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萍
年轻的时候,喜欢过一个女子,彼此知心,她的名中有一个“萍”字。后来相互失散于生活,偶看到水中的萍,便写了此文。
——题记
记得童年时家门前有个小池,静谧的池中,点点的浮萍安静的伫立于水面,她们穿着翠绿色的衣裳,好奇地欣赏着春的景色。春风自是怜爱她们,轻轻一抚,她们便颤悠悠地摇摆起身姿,说不出的轻柔与可爱。
我是喜欢这浮萍的,然而人们却以为,这些娇柔的浮萍,必是了无根蒂,漂泊无依。关于描写浮萍的诗词文章,的确不少,但几乎全是伤怀之作。“浮萍寄清水,随风东西流”,每当文人们感叹身世浮沉时,总以浮萍作喻。我觉得,这是人们的谬误。
浮萍是有根的,若说没有根,那是“藻”,而非“萍”,只是浮萍的根须生于水中,所以说,浮萍不仅有根,并且比一般的草木更加高洁。因为平常的植物,自然生根于淤泥之中,然只有浮萍的根须,只于水中生长,从不陷入淤泥。而说到浮萍生来漂泊不定,我也是不赞同的。浮萍绝大多数都是生于池塘、湖泊这样的静水之中,偶有微风掠过,也不过摇曳一番,何以谈得上漂泊?谁又曾看见湍急的水中有浮萍?虽然江河中也有浮萍,但她们犹能于水中生长的青青郁郁,并不会落得如何凄苦的情境,也仍旧不能说是漂泊。若说漂泊,坠入水中的其他花木,才真正算是漂泊——与生长的地方相离,随波逐流,黯然逝去。而随江河流动的浮萍,却是另一番无拘无束。正如唐代诗人刘商的诗中所写:“春草秋风老此身,一瓢长醉任家贫。醒来还爱浮萍绿,漂寄官河不属人。”浮萍正是有着这样令人羡慕的自由。
我喜爱浮萍,爱她的自由,更爱她的品质。她虽没有群芳的娇艳,却也青翠可怜。而经历一番风雨,再娇艳的花朵也将逐水而去,只有一池浮萍,更加翠绿、焕发生机。万木争奇斗艳,唯独浮萍这样安静、从容,使我不禁为她写道:
镜水成妆着绿裘,
凭风轻颤半含羞。
纵然万木争春去,
不与群芳逐水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