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荷塘】感恩(小说)
冬梅出生在一个比较落后贫困的山村,二十多年前,瘦弱的母亲生下她、之后,就再也没有睁开眼睛。她母亲生前一门心思地要生个儿子,却在拼到第三胎的时候生下她,因大出血而不幸去世了。
可怜的冬梅没有母亲乳汁的哺育,在她父亲的眼中一个女娃就是一个废物,活着还要吃口饭,不如死了的好,根本无心管她。父亲没有一天照管过她,没有给她找过奶吃,全靠十岁的姐姐拿着米汤一天一天地喂,把她的小命才留了下来。四五岁的时候,她就开始干一些不是小孩干的体力活,那时她营养不良身体瘦弱,幸好她的两个姐姐私下里帮她做,才没有致残。
冬梅六岁后到了要上学的年龄,她的父亲不管有钱无钱,根本没有想让她上学,因为他又娶了一个寡妇,肚子里又怀上了孩子,对她不是骂就是打。幸好她的命大,没有被打死。她的姑姑看到她可怜,联系到十里外的一户李姓人家收养了她。
收养冬梅的李家,叫李中实,家庭条件一般,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叫李大平,小的时候一次事故左腿残废,成了终身残疾,比她大六岁。二儿子李大安,比她大三岁,兄弟俩都在上小学读书。
冬梅去了以后,李妈看她虽然穿得破烂,但模样很乖,打心里喜欢她,把她当亲生女儿看待,给她买了新衣新裤子、新鞋新袜子,头上给她扎了两个小辫子,使她一下子变了样,变成了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两个哥哥都喜欢她,叫她一起上学,李妈拿出钱给她交学费,她就跟两个哥哥一起欢欢喜喜上学读书了。
每天上学,冬梅跟着两个哥哥上学一道去,放学一起回。大平大安回家后忙着做作业,懂事的冬梅回家先帮忙做一些家务,等晚上没事的时候才写作业。李妈也更喜欢她,觉得这是上天赐给她的好女儿,她感到这个家特别温暖,生活很幸福,有学上有饭吃,有两个哥哥爱她,使她忘记了一切痛苦。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之间,大平大安初中毕业,李中实夫妇就叫大平不上高中了,说他腿有残疾安排他学缝纫手艺,为成家立业作准备。老二大安继续上高中,他的成绩不错,父母说把他一个人培养出来,以后全家有个依靠,能像那些读书出来干大事的人家一样,全家过好日子。
大平学了两年缝纫手艺出了师,能独自裁剪做衣服,他给全家每个人都试做了一件衣服,穿在身上都很合体,给冬梅做的衣服穿在身上,在学校同学都夸羡慕做得好。她说是她哥哥做的,纷纷表示要找她哥做衣服,于是,李中实就决定马上开个缝纫店,店铺就选离家近过往行人多的大路边。
这时冬梅也初中毕业了,就安排她跟大平当下手,一起开个缝纫店。冬梅心灵手巧,大平认真教,很快也成了缝纫能手,他们的缝纫店生意也不错。在他们一起相处的日子里,大平经常会借口和她靠的很近,有时会拉着她的手摸摸她的脸,她心里十分明白,大平很爱她。她觉得大平除了腿不行,他的性格、长相都还可以,又是一起长大的,因此她也喜欢他。李妈看到大平和冬梅那样亲密,像看到一对鸳鸯戏水一样乐开了花,正合她的心意。眼看他们都已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隔三差五李妈就找冬梅谈心,问她对大平有什么看法和想法,她知道李妈问的用意,说她自己喜欢哥,愿意和哥在一起。
亭亭玉立的冬梅,在缝纫店里做衣服,凡进店来的人都要多看她几眼,特别是年轻人都想同她多说几句话,村里好几个帅小伙给她写情书追求她。冬梅心里虽然觉得那几个小伙无论那方面的条件都超过大平,但她想到没有李家就没有她,李家对她恩重如山,而且大平又十分爱她,她不能忘恩负义,离开李家。
村里几个帅哥追求冬梅,其中有个叫何辉煌的青年在做药材生意,不断给她写信送礼物,三五几天来纠缠她。李妈和大平都先后知道了,他们也征求了冬梅的意见。冬梅表示,没有李家收养就没有她,这辈子她不离开李家,对外面追求她的人决不动心,大平就是她这辈子在一起的人!李中实夫妇认为,冬梅和大平结婚已经水到渠成,给他们办喜事,宜早不宜迟,接着,就叫他们去镇里办了结婚登记,领了证,在家里简单摆了几桌酒席,请了亲友喝喜酒,他们就算正式结婚了。
婚后,冬梅和大平恩恩爱爱,继续开缝纫店,生意也比较好,两年过后,他们有了孩子,而且是个男孩,取名得福,公婆高兴得不得了,把孙子视为掌上明珠,对冬梅更是加倍的好。
得福长到两岁,显得十分聪明活泼,大平想到今后儿子大了,用钱的地方多,加上改革开放以后,工厂里生产出来的成品衣服,式样多价格也不高,人们买衣服穿的多了,到缝纫店来做衣服的人少了。大平决定要出去打工,他说现在村里的年轻人都出去了,他也要出去闯一闯,最初全家都不同意,说他的腿不方便,出去自己照顾自己也有很多困难,工作也可能不好找,后来在他的一再坚持下,老二大安决定不上大学了,和大哥一起出去,两个人就在本省的城市里打拼谋生,这样全家人才勉强同意他们先出去试一年,看看情况怎么样。
