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忆城堡
一、姥姥家的老式楼房
在我出生的八十年代中国,刚刚改革开放,可计划经济的味道还是挺浓。现在只要你有钱,就可以买一套房子,可当时都是单位福利给分房子。姥爷家就有了一次分楼房的机会。那时候我还小,直到长大了才知道,为了这套房子,可是费了很大的劲才得到的。不管怎么样,我记事的时候,姥姥家就是一户一楼的双室楼房。
房子结构是那种老式的,一开门就能看到一面镜子,然后,镜子左右是一大一小的屋子,我们家人都管这两个屋子叫大屋和小屋,小屋的前面就是厨房和厕所。
现在的房子户型,都会有一个超级大的客厅,可老式楼房基本上没有客厅。虽然住上了楼房,可照比现在的房子面积不是很大,大概也就60平米左右。别看房子不大,可谓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大屋里放着一张大床,两张老式沙发,沙发的扶手是木质的,座椅是皮质的。还有一个高低柜。因为姥姥曾经在木器厂上班,我觉得姥姥家的家具,就是拿到现在都非常有设计感。
小屋里的摆设反而更多,一个上下铺的床,一张学习桌,还有一个大衣柜,大衣柜的玻璃上,还夹着翁美玲的《射雕英雄传》剧照,当时,我还以为翁美玲是我老姨呢。(足见我老姨年轻时候很好看哦)全家大聚会的时候,屋里床上地上都是人,吃饭都要分成大屋小屋两桌吃。我们小孩子一桌,大人们一桌。大人们常常来我们小孩这屋蹭好吃的。
别看这么小的屋子,每天在住和吃饭的都不会少于5人,天天热闹得就跟菜市场一样。我们的回忆,就在这幢老式楼房里开始了。
二、有腔调的吃饭讲究
我现在在家吃饭,每次都拿小碟子,放点自己搭配的佐料。有一次,我爸说:就你这习惯,都是在你姥爷家养成的,没事还得整个腔调。
姥爷吃饭是很有讲究的,加上晚饭基本上会有好多人。桌子基本上要全打开,每人摆上一个碟子、勺子和筷子。这种算人数拿碗碟的活,都是我来做的。我姥爷自己还会有佐料,曾经,舅妈出差拿回来一小袋黑胡椒,把我姥爷珍贵的,喝汤的时候才挖一小汤匙。喝完一口汤,还要做下陶醉状。我当时觉得这黑胡椒得多好喝啊。
这只是平时的吃饭规矩。而且,每天的饭菜都可口无比,我姥姥做的白菜豆腐,能炖出奶汤白色,芸豆绿意盈盈的好吃,酸菜在我姥姥手下,能出现千变万化的味道,炖海蛎子、炖海带、炖冻豆腐,而且滋味都特别足。全国人都说,东北菜代表是猪肉炖粉条,可作为东北人的我,酸菜才是我们的代表菜。
每年的阴历七月十五左右,我姥爷都会张罗一次喝羊汤。我锋哥从农村给我姥爷弄来一只羊,然后自己家杀羊,做羊血,烀羊汤喝。从早上7点钟开始,全家大小就开始忙活。直到中午,这锅热气腾腾的羊汤就能喝上口了。每人一碗带着羊下货羊肉羊血的汤,自己放佐料。放上盐、醋、辣椒、香菜、葱花。真的,那味道简直绝了,现在一边写一边馋呀!每次自己放佐料,我们就会互相尝尝对方的羊汤是什么味道的,有的特别酸,有的特别辣,有的特别咸啊。同样的佐料,每个人的口味都不一样。虽然口味不一样,可却喝出了同一口家的味道。
某一年的冬天,我锋哥也不知道从哪弄来一头狍子。现在全中国的人都知道“傻狍子”这词。可当时这狍子放在姥家厨房,我简直要吓死了。狍子已经被人打死了,尸体就在厨房放着,而每一次去厕所,都会路过他的尸体。我一直非常害怕它会突然醒过来,然后满屋子乱窜。现在想想,那时候真幼稚呀,怎么可能会活过来的。那一宿,我都没敢起夜上厕所,而且睡觉之前还和我姥说:姥,我要是尿床就赖这狍子。
第二天,这狍子就成了桌上佳肴。可我一口都没吃,只是觉得昨晚的状态已经把我吓死了。可狍子真的算上野味了,感觉在我姥姥家,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都吃过。我们曾经有一年,还油炸了蚂蚱和蝗虫吃,味道相当酥脆鲜美。
三、孩子多来欢乐多
姥姥姥爷特别喜欢孩子,我姥姥带大了我们四个孩子,我舅家的小姐,大姨家的小哥,我还有我老姨家的小弟。而且还会有远房亲属家孩子,为了在市内求学,也住在我姥姥家。这幢小楼房里,曾经孩子多得就跟寄宿幼儿园一样。
我小姐大我6岁,小哥大我2岁,我小弟小我9岁。我们仨一起玩的时候,我小弟还是啥都不懂的小屁孩。
我和我小哥,有一次在屋里玩。我姥就感觉,平时呜嗷叫唤的两孩子,今天咋这么安静?比起特别吵闹的孩子让你烦躁,孩子们突然的安静,会更让大人恐惧。我姥就进屋开始找我俩,发现孩子不见了,就开始里外屋外地找。最后,我姥在床底下找到我俩。我俩把我姥染衣服用的染料拿出来霍霍了,我们满身满脸的黑墨汁。这把我姥气的,因为刚给我俩换的新衣服,把我俩好一顿收拾。
