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心愿】蛟龙欲飞(征文.散文)

编辑推荐 【晓荷.心愿】蛟龙欲飞(征文.散文)


作者:关山狼刘杰 秀才,1880.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575发表时间:2017-03-02 15:06:30
摘要:大南裕,一个普通的小山村,突然间今非昔比了。

这里是华亭的北大门,这是一片和龙有关的土地。
   三十年前,我和七八个文朋诗友在关山脚下的马峡成立了“关山青年文学社”,创办了油印文学月刊《关山草》,表白着我们对缪斯的崇拜,宣泄着我们的青春热情。一年多之后,我收到了一份辗转到来的油印刊物,未曾浏览,已经被刊物的名字所吸引——《蛟龙》。浏览了一下内容,喜欢,再仔细一看,竟是和我们毗邻的策底乡文化站主办的。后来就因文字结缘,不止一次地到过策底,以文会友,煮酒论文,书生意气,豪情万丈。
   我曾就《蛟龙》的渊源咨询过好几个策底文友,最准确的诠释是,在策底之西的东湾子有一座山,名曰蛟龙寺山,山上有庙,庙里供奉的神灵就是蛟龙神。龙是中华名族的图腾,也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普通百姓并不奢望权力和地位,但是祈求平安祥和是大家共有的心愿,而龙就是最好的象征,无论男孩女娃,名字中有龙者不下万千。而策底有蛟龙寺,供奉龙神,天然的风水宝地,地灵人杰,人才辈出。2001年策底撤乡建镇之时,有识之士倡议,在街道中心地带,彩塑了两条神气活现的龙的造型,成了策底镇的形象标志。我每次路过策底,总要不自觉地瞅几眼龙的雕塑,心里边觉着很是熨贴。
   2016年初,先是从华亭县政府网站上不断看到有关策底镇大南峪村创建生态旅游村的消息,接着又听到不少身临其境者的赞赏,心里就谋划着要到实地去一看究竟,因为大南峪村我是很熟悉的,我的一个好友的老家就在此地,不过就是一个夹在几座山峁中间的一个山村,几十户人家散居在一条水沟的两边罢了!只是近三年没有去过,难道真的有了大变化?
   自己的谋划还未成行,十一月下旬的一个周末,就接到县作家协会和文学爱好者协会的通知,说是要到策底镇大南峪村去采风,真是瞌睡来了遇枕头,不谋而合,立即欣然前往。
   这是一个温暖的冬日。由于我搭乘朋友的顺风车,比其他的文友们早到,把车停在村部附近,我们一边等大部队的到来,一边在附近溜达。村部旁边是一座气势不俗的庙宇,门开着,我踱进去,厢房里有一年逾七旬的老汉在熬罐罐茶。他见到陌生人既不胆怯也不惊讶,倒是友好的邀请我喝罐罐茶,接过他的茶盅抿了一口,苦涩至极,虽然我已经有三十多年喝茶的历史,并且也熬过罐罐茶,但是老人家的这茶我却无福享受。我问此庙何名,答曰文昌宫,便怀恭敬之心进庙烧香,再奉献数十元香火钱以表虔诚。
   文化广场紧凑而有特色,正南是戏台,正中一个古篆体的“戏”字增添了几分厚重。西边是民俗馆,透过玻璃可以看见各类已经很鲜见的驮粪筐、驴鞍子,手磨、马灯、木质饸饹床子以及部分铁质的农具;东边是文化长廊,以宣传本地特色药材大黄、川芎等为主。就在我随意溜达的时候,大部队到来了,为了等待策底镇的领导,大家结伙一边自由活动一边等待。
   我和电视台的宝琛兄沿着观景长廊散漫游走。观景长廊是用松木板子铺成的,走上去“咣咣”脆响,令人精神大振,有了检阅者的感觉。长廊两旁是药材地,我能认出来的有大黄和葛根,还有独活。严冬萧杀了它们曾经蓬勃的长势,显得有点憔悴。水渠旁安装着几辆车水的水车,由于水势小,也可能出于安全的考虑,水车都被铁丝拧着。再往前行,到了一座新修的庙宇,我们伏在窗子上窥视,只看见几座神像威严森然,并不晓得是什么神灵在此庇佑一方百姓,但有一点我是知道的,此地是大南峪村的庙川社,庙川之名应该由此而得。继续前行,到了庙川村头,三五个村民聚在一起闲聊,健身器材上,老汉婆娘们熟练地操作,动作娴熟协调,神情怡然自得。看到我俩,村民热情地打着招呼,这一点就令我诧异:以前到这里,并不曾遇到如此礼遇的!向南边走数步又是一番景象:东边是民俗墙,彩绘的华亭民俗栩栩如生,活灵活现,令人赞叹而留恋;西边是几口池塘,是夏天最热闹的地方,现在虽然没有垂钓者到来,但是那一汪汪碧水倒映着蓝天白云,绿松红墙,好似一幅幅美丽的图画。看到鱼池边有一个昂首的龙头,我问身边的一位村民此地为何多龙的形象。老者吸了一口烟锅告诉我,我们在前面遇到的那座新建庙宇,叫龙王庙,供奉的是泾河龙君三兄弟,所以此地叫庙川,早先的庙宇在山上,年岁久远,坍塌了,三年前村民自发的募捐,重修了龙王庙。至于鱼池边的龙头造型,是因为早些年一旦遭遇大旱,为了祈雨,民众就在那湫池旁焚香跪拜,向龙王祷告祈雨,也有灵验的时候。后来湫池扩建成鱼池,就在原地塑了一个龙头作为纪念。
   太阳越来越暖和了。我们徘徊在鱼池边,观赏着村容村貌。随着近几年政府危房改建工程的实施,村民的居住条件得到了极大地改善,住房一律红砖琉璃瓦,白粉墙,整洁美观,走进任何一户农家,院落整洁人精神,要不是拴在大门外的牛羊,一声两声的鸡鸣,还有嬉戏的村童,真会使人产生一种错觉——这是乡村吗?但这的确是乡村,而且还是我曾经很熟悉的乡村,只不过是房屋美观了,臭水沟消失了,简陋的木桥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清澈的溪水和巨大的水车,还有造型新颖的各种石拱桥、水泥桥,令外来者叹羡不已。
   当我们折身返回,走过一座石拱桥时,和后来的队伍相遇了。这座石桥上面镌刻着“德明桥”,是为了纪念一位当地老人的善举。这个老人的故事我是熟悉的,因为他就是我好友的伯父。老人在县城行医大半辈子,誉满杏林。看到家乡的一些硬件设施还比较落后,老人斥资数十万元,为家乡修建了一座石拱桥,一个小广场,为了纪念这位老人的善举,家乡人就以老人的名字给桥命名了。
   策底镇的郝镇长亲自陪同,村上的李支书娓娓道来,如数家珍。通过镇长和支书的讲解,我才知道大南峪村从2015年开始创建生态旅游村,镇上已经投入资金数千万元,村上也数次派人到陇南等地学习参观,借鉴经验。除现在已经建成的设施之外,明年还要建成一座游乐园,开张五户农家乐,使大南峪村真正成为集游玩吃住一条龙的生态旅游村。听着镇长、支书的讲解,看着这“昔日脏乱差,今日公园化”的策底大南峪村,我不由得生出几许感慨:有政府的担当作为,有如兰德明这样的民众发力,大南峪村何愁不成为华亭北部一颗耀眼的明珠呢?
   这片和龙有着深厚渊源的土地,幸逢盛世,政通人和,特色兴镇,蛰伏已久的蛟龙该是腾飞的时候了!
   史料记载:蛟龙是拥有龙族血脉的水兽,在朝龙进化时的其中一个物种,只要再渡过难劫,就可以化为真龙了。我相信,蛟龙欲飞,涅槃为龙已经指日可待了!
  