到了市里,大平由于腿有残疾,确实是什么工作都不好找,他看到有的残疾人擦皮鞋,仔细观察了几个擦皮鞋的人,每天收入也有几十元,多的上百元,一个月的收入也不少,他觉得人家能干,他也能干,就下定了决心,在火车站及广场周围干起了给人擦鞋的工作。大安身体好文化高,工作好找,好几家公司都要聘用他,最后他选择到了待遇比较高的建筑公司工作。年底他们回家,带回三万多块钱,这是冬梅见过的最大的一笔钱,公婆当时高兴得哭了,说养这两个儿子没有白养,总算有点出息了。
大平到家的那天晚上,在房间里冬梅看见大平被鞋油浸黑的粗糙的手,心疼得不得了,把他的双手抱在胸前哭泣了起来。大平憨憨地傻笑着,说别难过了,以后我会挣大钱接你去市里住。那晚他给冬梅讲了好多城市里新鲜的事情,也讲了好多日后的打算,夫妻俩沉浸在美好的未来之中。
春节过后,大平大安两个人打算再出去,冬梅强烈要求一起去,但最后考虑到公婆的年纪大了,得福还小,需要当妈的照顾,最终没有去成。万没有想到,那一别竟成了永久。
那是半年后的一天晚上,冬梅抱着儿子得福正打算睡觉之时,突然接到了大安的电话,大安带着悲伤哭泣的声音说:大哥晚上回家遭到了不幸,被一辆大货车撞到,送医院抢救无效,永远闭上了眼睛。肇事者逃逸,交警正在追查,现在大哥在医院的停尸间放着……
冬梅没有听完,就像遭到晴天霹雳一击,晕了过去,过了好一阵,才哇地一声哭出来,公婆听后双双跌坐在地上,泣不成声……
当晚他们一家人就乘坐公共汽车赶到市里,到了那里冬梅看见老公躺在冰冷的冰床上,眼前一黑又晕倒了,过了好一阵稍微清醒,又哭得死去活来,经过大安的不断劝解安慰,冬梅才停止了抽泣,两个老人经不住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打击,刚踏进停尸房就双双晕死过去,幸好医院立即抢救,才摆脱了生命危险。
几天之后,交警处理好了大平的车祸事故,冬梅带着儿子得福捧着大平的骨灰盒回到家,李中实夫妇还在医院继续治疗,大安请了假在医院护理照顾,直到两位老人康复出院。
大安把两位老人送回家,冬梅既要照顾两个老人,又要经佑得福,忙里忙外的,本来就够辛苦了,更没有想到接下来又给她带来更苦的事。一天,刚吃了早饭,李妈不知什么原因跌了一跤,当时人事不醒,冬梅急忙把她送到镇医院救治,医生诊断结果是脑溢血中风,经抢救苏醒过来,她的右手右脚失灵了,是中风引起的半身瘫痪,住了七天院回家医生嘱托要边吃药边锻炼。冬梅心里许愿:老天爷啊老天爷,你一定要保佑我婆婆尽快好起来,我们这个家真正地离不开她老人家啊!冬梅寸步不离守候在婆婆病床前端茶递水、接屎倒尿,给她的手脚作功能锻炼,每天累得精疲力尽。在冬梅的精心照料下,老天终有眼,十多天后她这个婆婆手脚开始有了知觉,冬梅才算松了一口气,心里感到婆婆身体的康复有了希望。她更加精心地照顾侍候婆婆,两个月后婆婆便能拄拐杖下地行走了,她兴奋地打电话告诉大安,大安口口声声谢谢,冬梅的心里感到很欣慰,叫大安安心在外工作,不要挂念家里的一切。
大安隔三差五都要打电话给冬梅,询问家中的情况,每月领了工资除了零用都寄回家,叫冬梅把家里的生活安排好一些,让父母和侄儿得福过得开心幸福。
转眼间三年过去了,冬梅全家人逐渐从悲伤中走了出来,当年追求她的那个何辉煌,又找了张媒婆来找她,说她年纪轻轻的,坐着守活寡,有什么想头,不如再找一个当家人,对她说:何辉煌做药材生意挣了大钱,家庭富裕,老婆死了半年多,还没找到如意的,听说你大平走了,他叫我来问你,只要你愿意和他在一起,保证你穿金戴银吃香的喝辣的,你何苦还要守在这样的家过穷日子……
“请你不要再说了好不好?”冬梅听得不耐烦了,打断了张媒婆的话:“就是讨吃叫化,我也不会离开这个家!”冬梅心里想的是她不能丢开两个老人,更不能丢开她的儿子,她不能做一个没有良心忘恩负义的人,她要把儿子养大,在李家生活一辈子。
大安已到而立之年,因为家里的负担重,一直没有成婚,冬梅便开始张罗着给他找对象,先后见了几个姑娘,论条件论长相都挺不错,他就是一个也看不上,他的父母非常着急,他总是说缘分还未到。
过春节的时候,冬梅问大安,到底要找个什么样子的姑娘啊,他说,算了,不找了,就一个人过得了。
“你不结婚爹娘怎么安心,我这当嫂子也……”冬梅话没说完,眼泪就掉了下来。大安见状一把抱住她:“嫂子,我觉得谁都没有你好,我就喜欢你。”边说就边用嘴亲了冬梅的脸,两颗心像干柴遇到烈火,一下子燃烧了起来……
第二天,他们跟爹娘说了,不仅没什么反对意见,而且满心欢喜眉开眼笑,说嫂子与叔子圆房自古就有,这样她不再守寡,叔子不再单身。接着他们就到镇上去了领结婚证。冬梅怀着一颗感恩的心,让李中实的家中从此充满了欢乐和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