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遇见木棉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与远方”。我以为,诗可以在家中慵懒的吟诵,可远方又要有钱还要有闲。
偶尔我也会丢掉眼前的苟且,攒些钱,挥霍我的时间,去梦想的远方。钱不多,时间也不能,所去的远方,于今天如此发达的交通来说也不算远方。可这里有美丽的珠江,有“岭南建筑艺术明”“南方宗祠建筑代表”陈家祠,有安葬革命烈士的黄花岗,有姜撞奶、肠粉等当地小吃,人生似乎你在设计,但一些时候,你的人生恰恰被设计。
那天,参观完陈家祠,无意间看见一棵树,笔直挺拔地耸立在陈家祠的一侧,受好奇心驱使,我走了过去。木棉树!我非常惊喜,不期而遇的木棉树,这就是木棉树,舒婷笔下那棵木棉树!心中的诗,诗中的树。
“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
曾经,舒婷的一首《致橡树》使木棉成为爱情中不攀援、不依附,也不一味地送日光,泻春雨的女性意象,爱情中比肩而立、各自独立又深情相对的爱情观,不知影响了多少青年。眼前的这棵木棉,树身粗壮高大挺拔,显然,园艺师为了使她与周围环境协调而修掉了树冠,但上端旁出的枝条和绿叶,更衬托出树身的不枝不蔓,不依不附,高傲独立。我知道,在冬季里遇到她,不是她最惊艳的季节,红硕枝头,绿荫如盖才更显她的风姿,但这已经够了,我已领略了她的风采。
我联想起时下一些关于婚恋的流行语:“考得好、做得好,不如嫁得好。”“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对象要找“高富帅”,结婚要有“房与车”。一些女青年,一味追求颜值,认为只要颜值高,就能嫁进豪门,就能飞向枝头做凤凰。嫁给“高富帅”,生活便幸福美满。其不知,王子爱上灰姑娘,灰姑娘是有水晶鞋的,霍启刚娶了郭晶晶,郭晶晶水上一跳几人能及。美满的爱情,也需要系统匹配的,即使夫唱妇随,妇还要能随上。毋庸置疑,姣好的容颜,曼妙的身姿,的确令人赏心悦目。但红颜易衰,没有内涵的颜值终是会贬值的。《诗经》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其盛赞的也是内外兼修的女子。
钱钟书曾写给杨绛一段很美的文字:“没遇到你之前,我没想过结婚,遇见你,结婚这事我没想过和别人。”我想二人著作等身,相互倾慕,这才是他们幸福相守一生的真谛。清朝才子纳兰容若以“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感怀与亡妻曾经的琴瑟和鸣,相知相惜,令人感动。但其“赌书泼茶”的典故,却来自著名词人李清照与丈夫赵明诚的故事。李清照与赵明诚都喜好读书藏书,李清照在《<金石录>后记》中说,他们夫妇每每饭后,一起烹茶喝茶时,会指着家里的藏书打赌,说某事记载在某本书某一卷的第几页第几行,比赛看谁说的对,谁先说对,谁就先喝茶,可说对的人,因为赢了而高兴地大笑,反将茶水泼洒怀里,却又喝不到茶水。读书本已是雅事,夫妻二人品茶“赌书”,又是何等的生活情趣。若不是“作为树的形象”站在一起,何以有此乐事?
遇见木棉,生活,不仅有远方,远方还会有诗。