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抄公·蠹鱼和文学
要不是前几年中国青年报曾报道了《西安交大六教授联合举报长江学者造假》事件,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报道了西安交大多年举报学院同事、西安交大能动学院原教授、博士生导师李连生教授侵占他人成果并造假获得科技大奖的情况,一场历时数年的学术打假活动,突然因外力的强势介入取得决定性成果,校方迫于媒体压力,宣布撤销抄袭者李连生教授职务,并解除其教师聘用合同。科技部也撤销了其“涡旋压缩机设计制造关键技术研究及系列产品开发”的国家科技二等奖。并收回奖励证书,追回奖金。这是我国“第一例”因学术造假被撤销的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获奖项目。这一举措捍卫了国家科技奖励制度的严肃性。
《中国青年报》发出的信息再度引发热议:学术腐败为何揭盖儿容易处理难,一场历时数年的学术打假活动,因外力的强势介入取得决定性成果,论文造假者被撤销其学位,这也许是至今将采取的最严厉的惩罚制度吧。
Plagiarism和Fabrication的无耻行为大行其道,日渐猖獗。由此延伸,关于各种文章造假的举报和揭露也不胜枚举。
大凡世上有了写文章的,也就有了抄文章的。古时文字的依附,从岩刻、甲骨、竹简、兽皮到绸缎、糙纸,十分不便。文人搬家,车载马拉,学富五车、家有几车书的主儿,也不稀罕。因无印刷术的发明,于是抄文者应运而生。想来抄文章者,一笔一划,颇费心力;积年累月,始成一书。世人敬文抄者,尊一“公”字,亦当之无愧。但何时始含戏谑意?实不好深查。总是抄文者之中,有不安此道的,欲出人头地,每每抄文毕,则将自己的大名留在文章首尾,于是引起著者的讨伐、追究……
文艺作品登上文坛由来已久。仅从先秦的记述散文起,迄今也有二千多年了。但提倡之烈,作者之众,读者之广,还应首推今天。目前,我国已经拥有一支人数可观的作者群,他们既是文学的内行,又是写作的能手,使万灵万物借助于文学的魅力,启迪千百万人愉快地迈进了知识宝库的大门。然而,多年来文学的作品中,也遭到一些文抄公的猥亵,出现了一些令人厌憎的“作品”。只急得著书人四处上书求告,对簿公堂有之,媒体披露有之,杂文、漫画作者因此亦多了一项营生。某日,笔者见某网站一篇文章不错,读后欣喜之余,似有相识之感。掀翻积累的剪报,方知前两年此文已见诸报端,所不同的是,原著张三,新作者李四而已。赤裸裸地抄也好,掐头去尾地抄也罢,与其说是作品,还不如说是抄袭更为确切些。那种在自己名尾注上摘辑之类字的,也算得“避嫌”,老实。照搬照抄冠以己名、笑傲原创的,可就低下得可悲了。
抄袭虽自古有之,首推“四人帮”时最盛。“小报抄大报,大报抄梁效”,风气之坏、之劣,为国人所不齿。遗憾的是,此风至今仍未绝迹。抄袭者,脸皮不红,心不跳,得来全不费功夫,名利双收;“千篇文章一大抄”,还据之有理。一些报刊网站仍然连篇累牍地反复出现这种“作品”,如此“菠菜烧豆腐,豆腐煮菠菜”地干下去,读者岂不是饱受“咀嚼苍蝇”之苦?何况那些相沿抄袭的错误结论,更是危言耸听,贻害匪浅。
当然,一些“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博采千家而自成一体的作者,非但不属抄袭者之列,而且应称“大手笔”。
笔者多年购了点书,箱柜少许殷实。偶尔掀翻,但见一小小昆虫混迹其中。这厮也忒怪,体形长而扁,书有罅漏便为穴;头小而尖,极善钻营;多脚而善奔,一被发觉,刹那间便没了踪影;况浑身装潢烂银似的粉末,常躲阴暗角落,最是掩人耳目。求教于人,方知此虫儿学名叫蠹鱼,专干蛀书勾当。
“名利”二字苦熬了文抄公的心机,借蠹鱼的衣钵,蝇营狗苟,剽窃于文苑,为世所不齿。凡见字的东西搁置久了,不妨挪动挪动,晒晒太阳。如嫌不便,多放些“卫生球”、“樟脑丸”儿,这种虫儿无隙可乘,自然就少了。若能绝其谬种,岂不更好!不过,这在鱼龙混杂的今天,当然是不可能的。
近年来,文章弄虚作假现象比较严重。丑闻也在频频曝光。涉及抄袭、剽窃文章的不良行为,不但败坏了学术风气,损害了原创作者的队伍形象,而且必须采取切实措施加以解决,绝不姑息。种种剽窃腐败行为之所以屡禁不止、愈演愈烈,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好人主义”盛行,相关部门惩处不力。我们完全可以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对文章造假的不端行为的惩处机制,制定切实可行的处理办法,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原创文学(论文)作品中的这种“低标准”,虽然只是少数投机者所为,但也应引起人们的警觉,大有革除之必要。试想,文学领域,秋水长天,包罗万象,更兼古老的泛波题材,日新月异的新兴事物,可谓上穷碧落而下极黄泉,可写可书者甚繁。如果舍本求末让抄袭者“一锅剩饭炒来炒去”,自然会冷了读者的心。这种学风浮躁和急功近利的腐败行为,理应力戒之,众讨之。
愚以为,在当今的时代,一定会出现一批像曹雪芹、巴金、鲁迅式的做人做文,德艺双馨的风云人物。而那些以投机钻营为“营生”的人,以造假的文章哗众取宠,只能用欺骗的手段来刺激读者眼球。也许他们能得逞于一时,但是,道德低下的人,绝对造不出自己的高尚灵魂。到头来,一旦东窗事发,那也一定会受到大众的嫌憎斥贬,身名俱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