了。
此前对填报志愿一无所知,突击获得的知识半罐子叮当,请了填报志愿颇有经验的同事做高参,我们一起商量,以女儿的意见为主。最终确定了平行志愿的四个学校各六个专业。因为怕掉档从一批次直接落到二批次,四个学校都选择了“服从专业调剂”。也因此并无悬念地以高出中国海洋大学提档线一分的成绩被该校录取。女儿出生时间是7月7日,一直以来,“7”都是她乃至全家的幸运数字。收到省招办录取短信恰好是7月17日。那天上午燕子搬家,我们清早去帮忙,在她家吃完早饭回来,我上网老公沙发上小憩,突然听他着火般急叫,原来是手机收到女儿录取短信,而女儿本人还在张家界和同学游玩呢!学校寄来正式录取通知的时间,又是7月27日。果然特别的日子都和7关联,巧合也是冥冥之中的天意吧!
8月25日是女儿开学报到的日期,我们22日到达青岛。女儿抗议:“学校鼓励学生自己报到,你们还这么兴师动众地送我……”抗议归抗议,我们还是依照原计划,与孩子奶奶组成三人亲友团“护送”女儿入学。奶奶亲自为孙女准备日用品,大到小褥子小到针线盒小剪刀一应俱全。被子打算去学校买的,火车上巧遇一位海大二年级学生,说学校的被褥质量不太好,于是专门市区买好。枕头拖鞋夏凉被棉签创可贴指甲刀,女儿网上看到的“大一新生入校必备”,我们几乎是照单准备只多不少。报到那天,乘来接校车的学生家长,没少和我们一样爷爷奶奶老帅亲征的,但我们的行李看起来最多。老妈双手不闲提着大包小包,快步走在我们前面。
女儿所在崂山校区离市区40多分钟的车程,一路堵车,只觉太慢。终于到达,到处是欢迎的标语、声音、人群。法政学院的大二学生,热情告诉我们报到程序,带领女儿去注册。我也跟着去了,女儿在前面登记资料,我站在她身后等。正赶上青岛电视台采访,问我是否新生家长,有否考虑过让孩子自己来校报到。听出了问话里的轻轻否定,但还是如实回答:路程太远,行李太多,因为是女孩子,不放心她一人独自来校……
而教学区距离宿舍之远让我们觉得,陪孩子一起来是对的。毕竟男女有别,要让女儿一人大包小包扛着行李,爬上爬下独立挂蚊帐铺被子,不是完成不了,而是会太累会手忙脚乱我们不放心。女儿宿舍在顶层6楼,是12个女孩子共住一套三室一厅。所有孩子无论外地还是本地,家家都是父母陪同,满宿舍大人们挥汗如雨忙碌的身影,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让孩子一点点独立一天天长大吧,让我们的手一下下慢慢松开她们的手,给彼此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
离开的那几天女儿格外表现出急躁易怒,还好几次偷偷抹眼泪。没人时她和我说:“以前出去旅游、学新东方、参加疯狂英语夏令营也是离开你们,但和这次的感觉完全不同……”26日我们三人登崂山,行至半山腰天下雨了,女儿的电话也正在这时打来,闲聊几句她突然不做声了。问怎么了也只是沉默,接着就挂了电话,再打怎么也不肯接。第一反应是她丢东西了,也许是身份证银行卡。而接着她发来短信证实并没出什么事:“没什么,只是突然很舍不得你们离开……”雨水打在脸上,冲去了我们眼中夺眶而出的泪水。谁说只是孩子没长大,没适应离开我们的生活?我们也一直在试图适应与孩子的分别,却还是没能表现出应有的坚强,这脆弱的老心啊!
而等到我们真正告别离开后,女儿却一下长大了似的,没再掉眼泪。每天电话短信或是QQ,都很开朗乐观,虽然没少抱怨教官的严厉不近人情,但她接受新校园的态度是积极的乐观的,适应得也很快,自己洗衣服、打开水、取钱、给智能卡充值、买书、选课、参加社团,每件事都完成得有条不紊。而且表现出清楚清醒的对未来的分析与计划。跟我说虽然无法预知未来会怎样,但现在会为之努力不希望虚度此生。而且还学会了关心人,每晚都会叮嘱我们早睡注意身体,这在以前是少有的事。那时我们朝夕密切相处,这些关切的话语她是太忙顾不上说或觉得都是一家人说多了矫情吧!如今因为距离,让她有了倾诉与表达爱的机会,让她因远离家乡远离父母而迅速成长,这是多么让人欣慰的事!
2012年夏对女儿而言,是她人生中重要的、转折性的一年。她依依挥别少年时代,跨入青年时期;她结束中学生涯,步入大学校园。2012年夏是女儿收获与再次播种的季节。过去已告一段落,她正行走在路上,为接下来的耕耘而继续抛洒汗水,等待种子破土发芽开花结果,迎接下一个丰收的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