还有一次,我小姐和我看完宋丹丹演的《超生游击队》,觉得特别好玩。然后,我把褥垫塞衣服里当孕妇躺床上,我姐拿个洗脸盆在床上。我俩玩得正高兴呢,我老姨回家了。就问我俩,你俩干啥呢?我和小姐特别开心地说:我俩生孩子呢。我老姨又气又笑地说:“你俩能不能知道点害臊啊,还生孩子。老迪,你把褥垫赶紧从衣服里拿出来。冬雪,你把脸盆给我放回去。你说你俩让我说啥好呢?”当时,我俩觉得我老姨真是莫名其妙的,现在想来,这玩的确实有点大了。
家里过年聚会,家长最喜欢的事,可能是让孩子比个头。从小我和小哥会经常比个头,我都比他高一点,等到上小学,我小哥就一下子超过我了。
等我们稍微有点大了,我小弟才能明白点事,由于他最小,自然成了万千宠爱的小宝贝。老姨夫经常晚上用我的红领巾把眼睛蒙上,和我还有小弟玩摸瞎胡。老姨夫能有1米86那么高,我俩跟小崩豆一样乱窜,他就开始瞎胡掳,抓到谁就开始玩“拔萝卜”的游戏。就是用手捧着你脑袋往上拔,这种玩法好像还挺危险的,但当时我俩特别高兴,特别希望被拔萝卜。
岳云鹏说过一个相声,说家里地方小的,晚上归置孩子睡觉特别费事。等晚上,我们要在姥姥家睡觉,也是特别有意思。首先,我会帮我小姐拽裤子,也不知道为什么,小时候的裤子特别难脱,特别是冬天,棉裤又厚,外裤又紧。自己完全做不到脱裤子,我就会使劲拽我小姐的裤腿,帮她脱裤子。每天因为脱裤子这事,我俩能乐半天,一乐就没有劲,更脱不下来。
裤子总算脱下了,我姥就开始安排睡觉的地方。会把两个沙发对着放,然后,把家里面板膛在沙发之间,上面铺上被,我的小床就做好了。现在想想,天天睡面板,我还能瘦得了?
总之,屋子里能睡觉的地方都是人,沙发都要搭起来给孩子睡觉。这座小城堡,直到晚上熄了灯,才能片刻的安宁。
四、神秘和新奇的城堡
我这人特别爱翻抽屉,姥家的抽屉都被我翻遍了,可我还会没事再翻一遍。姥姥家有两个神秘的抽屉是上锁的,一个属于我小姐,一个属于我妈妈。
我妈抽屉里有一大厚摞子的明信片是我的最爱。只有等到妈妈取东西的时候,我才能借机看看,里面有我家乡本溪水洞的明信片,有一套洋娃娃的明信片,还有一套我最最喜欢的,就是各地明信片集合的卡片。每次我妈关抽屉,我都眼巴巴地和我妈说:妈,等我长大了,你能不能把这些都给我,我保证好好保存。我妈就会笑着说:这些以后都是你的,都给你啊,现在赶紧给我收起来。后来,这些卡片都归了我,放在我的书桌抽屉了,没事我俩拿出来看,我说:妈,他们现在都归我,我太开心了。
另一个是小姐的,小姐的抽屉里全是粘纸,有射雕英雄传还有刘德华,还有小虎队什么的。我最喜欢的是一套《红楼梦》的小人书。我曾经为了看这套书,用晾衣架勾了一下午也没成功。后来,我小姐拿出来给我看,每天晚上我都是读上一本小人书再睡觉。
除了这些神秘的地方,还有新奇玩意。九十年代,我大舅去广州出差,带回来一箱芒果还有一台红白机。我曾听我爸说过,文革的时候,巴基斯坦的外宾送给了毛主席芒果,全国上下开始制作芒果的模型供起来,可我真是到了大舅出差回来才吃到芒果。全家人都不爱吃芒果,只有我和老姨夫爱吃,我俩霸占了一箱的芒果。那个夏天,甜蜜得要死!
还有红白机,现在经典的超级玛丽,还有魂斗罗都是大家的最爱。可我们一家人最喜欢玩的,是马戏团那款游戏。杂技演员骑着狮子跳火圈,我们小孩玩,大人在旁边认真地看着,一下子没跳好烫到火圈了,全家一起爆发出惋惜声。然后,大家开始分析为什么跳不好,什么时候跳最好,还要评价一下挨烫的狮子表情,然后换人接着玩。
等我上了小学高年级,我舅舅出差去美国,回来给我们每人带了一盒巧克力。我其实对巧克力不感冒的,可当我吃了这块巧克力,我才明白,不是我不爱吃,是我之前吃的都太难吃了。这个巧克力丝丝滑滑,还不是特别甜。以至于,一盒巧克力我吃了一个多月,太珍惜了,舍不得吃。记得看樱桃小丸子,小丸子遇到喜欢的东西舍不得吃,就很珍惜地放起来,等到想享受的时候,发现好吃的都长毛坏了。我看完之后,就想到自己,小心翼翼地拿出巧克力,放在嘴里那种美妙感。
因为姥爷姥姥都走了,我们便不再过节回到那间屋子了。一般聚会就到饭店,每个人点着爱吃的菜,说说笑笑家庭聚会就结束了。或者我们姐弟四个还要天南海北地赶回来,到KTV唱会歌,扯扯闲淡。
就仿佛,曾经那座城堡里的人们,就像鸟儿长大都飞走了,留下了飞不起来的姥姥姥爷,到最后他们也走了,再也回不来。我们各自在天涯海角安了家,过着自己的小日子。可在回忆城堡里成长的我们,还会带着那里留下的记忆,在自己的新窝里继续生活。
特别会在过年的时候想起他们,想起那些年在姥姥家长大的经历,会有很多的80后、90后的经历和我相似吧。
仅以此篇,献给童年在姥姥姥爷、爷爷奶奶家长大的孩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