共 255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文章以“龙”为线索,给读者增添了一份神秘,而后娓娓道来了浓厚的中华文化的底蕴。一次文友之间的活动,到大南峪村采风,才发现这个自己一直熟悉的村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电话,原来只是听说在建设生态旅游,这次的出行使“我”更加肯定了政府这项决策,“红砖琉璃瓦,白粉墙,整洁美观”,成了新农村建设的典型代表,在城乡差距日渐缩小的今天,虽然只是微不足道的一小步,可同样让我们为之雀跃,而大南峪村更有如德明一样的老人,为自己的故土倾尽着自己的力量,也让后人用自己的方式将其铭记在心。文章首尾呼应,让这片和龙有着深厚渊源的土地为更多人熟知。感谢老师赐稿,期待更多新作!【编辑:清粥小菜】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清粥小菜        2017-03-02 15:08:24
  向老师问好,祝您写作愉快!
2 楼        文友:何叶        2017-03-02 15:32:14
  刘老师就是棒!支持社团立马出手。给赞远握!
何叶
3 楼        文友:叶华君        2017-03-02 19:38:12
  欣赏刘老师佳作,写出了当今农村深刻的变化,问好老师,期待更多精彩!
叶华君,成都市作协会员,东部新区草池街道人。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工,我有一颗善感而质朴的心,我爱我的家乡我的亲人!QQ1052430610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